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寺院早晚功课
略说寺院早晚功课
慎独
朝暮课诵是指汉传佛教寺院每日于清晨与人暮时分所举行的例行课诵,即朝时课诵(朝课或早课)与暮时课诵(暮课或晚课)之合称。课诵是寺院每日必不可少的修行活动。由于僧人在念诵时能够获得功德,所以课诵又称为‘功课’。寺院课诵在时间上有朝暮课诵的习尚,故而僧人也习惯于称课诵为“二课”、“二时功课”或“早晚课”。下面简要介绍早晚功课的内容与仪式。
早课
早课是寺院每天早上必须念诵的功课,也是寺院日常的佛事活动之一。在早课之前,寺院通常会敲板唤醒大众的睡眠,然后在敲钟警醒法界众生断除烦恼,出离地狱火坑,钟声过后,鼓声接应,此为佛门中的晨钟暮鼓的来历。钟鼓仪式结束之后,大众从禅堂或念佛堂集中排班云集大雄宝殿开始早课。
早课有两堂功课。功课,即佛教寺院定时念持经咒、礼拜三宝及梵呗歌赞等法事。且囚祈望藉由课诵之中获得功德,故又称功课。《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四举出四种念诵之法,即:音声念诵(出声念)、金刚念诵(合口默念)、三摩地念诵(心念)及真实意念(如字义而修行)。而一般之课诵系指音声念诵而言,即所谓“清净在音闻”。
早课首先是《大佛顶首楞严神咒》,简称《楞严咒》。梵语首楞严,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依《朝暮课诵》顺序,《楞严咒》后为《大悲咒》、《十小咒》和《心经》。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功课,《大2009悲咒》、《十小咒》、《心经》为一堂功课。)
如果逢初一、十五,早课之前加唱“香赞”,即《宝鼎赞》:“宝鼎熟名香,普遍十方,虔诚奉献法中王。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端为世界祝和平,地久天长。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五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
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如果
是佛菩萨圣诞或普佛时,则
唱《戒定真香》:“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顷刻纷纭,即遍满十方,昔日耶输,免难消灾障。南五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天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在念诵《心经》之后,由维那起腔唱“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遍,再唱十二句回向偈:“上来现前清净众,讽诵楞严秘密咒,回向三宝众龙天,守护伽蓝诸圣众。三途八难俱离苦,四恩二有尽沾恩,国界安宁兵革销,风调雨顺民安乐。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三门清净绝非虞,众等归依增福慧。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结上起下,功德回向十界,祝愿国泰民安。连唱念佛赞偈八句,颂扬弥陀因地发愿,果圆度生。
然后两序大众出班绕佛,口念“南无阿弥陀佛”。接着,转板念“阿弥陀佛”,大众归位,跪下三称“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维那起腔念《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悦众敲引磬和板:“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接着,维那起腔念:“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八难三途,共人毗卢性海(接铃鼓)”。大众站起来,维那起腔唱三归依。如果逢朔望,加念“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接着,维那起腔,大众跟着木鱼声念“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三称。然后,换成敲引磬,念《大吉祥天女咒》。最后,唱《韦驮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功德难伦,祈祷副群心。南无普眼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如果逢初一、十五朔望的时候,早课完后,顶礼三拜,不问讯,仍然向上立定,维那师鸣磬三声,独自称各位祖师名字:
顶礼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一拜)
顶礼天下宏宗演教诸大善知识(一拜)
顶礼本寺开山暨历代诸祖老和尚(一拜)
顶礼各人得戒坛上十师及剃度恩师(—拜)
顶礼方丈和尚
顶礼完后,仍然站立,维那敲磬三声,然后维那呼:“时维佛历某年,公元某年某月某日朔(望)旦良辰,大众师云集大殿普礼三拜”。维那敲三下磬,大众礼拜三下,钟头撞三下大钟。
二、晚课
晚课有三堂功课,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礼拜八十八佛和诵《大忏悔文》;放蒙山施食。
晚课首先是诵《佛说阿弥陀经》和念佛名,其主要思想是广陈极乐依、正庄严令人起信,特劝发愿求生和持名立行。经后附诵《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生净土陀罗尼》(即《往生咒》)三遍。
接着礼拜八十八佛和诵《礼佛大忏悔文》。八十八佛中,前五十三佛名出自《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是娑婆世界的过去佛;三十五佛名出自《决定毗尼经》,是现在十方世界的佛。八十八佛都可以为众生作忏悔主,因此向八十八佛申述自己改悔罪恶的愿望,是可以灭罪的。诵《大忏悔文》是忏表消除已往的宿业,悔意不造未来的新愆。在丛林里多是跪诵而不礼拜。现代有的寺院有逢农历单日念诵《弥陀经》,双日念诵《忏悔文》的。念诵完《弥陀经》和《忏悔文》后,大众问讯转身对面而立,进行蒙山施食。
蒙山施食的对象为幽冥界众生,他们因为过去生所造的罪恶,今生感得形貌丑恶、饮食缺乏,承受种种的苦事,所以就放大蒙山施食超拔他们,而施食的目的在于:其一,为报恩:因六道众生,从无始劫来,常与我们互为六亲眷属,因不忍心看到他们在恶道受苦,所以施食来救度他们。其二,为警惕的意思,藉此施食法会,令我们想到三恶道的苦楚,藉以警惕自己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不造作恶业,以免沈沦。其三,为行菩萨道,自利利他是菩萨行,秉着度众的悲愿,随喜发心,即是种下菩提因,将来必能成就道业。
在施食时,先准备一杯净水及一些米。行者(放蒙山者)作一定的观想,口中念诵一定的咒语,双手作一定的手势,三密相应,才能成就施食。放大蒙山施食就是一个大慈悲心。因为普通的听经闻法,这些幽冥众生,不能得自在,地狱里面的众生不能出来,饿鬼道很苦,畜生道也有种种苦难。放大蒙山,藉佛的力量,藉法的力量,藉我们自己心的力量,这三种力量加起来,使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都可以来这里听经、闻法、忏悔,如果他了悟了,就能得到佛法的利益。
蒙山施食后,行者加赞偈念佛,称三菩萨,晚课在三菩萨后,也同样用引磬跪白“十方三世佛”等《大慈菩萨发愿偈》或宋遵式所作“一心皈命”等《小净土文》。接着是《警策大众偈》和《普贤警众偈》。前者是《出曜经》中叙述佛陀因见三条大鱼被惊涛浸灌,流人浅水,各自争脱厄难的情景而说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偈。后者“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是警策行人应当奋勇前进,不可稍有松懈。此二偈合在一起,很早就为丛林念诵仪中采用。
而后三皈依,念《大悲咒》,唱《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南无护法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后礼佛三拜而退。
早晚课诵的修行方式在唐代开始逐步形成,在北宋时有部分寺院按照早晚课诵的要求来修持。到元代,课诵正式在各大丛林中逐渐流行开来。直到明代,朝暮课诵才在丛林中正式定型和普及,并形成一定的规约。据明代通容《丛林两序须知》说首座“早晚课诵勿失”、书记“早晚随众课诵”、监寺“早暮勤事香火课诵勿失”,莲池《云栖共住规约》更明确规定“晨昏课诵,不得失时偷懒,违者依例罚钱十文”,都可以看出从这时起早晚课诵已是寺院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定课了。
为什么课诵要定于朝暮呢?古德说:“朝暮不轨,犹良马无缰。”没有缰的马,自然容易失去方向,离道日远。故佛教徒以朝暮课诵作为自身的轨范。朝,指五更,于晨起盥洗毕,即上殿课诵,期思惟以清净;暮,指日晡(午后三至五时)之时,功课礼诵,以期消除昏昧。朝指五更,为日之始、昼三时之初,佛徒从钟声破夜警醒而起,盥洗毕,即上殿课诵,则期思惟以还净。暮为日晡,隶属昼三时之末,功课礼诵,乃冀觉昏而除昧。从另一方面来看,出家生活是一种醒觉的生活,从早晨睁开眼,到晚上养息,一天之中,要时时省察自己的心念,这份醒觉除了透过个人时时回光反照,更可透过团体的共修来达成,早晚课的共修即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经过一天的培福修慧,到晚上时,“暮应归摄众善,归去净土”,圆满完成一天的修行事务。因此,朝暮课诵的设置,遂成为佛教寺院通行的重要规制。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