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址大全 | 佛教音乐大全 | 佛教电影大全 | 讲经法师大全 | 佛教专题 | 佛教导航首页
论人性的开展与学佛
::下载地址::
::图书简介::

总序
禅 敬
慈宗,依太虚大师之说,为“‘慈宗’,就是‘弥勒宗’,梵语弥勒,此译为慈氏,依据慈氏为宗,乃立‘慈宗’的名义。民国十二年元旦,我在武昌佛学院,选集《瑜伽真实义品》以明其‘境’,《菩萨戒本》以轨其‘行’,《弥勒上生经》以明其‘果’,叫做‘慈宗三要’。在叙文有几句话:‘远稽乾竺,仰慈氏之德风;迩征大唐,续慈恩之芳焰,归宗有在,故曰慈宗。’是定这个慈宗名义的缘起。意思是说,虽到今时才立慈宗之名,但是,这个法门是可以追朔到佛世时的,因为景仰当时出世于乾竺(今印度)之弥勒慈尊的德风而修学慈宗;亦可推前到佛法东传中国后的大唐时代,彼时弥勒信仰盛极一时,为了接续玄奘、窥基两位慈恩大师的芳焰而修学慈宗。也证明这个法门的传承是没有间断、没有问题的,因此称之为‘慈宗’”。
法藏,则泛指 本师释迦牟尼世尊一生四十九年所说三藏十二部的一切教法。那么,《慈宗法藏》这套佛学书籍,是否全部为弥勒法门的弘扬丛书呢?当然不是。虚大师亦对我们做了如下的开示:“若依全体广用来说,凡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弘扬之法门,教化之生类,都付嘱慈氏菩萨,在各种经律上也都讲到弥勒菩萨的因缘,如无量寿经中佛是也。以弥陀净土付嘱弥勒
菩萨宣扬,而禅宗的初祖迦叶尊者也肩持释迦佛衣,入定鸡足山,以弥勒当下来生成佛的时候,出来交付,所以关于本师释牟尼佛所称大小性相显密禅净等法门,皆为当下来生弥勒佛,所‘承前而启后’的慈氏宗之所宗;现在一切五乘、三乘、大乘;性、相、显、密的佛法都是弥勒菩萨所‘担当宣扬’的佛法,由是融摄各宗派,以慈氏为大皈依处。而观察古今流传世上之佛法,在印度流行有三个五百年不同:初五百年三乘或小乘的佛法,现在流行世上是锡兰、缅甸、暹罗等处;第二五百年龙树、马鸣、无著、天亲等出世,将佛灭后隐没的大乘佛法,发扬光大出来,即现今流行中国、日本、朝鲜等者皆是;第三五百年显密大乘而并行,密宗独盛的时候,今流行西藏、西康、青海、蒙古之处者皆是,此诸佛法皆投各时各地之机宜而差别:溯其根源,都从释迦牟尼大圆觉海之所流出,而皆会于‘一生补处,慈氏菩萨为承前启后之总枢’,如是观察,随机摄化的佛法,当可得证无上菩提之果,而向来宗派的区别,也可不须执定,是一非诸了。”因此,《慈宗法藏》这套丛书的制作,狭义的说法是复兴弘扬“弥勒法门”;广义来说则是振兴延续释迦如来的“一代圣教”八万四千法。也有团结佛教、融合佛教之用意。更是希望以此丛书引领初学或老参,共同深入佛法浩瀚、殊胜微妙的殿堂。因为众生患有八万四千种烦恼,故如来开出八万四千种的药方,期能对症下药,让有情各个都能脱离生死轮回的大患。所以此套丛书拥有各宗各派的教义,让诸众生契
理契机,皆得成就。
《慈宗法藏》这套丛书乃搜集法师、大德们专业的著作。多数为佛学院院长、佛学院主任、教员,或为各寺院讲经法师及居士大德等。此套书籍并没有限定发行的数量,只要是具足正见者,我们都将收入其中。在此亦请教界先进,诸山长老们批评与指教。我们秉持著荷担如来家业的理念,将最好的佛学书籍呈现给大众,愿一切有情皆蒙其利。弥勒尊佛!
二○○五年三月十五日于波沙山.法明寺

青松法师著
论人性的开展与学佛

序道 安
青松法师将其近著「论人性之开展与学佛”样稿交给我看,看后,并要我给他写几句话冠在书的前面,作为序言。因此,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也就频添了一分责任,不得不提起笔来,略为抒发我的“随喜”了。
看完青师这本书首先给我兴起的,使我感到两大喜慰,这两大喜慰是:
第一他在做学问上,已经走了一条“知新”的路子;这条“知新”的路子,即是融会时代学术思潮来研究佛法,并以此来衬托佛法的高尚价值。本来,在现代东西文化交流互通的新情形下,研习佛法当有两途:曰温故,曰知新。所谓温故,即系将旧有的经论作历史的与概括的整理。也即是纯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在今天,当以印顺法师及其门下诸贤最有成绩。这令我直欢喜赞叹不置。所谓知新,则是不为经论作呆滞的注解,而是将所契于佛法之精义,融会当代学术思潮以宣之,以反显佛法之精奥及其价值之伟大。也即是融世法来研究佛法,这条路子,或有人尚不以为然,但我觉得将佛法来摄世间法,就契机来说,这条路子,在当今是有其开辟的必要的!(这所谓温故、知新,只是藉其表达研究者侧重的趋向说,望读者勿截然把此二义划别。)这条知新的路,以前虽有二三大德居士走过,但成绩亦未达预期。青师这本书,观其思想理路,又算继续在朝前走了。
此其所以可喜慰者一。
其次,是他的知新并不是无主的舍己从人,或牵强的屈曲附会,而是平实地以佛法的根本义、最胜义──活生生的彰显自觉之价值来朗照时代思潮以显胜,或藉当今世法以显佛法活生生的觉义之胜。这样,便把佛法最高的普遍的价值显示出来了。此其所以可喜慰者二。
不过,我得再声明一句,上面所说的这条路子,亦并非青师今天个人这样走,而且更不是近代这一时代的人所走出来的,可以说,他还是模仿前人,走著古人的老路。何以见得呢?就以我国禅宗大德所著的语录来说,他们莫不博古通今而走“温故知新”的老路。就是印度的龙树、无著、世亲诸大论师,也没有一个不通走当时盛行的五明(五种学术)知新的道路。所以他们的“中观”、“唯识”等著作,多是用纯粹理则学或超理则学的思辩术写出来。他们的学问至今千载之后,尚能掷地铮锵有声,其崇高价值,也即在此。
至于这本书的内容,我在这里也无暇详叙,但可以略为点出者,即青师对“学佛”的理解,确有一新的认识,他不从成旧的教说来解释“学佛”的意义,而从“人性之开展”这一面来体察学佛的意义,这的确是一难得的新见。即对于人性,他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至于这看法,能否获得读者的共许,那当是另一问题,但他能够用独立思考去发掘这问题,这已经是值得读者们嘉许了!
在“人性”问题上,其唯一可贵的,是他点出了人性开展最高之价值。他用历史的观点,来探究人性内在的一面与外在
的一面,这两面都是开展的,而开展最高的完成,便是自觉,这也就是他要说明的“学佛”的意义。这种自觉,即是迷界与悟界的分野;由迷界开展,即构成现实世界,这世界是外在开展的一面。由悟界开展,即构成理想世界,也即自觉的世界与价值世界。在迷界是生灭的,在悟界是涅槃的。当人性开展到这一最高境界,即是超越迷界而涵盖整个宇宙。在迷界时,人性是蒙昧的、浑沦的;但却是普遍的、开展的。由有此普遍性与开展性,于是众生(人)方可以从偏到圆,从迷到悟,从缺陷到完成,从平凡到超越。一般谈人性,多从内在的精神说,或意志的善恶说,独他不沿此例,而从开展来看内在与外在的精神,从开展来分善恶与非善恶;这看来像是“心灵的现象”说,或自然的人性说。然实际上却大不同趣,这一点是他自己的见地,也由此见出其可贵了。惜此点他没有在正文的层次上交代清楚,而在后记里才点出来,致使这一独自的见地没有尽意发挥,而使读者难免感觉有些含糊。
但总之看过青师这本书后,使我对他有甚大的期望!因他尚正在青年,而又好学;此点是他将来大有成就的基本条件。他不但对佛学潜心自研,即对文学、史哲各方面亦颇致力。且文思异常敏捷,经常著文发表于报端、佛刊。所用之笔名,则尝见有法铮、曼涛、迦慧、乐鸣、金刚剑等。据闻,他的笔名有二三十之多,平日不大喜用真名发表,此“青松”一名,初亦是笔名,习用久了,他也就以此名为号。在文学方面,他曾在报端上写写小说、散文,并出版了“晓露”(长篇小说)、“雨里的灵魂”(散文)两书。这点,可见他的学问和兴趣原是一多方
面的爱好者。这本书,在他的弘法与做学上,又算进一步的贡献一分力量了。为示欢喜,乃略为序。
中华民国四十九年九月八日 道安于台北叠翠山
自 叙
人性这问题,本是一个很难解说的问题;在佛教里尤感觉为难。虽然经上常见有谈心谈性,但经上所谈的心性,却不是仅指人的心性。这因为佛教的根本思想,不是仅以人为限。佛法对整个众生的正报世间,共分为十个层次,即所谓十法界。人在十法界中,只是其中一个中级的层次而已。因是,经上所谈的心性,也就包括了这整个法界的众生。
既包括了整个法界的众生,那么,我们要谈到心性的问题时,当不能就以“人性”一词而概括一切。这在佛教的传统思想上,我相信是如此的。谈人性,充其量,也只可说是佛教心性的一分;不能以此概全。但我经一番思惟后,我觉得这十法界的层次仍只是建立在“人本”上的。这,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约人说:历史的佛陀,他是出生在人间的,由人而成佛,这证明原是以人为本的。二、约法说:法界众生,分四圣六凡;四圣,非众生生而为圣,乃是由六凡渐次修进。六凡,其中一凡为天,较人为高;四凡是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较人为低。天与四圣,均为上升之层次,修罗与三途,则为下堕之之层次。下堕者非本,上升者亦非本;则居中为本者,即是人;以人为本,则人之性,亦即涵得此上升与下堕一切众生之性。借唐君毅先生的文化思想分级:(唐先生将人类思想分为:人文的、非人文的、超人文的、次人文的、反人文的。)则人文的,以人为本,如上升下堕居中之人。非人文的,取其意拟则为天;超人文的,取其意拟则为圣;次人文的,取其意拟
则为修罗;反人文的,取其意拟则为畜生(三途)等类。故此,我觉得论人性之开展,是可以一概全的。谈开展就赅括了上升与下堕。上升者固为人性之开展,下堕者亦同为人性之开展。这缘由,只看其是如何开展罢了。
然所遗憾的,我在这本书上,并没有谈得这么圆满,这原因在后记里已说明了,不用再赘;不过,我自知,除了在后记里所述的原因外,自己之功力不足,亦是一最大关系。这本书,只可说,是我对人性开展这问题一个思想的雏型,还谈不上有系统和成熟。
承道公在序文上给我勉励,实使我心感,亦益使我惭愧!
本书原在中国佛教连载发表,题为:“从人性的开展谈到学佛的意义”。今刊问世,则易此题──论人性之开展与学佛。原亦想易为论人性之开展与自觉,为显宗起见,乃从此。
本不想在书前再写甚么话,但经校毕全稿后,发觉这几句话,应该要向各位读者交代一下。故略辍数语于此。
佛纪二五○四年九月 于台中校稿毕
目 次

自 叙
一、前 言
A、概 述--------------------------------------------------- 1
B、人性的意义------------------------------------------------ 1
二、人类的原始状态
A、生活的蒙眛------------------------------------------------ 5
B、知识的蒙眛------------------------------------------------ 5
三、人类的进化
A、宗教意识的形成------------------------------------------ 7
B、社会意识的形成------------------------------------------- 8
C、知识(文化)的形成----------------------------------------- 9
四、人性的开展与追求
A、透视开展中的外在精神--------------------------------- 11
B、知识的开展------------------------------------------------ 13
C、生活的扩展与追求---------------------------------------- 15
D、追求解脱的历程------------------------------------------ 18
五、自觉的宗教
A、什么是自觉的宗教--------------------------------------- 25
B、从印度宗教历史说起------------------------------------ 26
C、佛陀的自觉之道------------------------------------------ 31
六、人生之存在及其超越
A、存在的本质------------------------------------------------ 36
B、烦恼的根源------------------------------------------------ 44
C、人生之超越------------------------------------------------ 47
七、现象的本质及其构存
A、现象的本质------------------------------------------------ 52
B、极微的分析------------------------------------------------ 54
八、人生和现象的依存关系
A、人生与现象之统一--------------------------------------- 57
B、依存关系之所在------------------------------------------ 59
九、实践自觉的方法
A、通性的实践------------------------------------------------ 63
B、别性的实践------------------------------------------------ 68
C、殊性的实践------------------------------------------------ 70
十、生活的理境
A、彻底的自由思想------------------------------------------ 74
B、活泼的生机------------------------------------------------ 83
C、从“死”再看其解脱------------------------------------- 87
十一、结 论--------------------------------------------------- 94
后 记------------------------------------------------------------ 99

添加时间: 2009年04月26日
下载次数: 本日:    本周: 本月::  总计: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沪ICP备05002419号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投稿 | 护持网站 | 报恩斋 | 功德榜|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