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综合研究>>正文内容

城市化进程中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布点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0年11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祖庚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城市化进程中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布点的调查与思考

  王祖庚

  宗教活动场所的规划布局,是城市化推进建设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如何做到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使信教群众宗教信仰生活得到保障与满足,已经成为摆在我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们就城市化推进建设中区域内宗教活动场所的布点及规划设想,作了一些浅要的调查与思考。

  1、合理布点,是满足广大信教群众宗教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宗教场所的布局要根据信教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而定,我区目前的布点数量已基本满足我区信教群众的需求。但随着近几年区划的调整、村镇(街道)的合并及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宗教活动场所的布局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原有一些政府批准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涉及拆迁、修路、整体规划开发建设的需要,也应作些调整。一是宗教活动场所的布点,要服从服务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调整的总体布局这一大局。但是,各级政府在考虑到城建、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同时,要适当地考虑宗教场所的问题,将其放到整个一盘子中一并权衡,放入整体规划中,充分考虑信教群众宗教生活这一需求问题;二是宗教活动场所的布点,要围绕农村拆迁农民安置这一工作。我区大多数宗教活动场所设点在农村,有些场所设在村庄,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就近方便,但也涉及着拆迁问题。因此在考虑重新规划布点时应充分听取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及统战、宗教部门意见,对一些偏小偏远的场所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归并整合资源共享;三是宗教活动场所的布点,要作为完善一座城市功能及公共场所建设项目考虑。看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在于看这个城市中有没有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置。我区是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作为一座开放性城市,容纳世界各方人群,涉及到不同宗教信仰人们,如果城市中没有宗教活动场所这一功能,这座城市显得平淡无味,人们的宗教生活需求也就无保障可言。

  2、科学定位,是宗教活动场所设施更加适应城市化建设需要。我区目前现有宗教活动场所大多数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上规模、有影响的宗教活动场所不多。因此,宗教活动场所规划布点一确定,其建设规模、建筑风格、文化挖掘及功能的科学定位显得更为重要。一是分类指导,科学发展。场所建设的好坏主要在于科学的设计与科学的定位。科学的设计是场所建筑群赋予艺术、丛林文化,科学定位决定场所的发展方向。目前全区29处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在整体规划建设中,搞好分类指导。对一些在今后发展中涉及规划,可能需拆迁的场所应停止发展;对一些已基本建设到位,且发展有局限的或信教群众相对较少的宗教场所,应适当控制发展;对一些一无规划、二无审批手续,随意搞基建项目的宗教活动场所要严格监控,勒令令停止;对一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很深的场所,有潜力发展,能创特色的宗教场所,要重点扶持发展。二是适应城镇建设发展,注重挖掘宗教文化。宗教场所的建设要与城镇建设规划相一致,适应城市建设所需,向生态、文化场所方向发展,既要成为市民旅游休闲活动的好地方,又要成为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好场所;既是城市建筑群中的亮点,又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一道风光。三是打造精品,扩大影响。一个区域的知名度在于这个区域人文历史及现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生活水准。通过打造我区宗教活动场所品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信众及游客,同样可以扩大我区的知名度。

  3、积极引导,是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局及科学规划的关健。宗教生活的是广大信教群众一种精神需求,能否做到合理布局,得到信教群众的满意,是合理布局及科学规划成败的关健。一方面积极做好广大信教群众的工作,为锡山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要教育和引导他们认识到拆迁、归并宗教活动场所是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更加科学合理布点的需要,更是方便广大信教群众就近方便过宗教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宗教团体的自身作用,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加强相互交流,为宗教活动场所合理设点、科学规划早决策。

  4、历史与现实兼顾,是宗教活动场所合理布点及科学规划的现实要求。我区佛教文化历史悠久,据无锡县志记载,三国赤乌年间(238—250),无锡地区已建寺庙,我区最早有延祥乡(原厚桥乡,现属鹅湖镇)的老圆通寺;南北朝时,梁武帝崇尚佛教,区内建寺渐盛,先后建有东亭祗陀寺、东港香山寺、安镇胶山寺等;唐宋时期继有发展,兴建了甘露寺、福慧寺等;元代建有嵩山寺。其中当时的嵩山寺、胶山寺、祗陀寺建筑规范较大,可称无锡地区十大丛林寺院之一。因此,在我区城市化推进和大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区域的新规划、新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到一些宗教历史文化悠久的场所,尽量保存,或给予重点保护、重点规划、重点扶持,做大做精,让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在城市化建设中,政府要充分考虑本地群众宗教信仰及民间信仰习俗的需要,适当设立1—2处道观,让当地群众的民间信仰习俗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也要考虑到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特别是来自西部地区伊斯兰教信众人员的宗教生活需求,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清真寺,满足他们宗教生活需要。(作者为锡山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