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先秦——汉唐)
樊志辉 编著
目录:
第一篇 源头的导向:价值与限制
第一章 远古神话的意义及中华民族的起源
第一节 远古神话的意义
一、女娲造人的神话
二、盘古的神话
三、神话的信息及意义
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起源
一、考古发现
1、北京“周口店人”
2、山西“丁村人”
二、历史传说
三、“绝地天通”的意义
第二章 由“大同”至“小康”:禅让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节 原始公社的兴衰及禅让的演变
一、原始公社的兴衰
二、禅让和封禅的演变
第二节 禅让的文化意义
一、“禅让”的兴衰及其意义
二、“托古”与“超验”纬度的不完整性:“禅让”被理想化的原因
第三章 殷商宗教
第一节 殷商宗教之特点: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到祖先一神论宗教
第二节 《洪范》:原始“五行说”与“天人和德”的政治哲学*
第四章 周文化的形成及嬗变
第一节 周初的“以德配天”的性宗教观与周公制礼的内容及特 点
第二节 由卜筮到哲学:《周易》的哲学思想
一、《周易》的作者、年代、及相关史料
二、《周易》的结构
三、《周易》的思想
第三节 西周末年阴阳、五行思想的发展
一、伯阳父以阴阳所解释地震
二、史伯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第五章 源头的价值与限制
第二篇 重建社会合法性的根基——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
导言 周文疲惫与意识形态的重建
第一章 先秦儒家的思想演变
第一节 孔子思想的价值及其限制
一、孔子的生平、著述及研究孔子的相关史料来源
二、“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孔子对周文化的态度及其社会理想
1、对周文化的态度:
2、社会政治理想
三、“仁”与“礼”的辩证
四、“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的天道观*
五、《春秋》:儒家的历史哲学
六、孔子的为学与精神境界
1、“生知”与“学知”:孔子的知识论
2、“下学上达”与“执两用中”:孔子的方法论
3、“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救世情怀与“吾与点也”的逍遥:孔子的精神境界
七、儒家八派的走向
第二节 子思、孟子的哲学思想
一、“存诚尽性”:子思对儒家心学路向的奠基
二、心、性、天通而为一:孟子奠定儒家心性之学的义理规模
1、由“四端”显“良知”:先验性善论的确立
2、“仁政”与王霸义利之辨:孟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3、“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论
第三节 荀子的哲学思想
一、自然主义的天道观
1、天道自然的思想
2、“天行有常”的思想
3、“天人相分”的思想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1、“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
2、性恶论的目的与意义
三、“明分使群”与古今、立法之争:荀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1、“明分使群”的社会(礼义)起源说
2、厚古薄今的“法后王”说
3、“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对礼法、王霸之争的总结
四、“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1、“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立足于经验的认识发展阶段
2、“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3、“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4、“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第四节 《易传》:儒家的形上学、宇宙论
一、《易传》的结构以及有关史料
二、道德与存有的互诠:《易传》的形上学*
三、宇宙论的演生之道
第二章 先秦道家及兵家的哲学思想演变
第一节 道家思想源流及其相关史料
一、道家思想源流
二、有关道家的史料
第二节 老子的哲学思想
一、以“无”为“道”的形上学、宇宙论
1、“道”的意蕴
2、“道”生万物的宇宙论
二、“静观”、“玄览”的“为道”功夫与“玄同”的达“道”境界
1、为道的功夫
2、“玄同”的境界
三、“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与“无为”的统治术
第三节 《管子》四篇中的稷下道家思想
一、“道”即“精气”:稷下道家思想的存有论
二、“心术”与“静因之道”:稷下道家思想的认识论与统治术
第四节 庄子的哲学思想
一、“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
二、“齐物”的认识论
三、“逍遥”的境界追求
第五节 先秦兵家的哲学思想
一、兵家思想的现实与历史文化的来源
二、兵家辩证法:对事变得自然主义体察
第三章 墨子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墨家的思想源流及其相关史料
一、墨家的思想源流
二、墨子其人及其书
第二节 墨翟的宗教专制主义的思想
一、天志:最高的价值规范
二、尚同:权威主义的政治理念
三、兼爱:无差别的社会理念
四、节用:功利主义的文化观
五、“三表”:虚假的经验主义认识论
第三节 墨家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消逝的原因
一、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二、墨家学派消失的原因
1、墨家的意识形态诉求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2、墨家后学中的经验理性、逻辑理性对超验天志的消解
3、被其他思想及农民意识所吸收
第四章 法家思想的演变
第一节 法家的思想源流及其相关史料
一、法家的思想源流
二、其相关史料
第二节 韩非子的哲学思想
一、“因时变法”的理论根据:“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论
二、君主专制的统治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三、“道理相应”的自然观
四、重“参验”的认识论
五、“矛盾之说”和素朴的辩证法
第三节 法家思想的意义与限制
复习思考题:法家思想的意义与限制?
第五章 先秦名辩思潮
第一节 先秦名辩思潮的兴起及其相关史料
第二节 惠施的“合同异”
第三节 公孙龙的“离坚白”
第四节 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
第五节 先秦名辩学的意义
第六章 邹衍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五德始终”的历史观
第二节 “以小推大,以今推古”的方法论
复习思考题:“五德始终”的历史观的基本内容?
第七章 不成功的综合:《吕氏春秋》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造于太一,化于阴阳”的宇宙构成论
第二节 “是法天地”的社会历史观
第三节 以“察”为法和“因则无敌”的认识论
第三篇 华夏意识形态的确立与民间信仰的整合
第一章 汉初“新道家”与“新法家”传统的确立
第一节:汉初的“新道家”
一、汉初的黄老无为之学
二、《黄老帛书》的哲学思想
三、《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新法家”传统的确立:贾谊政论中的哲学思想
第二章:两汉经学传统的确立与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两汉经学传统的形成: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
第二节 “天人感应”: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
第三节 “深察名号”:董仲舒的知识论
第四节 “物必有合”与“天道不变”:董仲舒的形上学
第五节 谶纬神学:《纬书》与《白虎通义》
第六节 董仲舒的历史地位
第三章 王充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王充哲学思想的历史文化景观与思想渊源
第二节 “元气自然”的宇宙论:对天人感应论的否定
第三节 “疾虚妄”、“重效验”的认识论:对圣人神而生知论的否定
第四节 “殊气相革”的辩证法与“命不可勉”的命定论
第五节 “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论与“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
第六节 王充哲学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 道教的兴起与民间信仰的整合
第一节 道教的兴起
第二节 民间信仰的整合
第四篇 名教与自然:魏晋的玄学思潮与反玄学思潮
第一章 玄学的演变及其主要史料
第一节 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与思想文化渊源
第二节 玄学的演变历程
第三节 玄学的主要思想史料
第二章 王弼的“贵无”论*
第一节 “以无为本”的玄学本体论
第二节 “静为躁君”的玄学动静观和“自然无为”的政治理念
第三节 “得意忘象”和“圣人体无” 的神秘主义认识论
第三章 郭象的“独化”论
第一节 “万物独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第二节 “冥而忘迹”的神秘主义的认识论
第三节 从“大小具足”的形上学诡辩论证成“自然”与“名教”的合一的政治论
第四章 玄学异端:嵇康的“名教不合自然”论
第一节 “元气陶铄,众生禀然”的自然观、本体论
第二节 “求之自然之理”的认识论
第三节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论
复习思考题:“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意义?
第五章 反玄学思潮的发展
本章介绍魏晋时期的各种反玄学思潮。本章应理解裴頠的《崇有论》和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本章计划学时:2学时。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杨泉的《物理论》中的哲学思想
一、《物理论》中的气一元论
二、《物理论》中的自然辩证法
三、杨泉思想的批判性
第二节 裴頠的《崇有论》
第三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
第四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
复习思考题:欧阳建的《言尽意论》的认识论意义?
第五篇 中国佛学传统的确立及其反动
第一章 东晋南北朝佛教哲学的传播与中国佛教哲学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印度佛教产生及其在中国传播的社会基础和思想文化土壤
一、印度佛教思想简介
二、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社会基础
三、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思想文化土壤
第二节 般若空宗的传儒及其与玄学的合流
一、传入中国的般若空宗
二、般若空宗与玄学的合流方式
三、“六家七宗”:般若空宗与玄学合流的理论成果
第三节 僧肇的“般若”学
一、“即万物之自虚”:《不真空论》的本体论
二、“即动而求静”:《物不迁论》的发展观
三、“无知,故无所不知”:《般若无知论》的认识论
第四节:慧远的“法性”论与竺道生的“涅槃”学
一、慧远的“法性不变”论
二、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
第二章 范缜的反佛教思想
第一节 范缜的《神灭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思想先驱
第二节 《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
一、“形神相即”对“形神相异”的否定
二、“形质神用”对“形神非一”的否定
第三节 异“质”异“用”与“生灭之体”的“渐变”和“歘变”
一、异“质”异“用”对“虑无所本”的驳斥
二、“生灭之体”的“渐变”和“歘变”
第四节 《神灭论》的价值与局限
第三章 隋唐佛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及理论特征
一、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
二、隋唐佛教哲学的理论渊源
三、隋唐佛教哲学的思辨结构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的佛教思想
一、“法相唯识”释义及主要史料
二、“唯识无境”: 法相唯识宗的中心教义
三、“八识”说和“种子”说
四、“三性”与“转识成智”
第三节 华严宗的佛教哲学
一、“立破无碍”的判教理论
二、“心尘”互为缘起的“缘起”说
三、“一真法界”与“四法界”的圆融无碍
1、“一真法界”与“四法界”
2、“六相圆融”与“事事无碍”、“理事无碍”
第四节 天台宗的佛教哲学思想
一、天台宗的的核心思想及主要思想家的相关其史料
二、“止观”双修
三、“一念三千”与“性具”
四、从“佛不断性恶”、“一阐提不断性善”到“无情有性”
五、“三谛圆融”的“中道”说
第五节、禅宗的佛教哲学
一、禅宗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及其历史演变
1、禅宗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
2、禅宗产生的历史演变及主要史料
二、“心生种种法,心灭种种法”、“心即真如”、“自心是佛”的本体论
三、“不立文字,以心传心”、“顿悟成佛”的神秘主义认识论、方法论
四、“四照用”的教学方法
五、“凡夫即佛、即世间即出世间”的终极归宿
六、禅宗哲学的历史价值与限制
第五章 以儒排佛:韩愈、李翱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韩愈的“道统”论
一、以儒的“道统”论对抗佛教的“法统”
二、“顺天”、“合道”,性分“三品”的形上学
三、“圣人立教”的唯心史观
第二节 李翱的复性论。
一、“性善情恶”的人性论
二、“弗思弗虑”的直觉主义的复性方法
第三节 韩愈、李翱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柳宗元的哲学思想
一、“元气自动”的宇宙论、自然观
二、以天人“不相与”的无神论批判“天人感应”的有神论
三、以“势”与“生人之意”的历史观批判“帝王受命于天”的神学史观和“圣人创制立法”的英雄史观
第二节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一、以自然本体论批判玄学和佛教的空无本体论
二、“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天人关系学说
第三节 柳宗元、刘禹锡的无神论思想的历史地位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