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处世智慧》
------------
序言
------------
文化在不断沉淀,观念在不断变化。
沉淀下的是富于底蕴的精华,它铺垫人文的思想,架构处世的思维,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以及锻造着民族的精神魂魄。
文化是棵树,根深叶茂。那变化的是枝枝叶叶,如若华盖,洒下一片浓荫。不变的是根脉,它紧紧地抓住大地,让我们在今天仍有一种“恒常不易”的归属感。海外游子寻根,寻的正是浸染血缘的文化之根。
但有一股力量却常常诱导人们信奉“变化”的观念,以为变化都是朝着美好方向的,甚至为了变化,不惜以破坏为手段,达到所谓“不破不立”的目的,可是“破”容易而“立”好却难,结果我们毁坏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把不该丢失的思想与智慧也否定了,例如为人处世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庸思想中的良知、诚信等,被众多人所摒弃,以致人们心智蒙蔽,落入“捧着金碗当乞丐”的可怜可悲的境地。
中庸思想的丧失,社会道德的滑坡,是好是坏,不言而喻。做人不讲原则,办事没有尺度,以邻为壑,这样的生活环境,你会有安全感吗?
该呵护的必须呵护。“树怕伤根”,文化的优良传统,其精华部分必须保留、珍爱;“人怕伤心”,当良知普遍缺失之后,文化的沙化,人们的精神将走向荒芜。这不是危言耸听,一个民族的衰亡首先衰亡于文化,一个民族的兴盛必有它坚韧而优良的文化基因在起作用。
中庸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内核,毛泽东同志盛赞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只有深悟中庸之道的人才有此观点。正所谓“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关于如何建设社会秩序,如何让人们和谐相处,这是先贤哲士们殚思极虑地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并涌现了诸多理论,发表了异彩纷呈的观点与看法,诸子思想在历史长河中慢慢交流融合,形成了最具理性和包容性的文化谱系。尽管中庸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并通过其弟子及一代代后儒们发展与充实而形成了一个精密的体系,但是道家、墨家、佛家等众家思想中也有不少“中庸”的灵光片羽,如过犹不及、刚柔相济、统筹兼顾、情理均衡、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等等,举不胜举,这是睿智的交合点,迸发的能量是耀眼千古的。也充分证明了历代有志之士在思想上绝非一味排斥异己,而是“致中和”,吸收合理的东西,以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对“中”,即心的最真实的交待。大量的生活现象与经验体验,让一颗颗智慧的大脑在良知的推动下,引发的是对文化的反思,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设法把人们引向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人际社会。
在为人处世上,中庸思想的实用性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思想可以取代,现在同样如此,你可以批判或否定这种思想,但你逃离不了这种思想浸染的环境。我们常说,对人要一视同仁,不嫌贫爱富,不势利偏见,这就是“中”;原则不变,公道人心不变,这就是“庸”。对自己来说,做事能够不偏不倚,就是“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是“庸”。现在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中庸”渐远,以致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把心摆正了,回到“中庸”上来,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最佳途径。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人们的普遍祈求,而“和谐社会”正是中庸思想“致中和”的体现。我们与其接受种种时髦的理论,囫囵吞枣、不知其味,或者引进理念而使之变种,盲人摸象地瞎说一通,不如重拾我们固有的智慧,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