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师外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撰写佛教禅宗各位祖师的传奇故事,着意反映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既溶汇了儒释道三家合流而成的文化形态,又注意体现了佛教独特的文化风格。全书共分二+九回,作者以志书史料为纲,广泛收集民间传说,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动人,可读性强是一部较系统的禅宗祖师外传。读后对佛祖的源流、活动地点、主要事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旅游观光者则更增添了触景知情的乐趣。
外传是从记叙印度禅宗达摩、宝掌、流支等人同来中国传教开始的。达摩在建康(南京)与梁武帝机缘不契,乘一根芦苇渡过长江到北魏嵩洛传教,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成了“不倒翁”。梁武帝听说后曾派大将军彭文海前去请达摩,但达摩闭目不理。彭文海用木杠抬不动达摩,用马拉不动达摩,只好徒手回建康面君。达摩在中国便成了禅宗一世祖。
同达摩在建康分别宝掌前往庐山找“紫云升处”的卓锡地,路过鄱阳湖,无意中救了东海龙王的乌龙小将,就为宝掌后来在黄梅紫云山修庙时资助木料提供了报答救命之恩的原由,又从而枝生出在长江上与铁公鸡的精彩斗法场面。宝掌上紫云山是乘庐山道士陆修静送的梅花鹿渡河的,他在途中又巧遇妖龙在紫云山抢掠民女,残害百姓一事,应百姓之请,化装新娘拜堂除妖未果,便到黄龄洞请仙道宋益帮助降妖安民。宝掌所建佛庙,即今黄梅老祖寺。
宋益又名宋飞仙,福建汀州人,曾做过县令(《中国名大辞典》有载)。在任期间,为官清正,敢于除暴安民,后迁升睦州治事,因不满刘裕篡晋,弃官修道,拜葛洪为师,隐居黄龄洞,他在黄龄洞为百姓降雨消灾,深受百敬爱。宋益自从协助宝掌飞剑斩黄龙之后,便出外云游,后酬谢耕田农夫施茶解渴之恩而挥鞭撑日,玉皇大帝怒斩其首级,这又引出了宋飞仙借头还魂的故事来。宋飞仙即今黄梅大洋庙福菩萨。
宝志大师是梁武帝的师父,他儿时是在鹰巢里生活的,后被砍柴的朱老汉偶然发现,才抱回家中抚养成人的。他出家为僧后,四十岁突然疯癫,胡言乱语,被皇上囚禁大牢。梁武帝登基后却把他放出来伴君并尊为师父。由于梁武帝召见达摩时宝志在场,亲见梁武帝不愿听达摩不恭维的言谈,当即向达摩下逐客令,迫使达摩北上少林。宝志见达摩走后,也要求外出游化,当到潜邑皖公山时,便看中这块风水宝地,想在里建寺,其时,有位白鹤道人也看中了这块宝地,因而就导演出了一场释道斗法的闹剧来。结果宝志法力获胜,得了这块宝地建刹,称为山谷寺,梁武帝亲题匾额,定为皇家佛殿,这山谷寺后来也就是三祖僧璨的卓锡地,故亦称三祖寺。
达摩在少林面壁时,龙法寺有一位叫神光的小和尚,他被回报救命之恩的小白兔引度到少林寺。神光在少林洞前断臂求法,被达摩收纳为徒,赐法号慧可,是为禅宗二祖。
慧可得了衣钵后,因时局有变,逃难至安徽太湖县司空山一带隐居。当时有位白衣居士拜谒慧可,即收为徒弟,剃度之后,取名僧璨,并传给他的衣钵,后驻锡在山谷寺,即是三祖。
道信+二岁皖公山,拜谒僧璨求解脱法门。他侍俸僧璨九年后方得衣法,旋即领众到吉州为百姓降雪消暑灾。志书载他医术高明,曾救活了许多病入膏肓的黎民百姓,也曾为唐太宗治好了疥疮,为此,李世民钦赐紫衣为镇寺之宝。至今荆楚地区民间广传三月三日吃菜粑的习俗,源由来此。道信的驻锡地是黄梅双峰寺,即今四祖寺。
五祖弘忍是一个没有父亲的无姓儿,传说是植松老人化红桃转世而生。他母亲曾将他抛入港内,一夜之后,不仅没有被水冲入长江,反而逆水而上,又被母亲抱回抚养。七岁时遇四祖道信收为徒弟,传其衣钵,建寺于冯茂山。即今黄梅五祖寺。
六祖惠能本是一个不识字的樵夫,俗姓卢,生于新州,即今广东新兴县人。一天偶闻有人诵念《金刚经》有所领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便请教诵者——此经从何处传,答曰:“从黄梅五祖”。惠能遂别母到黄梅拜谒弘忍求法。惠能得法南归途中,历经十磨九难,隐居十五年,后至曹溪住宝林寺,应请在韶州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并授无相戒,不传衣钵只传法。此后禅宗便出现了南能北秀之对,南顿北渐之争。外传到此也就收编了。
本书虽收集民间神话传说较多,但又不失志书所载诸位祖师的基本史事,采用章回体例编写,故称《禅宗祖师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