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从“相应性”的视角看非理性的论辩之风——李音祚

       

发布时间:2010年07月13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一、问题的提出

古往今来,对于各种学术论点的争论现象从未停止过,在特定的时期,还因为有相互争论的社会环境而造成了思想界空前繁荣的现象,我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直被视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巅峰期而永载史册。回顾早期佛教的发展史,也是在与诸多久已存在的外道的论辩过程中逐渐脱颖而出的。能有自由地表达思想的社会氛围确实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心灵的觉醒。然而,分析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有前提的,不能笼而统之地得出某种结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到佛教的修行领域里,真的适用于“真理越辩越明”吗?本人在前一段时间,偶然看到了某些佛教网站的论坛中那种激烈的辩论情景,不禁感慨万千。原本是清净、庄严、和敬的佛教怎么会被弄成如此乌烟瘴气,这哪里是在讨论佛法,简直就是在交叉感染式地释放意念病毒。从那执着的心态和互相漫骂的激烈程度上看,丝毫不亚于当年的文革时期,不同派别之间的人们,为捍卫“最高领袖”的革命思想而打语录仗的惨烈状况。

可以想象,那些以崇敬的心情,希望借助网络上佛友们的“探讨”而学习佛法的初学者们将会受到怎样的心灵冲击和负面性的影响。由此,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佛陀当年给僧团的信众们所设立的“六和敬”的原则是大有深意的:“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事,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这是构建了与修行相应的基本的环境氛围,是保障修行的前提性条件。换句话说,若做不到“六和敬”的基本要求,则很难与有效的修行相应。

本文尝试着从“相应性”的视角,对当前社会上某些所谓学佛之人所发出的不和谐声音及其弊端进行简要的梳理。需要说明的是,本人也深知自己的局限所在,并无意在已是纷乱不堪的局面下再生事端,这里所表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只是为了能够使众多和我一样尚行进在过程中的人们自我反省,自净其意,以期能唤醒佛教修行者的自觉意识,共同对构建和谐和敬、健康向上的佛教内部环境,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对某些喜好论辩者的心态分析

回顾当初,我在学习了几年佛法后,确实也曾有一种难以遏制的论辩冲动,感觉周围的许多人都有问题,总想用自己所学的佛法理论给人们以“指导”,结果是冲突有增无减,但却于事无补。现在回想起当初那真理在握的幼稚心态,真是令人汗颜。因此,我特别能理解那些热衷于以辩论方式指点江山的佛友们,也不想进行那种“五十步笑百步”的苍白的评说。我只想用自己的经历谈一点感受,希望能对部分有缘的初学佛者,产生某些“清热解毒”的“泻火”的作用。

佛经中“盲人摸象”的寓言,除了告诉我们每人都有自己难以自知的局限性以外,还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人所感知到的“现实”对他们自己来说,是绝对真实的。由此使我联想到,活跃于当论坛上的某些“善辩者”,我宁愿相信他们的原始动机大多是出于护持正法,捍卫真理的,但他们也许忽视了一点,不相应的争辩很容易偏离原始的动机,导致“意念病毒”的交叉感染。只有与听闻者内心相应的道理才会使人们真正的受益。

对真正的修行人而言,佛法不是用来论辩的,而是用于自省的。那种期待着以不见面的口诛笔伐的辩论方式降服并教育对方的努力一般是很难奏效的。对某些原本就不信佛法的所谓“挑战者”,不论辩论的结果是输是赢,也还是不信。在闯入论辩的擂台之前,人们有必要思考一下:我真的有需要通过辩论来解决的问题吗?有可能达到自己的预期吗?我参与辩论的真实动机何在?必要性在哪里?

当自己思考了这些问题后,想必就不会盲目地跳入“论辩的擂台”并深陷其中了。对那些思考后仍执意地参与辩论的人们,我还想问:即便自己已能很熟练地掌握佛教的名相,所讲说的道理也都有经典的依据,这是否就意味着自己已经具备了像佛菩萨那样度化众生的慈悲心和相应的方便善巧呢?反思一下,通过修学佛法,自己真正受益了吗?我对自己目前的状态真的很满意吗?我真的是在帮助他人解除烦恼吗?

当我们静下心来,带着这些问题反观自己的时候,就有可能逐渐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在自己尚处于迷茫的探索阶段时,那种难以自控的表达欲、辩论欲,实际是自身的一种业力的呈现,它不仅使得自己无中生有地产生出自我毁伤的嗔怒之火,而且还具有释放“意念病毒”的危险性。人大多是很具有模仿性的,辩论之风很容易令那些因思想空虚而游荡于网络之间的人们执着上瘾,造成意念层面的“交叉感染”,其负面效应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娱乐圈中,有些被追星族们疯狂崇拜的明星们,自己却非常痛苦,他(她)们找不到有效的自我解脱方式,往往以酗酒、吸毒、乱性、赌博等强刺激方式来缓解心中的烦恼与压力,更严重的就走上了轻生之路。在佛教圈内,或许也面临着形式不同,本质类似的现实处境。有些人或许是遭受到许多不如人意的人生境遇,因而把难以遏制的“无名火”发泄到了辩论的擂台上。可以想见,带着负面情绪参与的非理性的论辩,将会对观众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非理性的辩论心态往往来自于内心的执着和对自身局限性的不自知状态,这也是“盲人摸象”的寓言所带给人们的启示。佛教的道理都是为了化解矛盾,解除烦恼痛苦而创设的,如能如理如法地修学,本应该是越学越通达,越学越解脱才对,这才是所谓的“受益”与“相应”。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不少越学越沉重,越学越痛苦的现象,也正是这些人才更热衷于以执着的心态投入到发泄式的辩论浪潮之中。这除了污染佛教的内外环境外,没有多少正向的作用。

三、简析佛教领域中某些非理性辩论之风的起因

凡夫的所谓“观点”无非是基于自己的立足点所得出的管中窥豹式的看法。辩论者一般都试图把“绝对真理”纳入由自己的知见所构筑成的理论框架之中。哲学家把佛教视为一种“理论范式”,伦理学家把佛教当作“道德准则”,唯物主义者把佛教比作“精神鸦片”,而佛陀却只把自己的教理喻为对治不同病情的“药方”。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景观,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由于某些观察者自身的局限性,使得正常的表达,变异为伴随着嗔恨的极端性发泄。

某些经常出没于“擂台”上的论辩者总是倾向于把佛经中某些因机设教的言论,经过一番格式化的逻辑安排,推向足以产生对立倾向的极端性观点。那原本是用于化解当事人“心结”的方便语,被惯于分析的人们抽离出特定的历史背景,撕来扯去地弄得面目全非,然后被“组装”到自己的“理论”之中。那种实质是以争胜负为目的辩论,制造出许多染污心识的观念泡沫,使许多迷茫的观众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更加莫衷一是的困惑与烦恼之中。

佛陀的教法,就其本质而言是通流无滞、生动活泼的,他以“法无定法”的解说方式,为后世留下了无数个解脱烦恼,提升境界的成功案例。而当今的某些研究者却总想把它们“定格化”,以便进行“静态分析”和“标准化的解读”,由此造成了“理性地肢解”状态,各种形式的争论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在佛菩萨看来,任何由语言构筑成的教理只不过是哄小孩玩的“橡皮泥”,只是“随顺”不同孩子的性格特点、理解程度、喜好倾向等而捏出的“有形的玩具”而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