-
聚精会神地如律听受教法。作为第一次请求传授灌顶的供养,大皇帝给章嘉国师奉献了一具镶满奇珍异宝重约百两的金质曼扎,并布施财物无数。在抛掷所预备的齿木时,章嘉国师向皇上说明如抛出的齿木顶端向上,能获得持明成就等依据齿木顶端所指断定修习何种成就的方法,然后将齿木交到皇上的手中。大皇帝举眼向上看,口诵“巴迎拉哈萨哈”,深信不疑地抛出齿木,齿木像是插在曼扎中间向上竖立起来,使大皇帝惊喜不止。皇帝的寝宫与章嘉...
才旺瑙乳编著
|奇迹|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2152281234.html
-
--杨枝,作为洁齿的“牙刷”。杨枝是其必备的“牙刷”、它又叫“齿木”。僧人每天早晨及食罢,都要在屏处,将“齿木”的一头嚼成絮状,以剔除齿间滞垢,再将“齿木”撕开刮舌,用后甩掉。《华严经》卷十一说:“...的“齿木”实际上并不是只有“杨枝”一种,凡“苦涩辛辣”的树木,如褚、桃、槐、柞条、葛藤等,均可作为“齿木”。从“齿木”的功用来看,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刷牙疗法的起源。佛教从杨柳等齿木的药用功效出发,以此来...
秦孟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3280255.html
-
发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与外来的佛教文化有过密切的联系,最初可能是伴随佛教在东汉由印度传入的[13]。 在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人用杨枝(也叫齿木)来清洁口腔,杨枝是比丘所应该随身携带的“...法师(635-713年)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则对齿木的刷法作了详尽的描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齿木)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别用铜铁作...
李晓军 朱 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74470089.html
-
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如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4.古代比丘生活用具: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钵、三衣、澡豆、头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属于...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12477977.html
-
此类法具,为古代达成比丘日常生活中所使用之器具,又称为“道具”,一般以十八物为主要代表,即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
《梵网经》卷下中说:“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十八种物与各经论中所指稍微不同,一本所说十八物所指如下:
1.齿木:即杨枝,清洁口腔之木片。
2.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1478072.html
-
Trikoti parisuddha mamsa”.即未见、未闻、未疑是肉为本人所杀。
第八,随身八物和齿木。根据律制,比丘出游时必须携带之物品有八,名之日“随身八物”。即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腰带、...打开包裹察看,证实准确无误,包中正好是此八物。
“齿木”就是牙刷,是巴利语“Danta Kattha”一词的直译。不过它与我们现今使用的牙刷不同,它是一根长约半尺,粗细如指的软质木棍,其一端有...
邓殿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4383209.html
-
十八物 指古代大乘比丘常随身携带的十八种物。《梵网经》卷下云(大正24·1008a)︰‘菩萨行头陀时及游方时,行来百里千里,此十八种物常随其身。’ 十八物即︰ (1)杨枝(dantakas!t!ha)︰即齿木,为清除口内臭气之用的木片。 (2)澡豆︰指由大豆、小豆、豌豆等磨成的粉末,沐浴、洗涤时所用。 (3)三衣︰指僧伽梨(san%gha^t!i^)、郁多罗僧(uttara^san%...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5656694.html
-
论议、傅戒、升座……”等场合,都有人持用它。 齿木(杨枝) “齿木”又名“杨枝”。它是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人用以刷牙和刮舌的木片。它也是大乘比丘们所应该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唐代义净大师南海寄归内...有吞汁,将为殄病。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疴”。 再如“齿木”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制。不过各种典籍的记载,未免有些出入。现在我们举出几个例证,提供大家参考。——五分律第二十七说:“齿木最长止一搩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1440918.html
-
..’等场合,都有人持用它。 齿木(杨枝) ‘齿木’又名‘杨枝’。它是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人用以刷牙和刮舌的木片。它也是大乘比丘们所应该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唐代义净大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说:‘...将为殄病。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痀。’ 再如‘齿木’的大小,也有一定的规制。不过各种典籍的记载,未免有些出入。现在我们举出几个例证,提供大家参考。—五分律第二十七说:‘齿木最长止一杰手,最短不得少于...
祥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5441041.html
-
古代僧人常用生活用具
慎言
在古代社会,由于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僧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钵、念珠、拂尘、如意、锡杖、拄杖、戒刀、滤水囊、齿木等物品作为饮食、修行、驱蚊、剃发、刷牙等日常必备的基本工具。这些僧人生活用具有的因历史的变迁,现在已经不再使用;有的虽仍在使用,但已经失去其原始意义;还有一少部分至今仍在使用。为了方便读者对古代僧人常用生活用具的全面了解,现分别...
慎言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695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