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 要......I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本文的架构..... 3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进路与目的. 7
第二章 “本迹”思想渊源之探讨.............8
第一节 魏晋以前的儒道传统思想与本迹之关系... 8
一、先秦的儒道传统思想与本迹之关系.............. 8
二、汉代的传统思想与本迹之关系.... 14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本迹”思想之发展............. 17
一、魏晋的玄学.... 18
二、魏晋的佛学.... 22
第三章 智顗“本迹”思想与《法华经》的关系... 31
第一节《法华经》的科判与本迹思想的关连性.... 31
一、智顗以前的《法华经》科判........ 31
二、智顗对《法华经》的科判............ 34
第二节 就智顗对《法华经》经名之解释论本迹思想........... 36
一、释“莲花”.... 36
二、释“妙法”.... 40
三、释“经”........ 46
第三节 就如来教化之权实论本迹思想... 49
一、开权显实——化他法门之迹本.... 49
二、发迹显本——自行果位之迹本.... 53
第四节 就如来之身土论本迹思想........... 56
一、三身相即之佛身观........ 57
二、娑婆即寂光之佛土观.... 60
第四章天台圆教与本迹思想..... 64
第一节 以《法华玄义》十义判准别圆教............... 64
一、十义判别、圆 65
二、融、即与本迹不二........ 72
第二节 八义论圆教之本迹思想............... 76
2
一、教.... 77
二、理.... 78
三、智.... 79
四、断.... 81
五、行.... 82
六、位.... 83
七、因.... 84
八、果.... 84
第五章“本迹”思想与唐宋天台学之开展............. 86
第一节“本迹”与“一念三千”之互具思想........ 87
一、无明与法性之互具........ 87
二、三千互具........ 88
三、一念与三千之互具........ 89
四、性具思想........ 90
五、宋代山家山外的论争.... 98
第二节 “本迹”思想与性恶法门......... 105
一、《观音玄义》中“佛不断性恶”之提出.... 105
二、湛然的“性恶”思想.. 108
三、宋代山家、山外的“理毒性恶”之争...... 109
第六章 结 论... 113
第一节 本文四大问题之研究成果..........113
第二节 本迹思想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118
参考书目...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