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创立
1.问:什么是佛教?
答:佛教,广义地说,它是一种宗教,包括它的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的组织等等;狭义地说,它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如果用佛教固有的术语来说,应当叫做佛法(Buddha Dharma)。
2.问:“法”是什么意思?
答:“法”字的梵语是达磨(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例如水,它保持著它的湿性,它有水的一定轨则,使人一见便生起水的了解;反过来说,如果一件东西没有湿性,它的轨则不同于水的轨则,便不能生起水的了解。所以佛教把一切事物都叫做“法”。佛经中常见到的“一切法”、“诸法”字样,就是“一切事物’或“宇宙万有”的意思。照佛教的解释 ,佛根据自己对一切法如实的了解而宣示出来的言教,它本身也同样具有“任持自性、轨生物解’的作用,所以也叫做法。
3.问:佛是神吗?
答:不,佛不是神。他是西元前六世纪时代的人,有名有姓,他的名字是悉达多 (Siddhartha),他的姓是乔达摩(Gautama)。因为他属于释迦 (Sakya)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4.问:为什么称他为佛呢?佛的意义是什么?
答:佛字是“佛陀”的简称,是Buddha的音译(如果用今天的汉语音译,应当是“布达”),佛陀的意义是“觉者”或“智者”。“佛陀”是印度早就有了的字,但佛教给它加了三种涵义:(1)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无增无减地、如实地觉了);(2)等觉或遍觉(不仅自觉,即自己觉悟,而且能平等普遍地觉他,即使别人觉悟);(3)圆觉或无上觉(自觉觉他的智慧和功行都已达到最高的、最圆满的境地)。
5.问:除释迦牟尼外,有没有另外的佛?
答:佛教认为过去有人成佛,未来也会有人成佛,一切人都有得到觉悟的可能性,所以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
6.问:如来佛是不是释迦牟尼,还是另一人?
答:“如来”这个名词是从梵语tathagata译出来的。“如”字就是“真如”(tathata),即一切法(事物)的真实状况,它又包含“如实”(Yathabhutam)的意义。佛经对“如来”的解释是:“乘真如之道而来”,又说“如实而来”。“如来”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是“佛陀”的异名。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释迦牟尼如来;阿弥陀佛,可以称阿弥陀如来。
7.问: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不是一个人吗?
答:不是。阿弥陀佛是另外一个世界上的佛。阿弥陀佛是梵语Amitabha的音译,意义是“无量的光明’ 。
8.问:“南无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读起来是“那摩佛”?
答:“南无”是梵语Namo的音译,念成“那摩”,是保持原来古代的读音。现代广东、福建一部分地区,仍保持这个古音,它的意义是“敬礼”。今天印度人相见,互道“那摩悉对”,就是说:“敬礼了”。
9.问:释迦牟尼的一生可以简略介绍一下么?
答:可以。释迦牟尼的时代,约当西元前六世纪中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是当时迦毗罗国 (Kapilavastu) 国王的长子,父亲名净饭 (Suddhodana),母亲名摩耶 (Maya) 。摩耶夫人生产前,根据当时习俗,回到母家去,路过蓝毗尼园(Lumbini), 在树下休息的时候,生下了悉达多王子。
10.问:蓝毗尼花园现在还有遗址留存下来吗?
答:西元七世纪时,我国玄奘法师曾到过蓝毗尼。根据他的记载,他曾经看到在他之前八百多年阿育王(Asoka)在那里建立的石柱,标志著佛陀诞生之处,但当时石柱已被雷击破,柱头倒在地下,已经是衰落的情景了。后来由于没有人能够识得柱上的文字,因此佛陀诞生的位址久已湮没无闻。直到1897年才被人发现了阿育王的石柱,考古家认识出上面的文字,这才发掘出蓝毗尼园的遗址,在附近并且发掘出古代的市镇,其中有些可以相信是属于当时的迦毗罗城的。今天尼泊尔政府已经把这个地方作为圣地加以建设和保护。
11.问:释迦牟尼幼年教养情况是怎样?
答:摩耶夫人产后不久就死了。幼年时代的释迦牟尼是由他的姨母波阇波提夫人 (Prajapati)养育的。他自小从婆罗门学者们学习文学、哲学、算学等等,知识很广博;又从武士们学习武术,是一个骑射击剑的能手。他父亲净饭王因为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对他期望很大,希望他继承王位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统一天下的君主)。
12.问:那么,他后来为什么不继承王位呢?
答:悉达多王子在幼年的时候,就有沉思的习惯,世间许多现象,给他看到,都容易引起他的感触和深思:饥渴困乏、在烈日下耕田的农人,绳索鞭打、口喘汗流拖著犁头耕地的牛,蛇虫鸟兽弱肉强食的情景,衰丑龙钟的老人,辗转呻吟的病人,亲朋哭泣送葬中的死人,这些都促使他思索著一个问题—如何解脱世界的苦痛。他读过的吠陀书(Veda,婆罗门经典)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他学到的知识和他未来的王位、权力也都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于是他很早就有了出家的念头,后来终于舍弃了王位。
13.问:他父亲怎么会让他出家呢?
答:净饭王发觉了他儿子的心思后,曾经想过各种办法防止他,特别是企图从生活的享受上羁縻他。悉达多王子十六岁时,净饭王便为他娶了邻国的王女耶输陀罗(Yasodhara)为妃,生了一个儿子叫罗怙罗(Rahula)。但是这一切都没有能够阻止他,终于在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偷偷地出了国城,进入一个森林中,换去王子的衣服,剃去须发,成为一个修道者。关于他出家时的年龄,有两种不同记载,一说是十九岁,一说是二十九岁。
14.问:出家以后的情形怎样?
答:他父亲曾尽力劝他回去无效,只好在亲族中选派五个人随从他一起,这五个人的名字是:憍陈如(Kaundinya),跋堤(Bhadrika),跋波 (Vaspa),摩诃男(Mahanama),阿说示(Asvajit)。悉达多王子和他的侍者们先后寻访当时三个有名的学者,从他们学道,但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于是他知道当时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解脱之法,便离开了他们,走到尼连禅河(Nairanjana现在叫做Lilaian)岸边的树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极端刻苦修行的人)在一起。为了寻求解脱,他尝够了艰苦辛酸,坚持不懈,经历六年之久。但是结果徒劳无功,方才悟到苦行是无益的。他于是走到尼连禅河里去沐浴,洗去了六年的积垢,随后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牛奶,恢复了气力。当时随从他的五个人见到他的情景,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Benares)去继续他们的苦行。王子于是一个人走到一棵毕钵罗(Pippala)树下,铺上了吉祥草,向著东方盘腿坐著,发誓说:“我今如不证到无上大觉,宁可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便这样在树下思维解脱之道,终于在一个夜里,战胜了最后的烦恼魔障,获得了彻底觉悟而成了佛陀。
15.问:释迦牟尼成佛处,现有遗迹留存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处,自古称为菩提场或菩提伽耶(Buddhagaya),那里的毕钵罗树,因为佛坐在树下成道的缘故,得到了菩提树之名。从此,所有毕钵罗树都叫做菩提树。“菩提’就是“觉’的意思,菩提伽耶在今天印度比哈尔邦省伽耶城(Gayq)的南郊。那棵菩提树在二千数百年中曾两次遭到斫伐,一次遭风拔,但都重生了新芽,现在的菩提树是原来那棵树的曾孙。树下释迦牟尼坐处有石刻的金刚座。树的东面有一座宏伟庄严的塔寺,名叫大菩提寺,至今约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附近还有许多佛的遗迹和古代石刻与建筑。 1956年印度比哈尔邦省政府为了这个圣地的建设和管理,设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咨询委员会。中国佛教协会接受了邀请,指派了两名代表参加该会。
16.问:释迦牟尼成佛后的事迹,可以简略地谈一谈吗?
答:释迦牟尼成佛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记载,有的说三十岁,有的说三十五岁。此后五十年(或四十五年)中,直到他八十岁逝世前,他没有间断过他的说法工作。他到处游行,向大众宣示他自己证悟的真理。他最初到波罗奈城去找离开了他的五个侍者,为他们说法。佛教把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做“初转法錀”。
17.问:“转法錀”是什么意思?
答:“轮”(Cakra),是印度古代战争中用的一种武器 ,它的形状像个轮子。印度古代有一种传说,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转轮王,他出生的时候,空中自然出现此轮,预示他的前途无敌。这里以轮来比喻佛所说的法。佛的法錀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所以把说法叫做转法錀。佛初转法錀处是鹿野苑(Sarnath),在今天波罗奈城。经过近代的发掘,鹿野苑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物。有阿育王的石柱,有西元四世纪石刻的佛初转法錀像等等,并且发掘到古代塔寺的遗址。鹿野苑现有佛寺、博物馆和图书馆,都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兴建起来的。佛初转法錀处的鹿野苑,和佛诞生处的蓝毗尼园、佛成道处的菩提伽耶、佛逝世处的拘尸那伽(Kusinagara),是佛教四大圣迹。值得指出的是:近代学者们对这些圣迹以及其他一些古迹的发掘和修复,主要都是根据我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等的记载。
18.问:佛初次说法的地方为什么要比其他说法的地方看得重要呢?
答:佛在鹿野苑初转法錀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大事。从那时起,开始建立了佛教;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19.问:“三宝”是什么?
答:佛陀是佛宝,佛所说的法是法宝,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sangha)是僧宝。称之为宝,是因为它能够令大众止恶行善、离苦得乐,是极可尊贵的意思。佛初转法錀,憍陈如等五人都归依佛,出家为弟子,于是形成了僧伽。所以说,从那时起开始具足了三宝。
20.问:什么叫做归依?
答:归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靠它。归依三宝的人是佛教徒。“归依”也可以写成“皈依”,“皈’与“归”的读音和意义相同。
21.问:佛在世的时候,归依的人多吗?
答:是的,佛初转法錀后从鹿野苑到摩揭陀国(Manadaha)去的一路上,受到他的教化而归依的人就很多。其中有拜火教的婆罗门姓迦叶的三兄弟,都改变了原来的信仰,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千多人归依了佛教。佛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Rqjagrha)后,归依的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出家弟子有舍利弗(Sariputta)、摩诃目犍连(Mahamaudgalyayana)、摩诃迦叶(Mahakasyapa)等人。后来佛回到故乡去,他的异母弟难陀(Nanda)、堂兄弟阿难陀(Anauda)、提婆达多(Devadatta)和他儿子罗怙罗等都随他出了家。还有宫廷中一个剃发工奴优波离 (Upqli)也出家加入了僧团,后来成为有名的佛教戒律学大师。佛的姨母波阇波提也归依了佛,是第一个出家女弟子。至于不出家而归依三宝的弟子则为数更多。佛的出家弟子,男的叫比丘(bhiksu),女的叫做比丘尼(bhiksuni);在家弟子,男的叫做邬波索迦(upasaka),女的叫做邬波斯迦(upasika),合称为四众弟子。
22.问:释迦牟尼一生游行教化的区域,是哪些地方?
答:根据记载和发掘的资料,佛自己足迹所到的地方,主要是中印度;他的弟子们分到四方游化,可能更远一些;但是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有佛曾经到过并足印的传说。佛居住的地方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和拘萨罗国 (Kosala) 的舍卫城 (Sravasti) 的时间为最多。在王舍城外有一个竹林,是频毗娑罗王 (Bimbisara) 献给佛和僧众居住的,后人称为竹林精舍;在舍卫城有一个林园是当地一个富商须达多 (Sudatta) 和拘萨罗国王子只陀 (Jeta) 共同献给佛的,后人称为祇园精舍。佛常往来两处,所以竹林、祇园并为说法的重地。王舍城南面的灵鹫山 (Grdhrakuta) 也是佛常和弟子们说法的地方。佛逝世前由王舍城北行到毗舍离(Vaisali) 城 (今印度比哈尔邦省境内),又由毗舍离向西北行,最后到了拘尸那伽(今印度联合省伽夏城Kasia),佛是在拘尸那伽逝世的。现在佛逝世处,发掘出佛遗体火化的地方和石刻的佛涅槃像以及其他古迹。印度政府为了纪念佛涅槃二千五百年,曾对这个圣地予以必要的修复和建设。
23.问:什么叫做“涅槃”?
答:现在暂不详细解答,这里可简单解释为“逝世”。
24.问:佛涅槃前后的情形是怎样?
答:佛在毗舍离城的时候,已经有了重病,在那里度过雨季后,偕弟子们向西北走去,路上受了铁匠纯陀(Cunda)供献的食品,病更加剧。最后走到拘尸那伽一条河边,洗了澡,在一处四方各有两棵娑罗树的中间安置了绳床,枕著右手侧身卧著。后来所有卧佛像(即佛涅槃像)都是这样的姿式。佛告知弟子们将要涅槃,弟子都守候著。夜间有婆罗门学者须跋陀罗(Subhadda)去见佛,阿难陀想挡住他,佛知道了,唤他到床前为他说法,于是须跋陀罗成了佛的最后的弟子。佛在毗舍离临出发前和在途中为弟子们作了多次的教诲,到了那天半夜逝世前又最后嘱咐弟子不要以为失了导师,应当以法为师,要努力精进,不要放逸。佛逝世后,遗体举行火化。摩揭陀国人和释迦族等八国将佛的舍利分为八份,各在他们的本土上建塔安奉。其中摩揭陀国安奉在菩提伽耶的一份,到西元前三世纪,被阿育王取出,分成许多份送到各地建塔。1898年,考古家在尼泊尔南境发掘迦毗罗国故址,发现一舍利塔,塔内藏有石瓶石函等物;有一瓶放在铁和水晶层迭的函内,里面有黄金花,花上安放著佛骨。从函上刻的文字知道这就是释迦族供养的佛的舍利。
25.问:舍利是什么?
答:舍利(Sarira)就是遗体,但这个名称一般只用于佛和有德行的出家人的遗体。
26.问:塔是作什么用的?
答:“塔”又称“塔波”,是梵语Stupa)省略的音译,完整的音译是“窣堵波”,意义是“高显”或“坟”。塔一般是藏舍利的。也有不藏舍利而作为标帜纪念之用的。
27.问:佛涅槃的年代,有没有不同的计算?
答:关于佛涅槃的年代,东南亚佛教徒一般认为是西元前545年,所以1956年和1957年各国都举行佛涅槃二千五百年盛大纪念。我国关于佛涅槃年代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一般公认的年代是西元前486年,与南传佛历相差59年。
28.问:佛的涅槃日是哪一天?
答: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佛诞生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佛成道日。南方各国则以西历五月月圆日 (相当于我国农历四月十五日) 为佛节日 (Vaisakha),认为佛诞生、成道、涅槃都在这一天。
29.问:听了上面的谈话,对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事迹已经有了轮廓的了解。现在想请你谈一谈当时佛教创立的历史背景。
答: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为第一关于印度古代历史资料缺乏,第二我自己在这方面少研究。但是我仍然愿意将一些我所知道的材料和所想到的线索,提供你参考、研究和判断。
30.问:很好。我认为,任何宗教和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能够了解一些当时社会的情况,是有助于对佛教的了解的。希望你就几个主要的问题谈一谈,能说明一个大概就行了。
答:先从当时的形势谈起吧。你知道古代印度曾经有一个区域叫做“中国’吗?
31.问:这倒不知道。那是在印度的什么地区?
答:大约三千五百年到四千年前,雅利安(Arya)人逐渐由中亚细亚进入印度河流域,征服了那里的土著民族,并且吸收了他们的文明,在那里定居下来,建立了好些国家,因此长期成为雅利安人政治文化的中心(也就是婆罗门文明的中心),当时那个地区被称为“中国”(Madhya Desa)。至于东方和南方的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则被称为是化外的“边地’。但是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形势有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中国”地方的国家已经开始衰落,而东南边地的国家则勃然兴起。释迦牟尼居住最久、教化最盛的摩揭陀国就是当时新兴的霸国。这时候,文明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摩揭陀国的王舍城,拘萨罗国的舍卫城,跋耆国的毗舍离城等新都市,其中王舍城尤为重要。
32.问:这些新兴国家除了实力强盛之外,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有没有什么特点?
答:据我初步地研究,有三种情况值得一提:(1)在种族问题上,矛盾的增多;(2)在经济问题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在思想上,反婆罗门教义的新思想的兴起。这三种情况都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
33.问:什么是种姓制度?
答: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种姓’这个词儿是从梵语“Varna”翻译过来的,它的原来的字义是“颜色”或“品质”。照他们的说法,肤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种族,深色皮肤的达罗毗荼(Dravida)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质低贱的种族。这种制度原来是用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的。后来随著工作和职业的分化的发展,本来用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种姓差别,也在雅利安人自己中间起了反映,于是有四姓(四个种姓)的划分。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Brahmana),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阶级(到后来婆罗门也可以当国王);其次是刹帝利(Ksatriya),是掌握军政的国王和武士阶级;其次是吠舍(Vaisya),是商人、手工业者,也有从事农耕的农民阶级;最下的种姓是首陀罗(Sudra),是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前三者是雅利安人,后者是非雅利安人。各种姓有它的世袭的职业,不许被婚姻混乱,尤其严禁首陀罗和别的种姓混乱。对首陀罗男子和别的种姓女子结合所生的混血种,特别订有法律,给予一种贱名,如首陀罗男子与婆罗门女子的混血种名为旃陀罗(Candala)。他们的地位最低贱,不能与一般人接触,被称为“不可触者”。这种人世世代代操著当时认为下贱的职业,如抬死尸、屠宰、当刽子手之类。种姓制度不仅订在法律里面,而且神圣不可动摇地规定在宗教教义和教条中。在婆罗门教势力强盛的“中国”地方,种姓制度最严格。
34.问:在新兴国家地方也有种姓制度吗?
答:随著雅利安人势力的扩展,这些国家都不能不受到婆罗门文化的影响,当然也都存在著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所遇到的困难就比较多得多。第一,在这些国家里,土著人民占的比率大;第二,雅利安与非雅利安种族混合情况比较普遍;第三,为了巩固雅利安人在那些地方的统治,有不少土著部族的首领通过入教仪式被安排在刹帝利种姓之列。在种姓制度下,统治阶层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之间一向存在著矛盾,尤其是非雅利安人的刹帝利对婆罗门的优越地位的反抗,更加显著。据研究,摩揭陀国的人多半是吠舍和首陀罗的混血种,婆罗门法典认为他们是半雅利安、半野蛮的下等种族。后来统一印度的摩揭陀国阿育王,据说就是首陀罗的血统。在这种环境中,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教义的学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欢迎,而释迦牟尼宣导的“四姓平等”之说,事实上反映著当时那些新兴国家的人民对种姓制度的不满。
35.问:释迦是不是雅利安种?
答:关于释迦的种族问题,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蒙古种,有的说是雅利安种。但是从当时的地理看,迦毗罗国地处僻远,又是小国(有人研究,认为它当时是拘萨罗国的附庸国),因此它的王族不是雅利安种的可能性较大,而且佛经上不只一次说释迦牟尼的身体是紫金色,这可以为释迦族不属于白色的雅利安种的一个论据。
36.问:能不能说当时种姓制度问题上的矛盾纯粹是种族的矛盾?
答:不能那么说。据我看,它还反映著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矛盾。
37.问: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的社会是不是奴隶社会?
答: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西元前3500-275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就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有了惊人的城市文明。他们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有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这个事实推勫了西方学者们一向认定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带来的说法,事实上是游牧民族的雅利安人接受了土著的高级文明。根据发掘的材料来看,当时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他们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期(约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的法典看来,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是有一部分人当奴隶,而奴隶只是从事杂役劳动,在生产部门很少参加,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
38.问:据你看当时是什么制度的社会呢?
答:佛经中的资料记载,当时国王每年有一固定的日期,在自己的田地里举行亲耕仪式,人民都在替他耕田。这与婆罗门的法典规定的靠自己劳动为生的首陀罗人要以劳动向国王纳税的条文相合。根据我国古代译师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来字义是“田主”。从这个线索来推断,似乎“种姓”制度开始完备地确立的时期,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而到了释迦牟尼时代,在新兴的国家里,情形又有所演变。根据佛经的资料,当时的商业很发达,有相当规模的陆运和航运的商队,商人掌握著雄厚的经济力量。例如把一座林园送给佛的大富商须达多,他有力量以黄金布地和拘萨罗的王子比富;手工业也很发达,有细密的分工,自由经营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占重要地位;当时有了纳税的自由农民,有佃农。可以设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罗人混合种族的新兴国家里,刹帝利可能不是领主,而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印度在西元前一千年间已经有了铁器,到这时期,铁制农业器具更已普遍使用,农业上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封建领主的割据,是不利于商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的。历史证明,统一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是促成阿育王统一印度的重要原因。虽然阿育王是佛逝世二百年以后的人,但是佛在世时,人们就有“转轮王统一天下”的理想。佛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是他也推重转轮王这样的理想人物。“转轮王”思想,实际是反映著当时一般人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愿望必然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
39.问:释迦牟尼和婆罗门、刹帝利的关系怎样?
答:释迦牟尼是公开宣布反对婆罗门教义的,所以一生遭到婆罗门攻击的事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婆罗门教徒和学者改变了原来的信仰而归依了他。婆罗门人受了佛教的刺激,就有了《摩奴法典》的出现。这部法典一方面固然是为了维护种姓制度,一方面也可能作了一些修正。在《摩奴法典》里攻击佛教的文句虽不明显,但后出的《述记氏法论》则把攻击佛教的态度明白地表示出来。至于佛和刹帝利的关系,你知道,佛是出身于刹帝利种姓的。当时佛所游化的那些国家的国王们,如摩揭陀国的频毗娑罗王,拘萨罗国的波斯匿王等,都是他的信徒和有力的支持者,后来阿育王更大弘佛法。应当说,新兴国家的刹帝利对佛是极其尊重信仰的。值得注意的是,佛经中提到四姓时,改变了原来以婆罗门为首的次序(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而把婆罗门放在刹帝利之后,这是违反传统习惯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他贬抑婆罗门地位的态度。
40.问:释迦牟尼和平民的关系怎样?
答:释迦牟尼教化的方式是接近平民的。他说法不用婆罗门的雅语,而用当时平民的俗语,就是一个例子。前面说过释迦牟尼曾经接受一个首陀罗人优波离为弟子,佛的兄弟和儿子在僧团内行次在他之下,他们都得向优波离礼拜。对一般人不肯接触的旃陀罗人,佛和弟子们平等接受他们的供养。佛曾经设法和一个不敢见他的旃陀罗人相见,并为他说法。佛对待所有不幸的人都是这样,他的弟子中有乞丐,也有妓女。有一次,佛谢绝了国王的邀请,而到一个不幸的堕落的女人那里去应供。在古代印度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和奴隶差不多。佛接受妇女为出家弟子,让她们参加僧团的事实,被认为是宗教史上一个很大的革命举动。
41.问:佛虽然对不幸的人们表示同情,但是他没有教他们向统治者进行反抗,不是吗?
答:诚然,佛没有教他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反抗统治者。佛主要教导人们断除内心的烦恼,以求解脱。同时又说现世止恶行善的因,会获得来世安乐的果,在这方面可以说,佛对现实生活问题,是抱著容忍的态度的。但是,他在思想上推倒了婆罗门的神权,宣布众生平等,说出“诸法无常”的真理,对当时的社会起了进步的作用。
42.问:当时思想界的情况怎样?
答:和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相仿佛,当时印度思想界也正处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总的说来,当时思想界有两大潮流,一个是正统的婆罗门教思想的潮流,一个是异端的反婆罗门教思想的潮流,佛教属于后者。
43.问:婆罗门教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婆罗门教是多神教而又带著一神教的色彩,崇拜各种自然的神祇,盛行祭祀祈祷以招福禳灾,而以梵(Brahmq)为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梵从口生出婆罗门,从肩部生出刹帝利,从腹部生出吠舍,从足部生出首陀罗,以此定四姓的贵 贱,这就成为种姓制度的根据。人应当服从梵天的意旨,因此应当信奉《吠陀经》,奉事婆罗门,严格遵守种姓制度。后来婆罗门教义有所发展,它把“梵”抽象起来做为宇宙的本体,或宇宙生起的最高原理;一方面又从个人观察,认为“我”是个人的主宰和本体,人的身体由“我”而生,人的活动由“我”而起,外界万物也都因“我”而存在。由此推论出“我”与“梵”本来不二,人所应当努力的就是经过修行以达到梵我一致的境地,这样才能免去轮回之苦而得到大自在。
44.问: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思想有多少派别?
答:根据佛经所说有九十六种之多,最特出的有六个教派,佛经称这些教派的创立者为六师。其中一个就是耆那教(Jainas)的始祖尼干子(Nigaztha-Nataputta),其余五人是富兰那迦叶(Purara Kasyapa)、末迦梨(Maskari-Gosaliputra)、阿耆多(Ajita-Kesakambala)、婆鸠多(Krakuda-Katyana)、散若夷(Sanjaya-Vairtiputra)。除耆那教现还存在、有典籍可考外,其余五人都没有正式记载,现在只能从反驳他们学说的其他教派典籍中看到一鳞一爪。他们有的是否认因果关系的怀疑论者;有的主张纵欲;有的主张苦行;有的认为人由四大(地、水、火、风四个元素)组合而成,死后四大分散,归于断灭,否认来世,是唯物论者。
45.问:佛教和各教派的关系怎样?
答:佛教一方面批判婆罗门教义,同时也反对非婆罗门教的各教派。但是佛教和婆罗门教以及各教派的思想都有渊源,佛教接受了他们的某些思想,而根据“缘起”和“业”的理论,予以另一种解释。如“三世因果”(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六道轮回”(随著自己善恶行为,或生天界而为天人,或生人界而为人,或为阿修罗—一种和天人差不多的好战斗的神,或为畜生,或为鬼,或堕地狱。一切众生永远升沉于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六道中,犹如车轮没有始终地转著,所以叫做轮回) 、“四大和合”(地水火风四元素)等等,并接受了关于天文地理的某些传统说法。对婆罗门教的神祇,佛教也没有否定他们的存在,只是贬抑他们的地位,当做一种众生看待,认为他们也不免轮回生死之苦。如对于梵天,认为只是天界中的天人,将来也会堕地狱。关于这些,以后还可以谈。
相关链接
更多佛教基础读物
-----------------------------------------------------------------------------------------------------------------
赵朴初居士佛学内容推荐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