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残塔紫烟中
雷锋塔原貌
雷锋塔地宫出土的鎏金铜龙柱释迦牟尼像
雷峰塔曾是西湖十景之一,因传说《白蛇传》而扬名。历代诗人“雷峰残塔紫烟中,潦倒斜曛似醉翁”“保俶如美人,雷峰如老衲”的诗句、文辞来描写它。
白蛇传与雷锋塔
白娘娘是西湖所接纳的一具可爱的生命。虽然只是传说,却妇孺皆知,知名度远远超过许多真人。《白蛇传》的传说,由来已久,现存较早的定型文本,见《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明代已有人将其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冯梦龙《警世通言》,又将其记录整理,题为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至此,故事基本完整,并与杭州西湖、镇江金山寺等地名紧密相连,而不再变更。清代,戏曲、曲艺的作者根据当时流传的民间传说,进一步丰富《白娘子传》的情节。历代慷慨地把西湖、断桥、雷峰塔奉献给她,使西湖景观上有了她的印迹,而西湖毫无亏损,反而因此平添了特别明丽的色彩。
白娘娘是妖,又是仙,但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她的理想最平凡也最灿烂,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人世间的平凡生活。正因为她这一特殊的想法,使她成了传说中最具亲和力的人物。雷峰塔。在某种意义上,它名播万里正是因为压着白娘子。当《白蛇传》中出现了雷峰塔后,一个悲怆的结局无可挽回地出现了。学者余秋雨说:雷峰塔只是一个归结性的造型,成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怆然象征。
其实,雷峰塔和白娘娘毫不相干。它建于公元九七五年前后,是吴越王钱为庆贺妃子黄氏得子而建,俗称黄妃塔。
雷锋塔,位于净慈寺前,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其山虽小巧玲珑,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塔倒山虚,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一九四九年以后,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夕照林涛,景色依然富丽。
雷锋塔为西湖十景中唯一有待修复重建的景点。因塔在西关外,也叫西关砖塔,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后人又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夕阳西照时,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2002年,重修雷峰塔,恢复了雷峰夕照之圣景。
五层塔?七层塔?
雷峰塔初成之日,钱在《华严经》跋文中说,按照原先的设想,欲将雷峰塔建成“千尺十三层”,后因财力未充,只建成七级。所以后世有传雷峰塔是七层砖塔。
实际上雷峰塔本是八角五层砖身楼式佛塔。其木檐部分曾屡遭毁坏,而砖身部分却未有大变。雷峰塔共作五层,底层高度约12米,以上每层近8米。后世传说雷峰塔分七层砖塔应属“七级”之说的误传。
此外,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所揭露的塔基部分,为钱m初造时原物。建筑学家根据《木经》 、 《营造法式》等古代建筑学经典著作,结合考古揭露的白塔基结构、面积推算,雷峰塔也当以五层为宜。
雷锋塔 塔毁历史编辑本段元朝时,雷锋塔还是保存得较为完好,有“千尺浮图兀倚空”的记载。明嘉靖年间,倭寇侵入杭州,因怀疑塔内藏有明军而放火烧掉了雷峰塔木质的塔檐、平座、栏杆、塔顶等结构,只留下了砖体塔身。这在明崇祯时的一张西湖古画中,能得以证明。后来,由于传说雷锋塔的塔砖可以用来驱病强身或安胎,许多就从塔砖上磨取粉末、挖取砖块,还有人从塔内挖寻经卷来牟利。
雷峰塔地宫
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层的砖木结构的楼阁式塔。塔檐、平座、游廊、栏杆等为木构。塔内八面有《华严经》的石刻,塔下供有金刚罗汉十六尊,后来被移到净慈寺。
对于塔基下是否有地宫,存在着多年的争论,后终于借助“雷达探测”等手段得以确认,2001年3月11日雷锋塔地宫被开启。地宫口被一块重750公斤的石头所覆盖,地宫正中是一只铁制舍利函,铁函边上有一尊小的铜佛像、4面铜镜和大量的铜钱。铁制舍利函打开后,内有鎏金银质的金涂塔一座、方形铜镜一块、铜镜上的鎏金银盒一个、带抠完好的皮带一副及小的蓝玻璃瓶一个。其中,鎏金银质的金涂塔里供奉着佛螺髻发。
地宫,顾名思义即地下宫殿。佛塔地宫是佛塔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塔心的塔基下方,用以瘗藏佛祖舍利、供养法器及安放善男信女的施舍品。
雷峰塔地宫的洞口就位于塔心部位,距塔首层地面2.6米。洞口四周都是高达数米的塔身残体。地宫口用一块方型石板密封,石板上则压着一块据称重达750公斤的巨石。
地宫口上已经支起了辘轳,它可以承受3吨重的分量,对付这块巨石已绰绰有余。但考古工作者还是放心不下,悄悄预演了一下,以确保万一。在拉起这块巨石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在两块巨石间,散布着许多铜钱,估计这应该是当时封宫时举行的仪式中的一项内容。
从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有60多件,包括丝织物,木器、玉器、头饰、皮革,舍利塔,铜佛像等。
其中专家们对出土的盘龙莲花座青铜佛像评价极高。中国考古协会理事长徐苹芳先生指出,在佛像的底座与莲花宝座之间,有一条腾升而上的龙,这一造型在全世界都极其罕见。他说,龙是中国本土文化的象征,而佛教是外来文化,这尊佛像的出土代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考古队员在舍利函的底部旁发现的丝织碎片。丝绸考古鉴定专家、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员赵丰经过仔细鉴定,确定这是与四川蜀锦齐名的著名丝织品--唐代产于绍兴的越罗。他表示,越罗的出土对研究浙江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有重大价值。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