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论文选 15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5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星云法师:论文选 15 佛教丛林语言规范

  一、佛门称谓  二、应对进退  三、警策格言

  四、佛语典故  五、书信礼仪  六、应用文件

  --------------------------------------------------------------------------------

  前 言

  语言是一种艺术,运用得体,则人际关系和谐,人生旅途平顺多彩;表达不当,则容易引起误会和纷争,伤人又不利己。其实,中国原为礼义之邦,在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之下,长幼有序,应对进退亦不乖舛。不过,随着时代的递变,在民主自由的浪潮下,许多人已不太会「说话」,常常率性脱口而出,其无视场合,不懂分寸,粗气鲁莽之语言表达,常令人咋舌!所以说:「纵然周知天下事,不知进退,总是愚人。」

  佛教僧团有着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中国之后,东晋‧道安大师制定了中国佛教第一部僧制,也是清规的《僧尼轨范》,到了唐代又有百丈创立《百丈清规》,于是丛林便有了在日常生活、修持、行事准则,与语言表达上,可兹依循的礼仪规范。

  中国的僧团因此走向制度化、合理化的僧伽生活。例如明定四十八单职事,各司其职,使得寺务运作组织化、系统化;又订定各种修持行仪、日用轨范等,使得僧众具足威仪,心不放逸,身不逾矩。尤其设立住持一职,领众熏修,综理寺务,丛林规模于焉建立。可惜《百丈清规》一书历经时代更迭,今已散佚。现行通用的《敕修百丈清规》,是元代江西百丈山住持德辉奉敕重新编修的。

  在融和原始戒律与现实生活而制定的清规之下,千百年来,佛门中人以典雅的丛林语言待人接物,一直维持僧团的清净与和谐。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佛教在动乱中,丛林语言几乎失传,而在台湾之新出家者更不谙此传统语言和仪礼。

  佛教里,说话是一种很实际的修行。菩萨常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法」来度众,这里的爱语即是以慈悲、柔软、正知正见的语言,让听闻者心生欢喜进而契入佛道。佛门语言的艺术,不在花言巧语,能言善道,而在句句皆显出说话者诚恳、平易、谦虚的胸怀,句句都包含对人的尊重与体贴。

  如在称谓上,一般人对出家人的称呼有「上人」、「师父」、「禅师」、「律师」……或以其职务来称呼,如「香灯师」、「知客师」、「纠察师」等,对在家人也以「大德」、「居士」、「师兄」、「师姐」等来称呼。将对方置于「大」、「师」、「上」、「父」的地位,即是推崇尊敬的表现。另外,大众相处时的一套语言,如「请长老慈悲开示」、「弟子惭愧」、「请大众原谅」、「欢迎法座光临,弟子(或学僧)在此接驾了」……,都是丛林里和合无诤的语言应对。

  为了重现佛教的丛林语言及各种行事规范,本篇论文从佛门称谓、应对进退、警策格言、佛语典故、书信礼仪、应用文件等几个面向来论述。期望这些实用的内容,能让所有僧团更加平安详和及兴隆巩固,也期待能广而运用至一般社会,如此更能裨益人际的和谐与社会的安泰。

  --------------------------------------------------------------------------------

  一、 佛门称谓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分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常代表着职务,也是修持的衡量,不但具有维系佛门纲常伦理的功用,从中更透露出无限的佛法妙谛。

  一般人以为,出了家就是「和尚」,其实和尚者,要在六和僧团中确实奉行六和敬,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始得成就。一个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称「住持」、「方丈」;和尚退位后,法弟继任住持者,其被称为「退居和尚」,弟子、法子继任者,则被称为「退居老和尚」。

  和尚是梵语,译为中文乃「亲教师」之义。传授三坛大戒时,须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阇黎」、「教授阿阇黎」等三师及七尊证登坛证盟,以及「开堂和尚」、「引礼法师」等人共成佛事。阿阇黎意即「轨范师」,可以轨范我们身心,导人正道者,故又称「导师」。

  出家者,除了受戒师父之外,还有依止师父、剃度师父。「师父」在丛林中也是职务的通称,例如知客师父、纠察师父、当家师父等,甚至现代信徒通称所有出家众为师父或法师。

  「法师」者,「以法为师,以法师人」之谓。在大乘八宗之中,研读修习律藏有成者,称「律师」,例如:道宣律师、僧佑律师等;研究论藏或造论以阐扬佛法者,称「论师」,例如世亲论师、龙树论师、无著论师等;专门修习坐禅者,称「禅师」,如大鉴惠能禅师、马祖道一禅师、临济义玄禅师等。开创一宗一派之人,称「开祖」;传承其教法之人,称「列祖」;开山建寺,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称「开山」,一般称「开山大师」。

  「大师」者,在社会上极为通用,凡专家、杰出者即可称之。例如张大千大师、黄君璧大师。大陆上比丘尼也称为大师,大师有「菩萨」之义,菩萨又称「大士」,例如观音大士、普贤大士、文殊大士等。佛教中,大士易称,法师难为;只要发心,即可称「大士」。过去大陆丛林,凡监院、堂主以上即称大士。

  憨山大师、太虚大师、慈航菩萨都曾言:「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菩萨依悟解浅深也有不同的阶位,他们从初发菩提心开始,累积修行的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历经五十二位(亦有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七位之说),无论是十信位、十住位……或十地位,纵有阶位不同,但都是菩萨。如同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程度虽有差距但都是学生。

  在家居士也可以称「上人」,例如《维摩经》中文殊菩萨称维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之人、大人物之意。因此,不管僧俗,对于师长或德学兼备者,均可尊称「上人」,或称「大德」、「仁者」、「长者」;唯「长老」仅限于戒德具尊的出家众始得称之,如长老舍利弗、长老目犍连,及其他十大弟子、十八罗汉、佛陀说法时常随的千二百五十人等,皆可称为「长老」。出家受戒十年以下称「下座」,十年以上称「中座」,二十年以上称「上座」。上座者,即可称为「长老」。

  在印度佛教律仪中,男众比丘称「大德僧」;女众比丘尼称「大姐僧」。中国于历代各朝中均有帝王加封德学兼备,可为一国师表的高僧为「国师」,含有一国民众之师、帝王之师等意,如玉琳国师、悟达国师等。在寺院中,全心为佛教奉献而未婚的在家女众,称为「师姑」;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称为「净人」,或称「道人」、「教士」。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居士」、「师兄」、「师姐」;出家众亦可互称「师兄」,或称「道兄」、「戒兄」、「学兄」、「法兄」等。对别人称呼自己的师父为「家师」,尊称他人之师为「令师」,自己则谦称「学僧」、「学人」、「末学」,或「弟子」等。

  此外,与称谓有关的佛教名相,如:僧伽、僧侣、僧俗、僧信、缁素、同参、善知识、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弘讲师、弘教师、檀讲师、檀教师、檀那、施主、功德主等。称谓也是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丛林四十八单职事中,其职称非「主」即「头」,例如管理藏经者称「藏主」,管理寺地田产者称「庄主」,管理库房者称「库头」,负责煮饭者为「饭头」,负责烧水的是「水头」,负责田园种菜者称「菜头」,管理园圃的称「园头」,甚至连打扫厕所也称「净头」,可见佛教对僧众人格的尊重。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如法合宜的称呼,其实也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课。

  --------------------------------------------------------------------------------

  二、 应对进退

  僧团组织庞大,为了让僧人能身心检束及方便管理,而制定了严密的仪轨制度。继《僧尼轨范》、《百丈清规》、《敕修百丈清规》之后,历朝也有其他清规,如中峰明本禅师的《幻住庵清规》、明代道盛禅师的《寿昌清规》,近代则有《金山江天禅寺规约》、《高旻寺规约》、《佛光山禅堂规约》等。这些规约虽视各寺院实际运作而略有差别,但大体上,皆遵循古制,依《百丈清规》为范本而制订。

  清规是僧团健全的圭臬,也是僧众言谈举止、日常修行的规范,限于篇幅,仅列举数则一般常用的仪制和语言,供读者参考。

  (一)挂单

  过去佛门僧人为了求法悟道,会四处参访,寻师问道。这些云水僧(也称行脚僧)大都以寺院作为参禅寻师之地。如同现在的学校有招生、考试、入学之程序,僧侣也有入寺离寺及住宿参学的「挂单」规矩。

  「挂单」要有单,「单」即指衣单(枕头、棉被、三衣、钵具、头陀十八物等),旧时称为「挂搭」或「挂锡」,搭,指衣钵;锡,指锡杖。依挂单规矩,云水僧到某寺院暂住时,须将其随身携带的锡杖挂在墙壁上,在《祖庭事苑》卷八里说:

  西域比丘,行必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今僧所止住处,故云挂锡。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后来寺院中的「挂单」已无挂衣钵、挂锡杖的形式,而是指到寺院暂住之意。

  《百丈清规》里写道:「禀辞师长,慕有道尊宿处,依栖求挂搭。」意思是要出去云游参访,首先须向自己的寺院提出申请,师长同意后方可外出云游。到了欲挂单的寺院,须先拜访知客,然后到堂司(维那)那儿挂单,等维那把禅堂座位单送来,审定后,再请侍者报告请示住持,经同意后才能前往方丈室拜谒住持。不过,一般丛林人众往来频繁,大都到寮元(上客堂的堂主,掌管僧众挂单事物)审单后,即完成挂单程序。

  在挂单过程中,也有一套问话的语言。如当知客把参访者迎入屋内时,熟悉丛林规矩礼仪者即说:

  「即日恭惟知宾、尊长、禅师,尊候起居多福。久钦道誉,获奉瞻际,下情不胜感激之至。」

  知客则回答:「山门多幸,特荷远临,无任欢迎。」

  想礼拜住持,可跟侍者说:「某等特来礼拜和尚,敢劳侍者通覆。」展具礼拜和尚时言:「某等久闻道风,此日拜见尊颜,下情不胜喜跃之至。」或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久闻道风,特来依附,伏望慈悲收录。」然后触礼一拜言:「谢和尚赐搭。」

  如此典雅有礼貌的丛林语言,假使运用得当,相信一来一往中,双方定是舒坦愉快的。

  另外,如果是想挂单几天,就说:「打扰常住。」想留下来参学,则云:「亲近常住。」挂单后,要依寺院的规矩安单。过去受戒者,都要学习挂单,现将传统挂单的程序说明如下:

  1.先至客堂挂单,人往东边凳子坐,衣单放在西单门口外。

  2.等候茶房或侍者来问话,办资料,之后通知知客师。

  3.知客师穿著大袍由房间出来,到门口看一看可有衣单,随后即走回门内东单椅子处,此时学人要机警起身,向上言:「顶礼知客师父!」知客师答:「问讯!」参学僧即问讯,知客师坐下,参学僧也随之坐下。

  4.知客师问话:「从何来?」「上下何名?」「来作什么?」此时不可以答上○下○,要直称自己名○○。若是要长期留下,即言:「亲近常住学习。」若为短期数日,即言:「打扰常住挂单。」

  5.知客师检阅戒牒。(有报纸二倍大,有一定折法,不可以折错。)

  6.送单时须言:「礼谢知客师父。」

  由茶房、侍者带至云水堂或上客堂,知客师会在此请挂单者先礼佛三拜,并说:「顶礼寮元师父。」然后,寮元师喊:「礼送知客师父回寮。」此时学人要向前二、三步送至门槛,目送知客师,直至不见身影才转头,再听寮元师父的吩咐,交待事项及日课行程。

  7.若是亲近常住者,寮元会将其详细的资料送至常住,由常住为其安排;通常是送至禅堂当清众学规矩。表现优秀者,往往半年后即由清众升做悦众,渐渐成为纲领职事,若是一般领行单者,就不一定要经禅堂训练。

  在丛林里,单也表「人」,除了挂单是指到寺院投宿之外,若已额满不接受云水僧挂单,称为「止单」。自己左右两邻的单位,称「邻单」。辞别寺院而他去,称「起单」或「抽单」。僧众挂单后,日久知其行履确可共住者,即送入禅堂,称「安单」。拜访他人的住处,称「看单」。若犯戒被摈出门,称「迁单」。偷偷地离开常住,称「溜单」。提供僧众住宿额满,称「满单」。无限制接引僧众投宿,称「海单」。安排僧众住宿,称「送单」或「进单」。

  (二)请职圆职

  丛林的任期制度,对于人才的养成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每年一到「期头期尾」(丛林职事的调职分期头、期尾。期头指农历七月十六日,属于大调动;期尾指农历正月十六日,属于小调动)职务调动时,凡任期圆满者,必须分别向大和尚或客堂请辞,经过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开会安排后,完成「请职圆职」的新任命。

  圆职即指任期圆满了要请职或再任一期;请职则是于期头、期尾时的人事调动,因任期圆满,要向住持辞职。圆职有二义:1.职务圆满到期(任期之内做完,圆满要辞职)。2.圆满到期,可以请调,但获常住欣赏肯定,要其再续职留任,也称为圆职。

  古代丛林,凡组织系统严谨的寺院,其人事制度有所谓「四十八单」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二种;序职有职无权,列职则有职有权。序职,代表的是道德、学问、阶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长于道德修行者担任,虽然有名、有职,但无实权,譬如军队的上将、上校等;列职,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职务,譬如团长、总司令等,握有实权。

  职务调动时,任期圆满的序职者须向方丈和尚请辞,列职者则向客堂请辞。因此过去丛林中,每当元月初八、七月初八,由知客师在斋堂禀告宣布:「各位老参上座,各位职事师父,学人有话打诸位的闲岔,今天有三件事情宣布:第一,今天是正月初八,依祖规,所有全寺人等,任期即将届满,应该依祖训向住持请辞。……」请辞后,于初九、初十,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召开会议,详分序、列职者,经长老通过,送至客堂,客堂则挂牌昭告全寺。

  在牌尚未挂出之前,即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日,大和尚先请圆职者吃饭,委任其下一期继续原有的职务,亦即不调动。未圆职者,经大和尚协调安排新职务后,大和尚也会择期请新任职务者聚餐。在此期间,约十五或十六日,客堂张贴挂牌:「奉和尚命,请○○法师为堂主兼副寺;请○○法师充任某职事……」,挂牌以后,当天交接,次日上任。这就叫做「请职圆职」。

  依传统规矩,新任知事(掌管僧众杂事、庶务之职务)须一起至住持面前展具,礼拜说道:「某等乍入丛林,诸事生疏,过蒙提拔,下情不胜恐惧之至。」事后,堂司行者(维那之下,掌诸杂务之役僧)也会高声呼:「大众礼贺新知事。」大众触礼一拜之后,又呼道:「新知事礼谢大众。」

  出家为僧,大多抱持为法而来的心态,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只求尽心尽力奉献常住,因此,职务或上或下的调动,都能以平常心视之,而在和平的请职圆职仪式中庄重完成。

  (三)普茶

  丛林里逢春节期间,或特定法会活动之后,住持和尚为慰劳住众的辛劳,会举行「普茶」仪式(如今日之茶会),请大众喝茶、吃点心。各寺院普茶的时间、地点、形式稍有差异。在《金山规约》里写道:

  维那临上殿时,预命一位悦众师在堂内照应,摆和尚桌子、座位、桌盒茶等,以及香花灯炭。大众师的普茶,皆须预备装好。普佛下殿时,维那在殿云:「外寮诸师,请至禅堂吃普茶。」回堂候外寮师到齐,维那预先请班首知客和僧值陪候和尚。悦众鸣引磬,迎请和尚进堂,问讯至座。维那云:「大众师顶礼和尚。」尚云:「不为礼。」办事人散茶点。待至吃毕,维那招呼:「大众师送和尚回方丈。」尚云:「免礼。」维那又云:「外寮师将手巾取出来,吃不了的点心带回去慢慢吃。」

  除了普茶,尚有住持为大众说法的「普说」;请全寺大众齐心协力、共同劳动的「普请」(今俗称「出坡」);上供的「普供」,斋后的「普回向」;用于消灾、作寿、喜庆的延生普佛;用于往生、超荐、冥寿的荐亡普佛,「普佛」是对三世一切诸佛普遍恭敬、普遍礼请、普遍结缘。佛门的「普」字有普遍、平等之意,如果人人皆能具有普遍的慈悲、忍耐、思想、行为,则无论自我修持或度众弘法,皆似真如自性,能横遍十方,竖穷三际,遍满虚空法界了。

  (四)巡寮

  在古代丛林,巡寮是指住持巡视山内诸寮,以谘问老病,点检寮房的缺失等。其缘起是:佛陀在世时尝以五事而五日一次巡视僧房:1.挂念弟子着于有为事;2.挂念弟子着于俗论;3.挂念弟子着于睡眠;4.为探问病僧;5.令年少比丘见到佛陀的威仪庠序,心生欢喜。

  后来中国丛林为恪遵佛制,也立下巡寮制度。巡寮有「巡山」之意,即是到方丈室、客堂、库房、大寮等各单位巡视,藉此认识环境及人事物等。过去丛林巡寮,也相当于拜访各寺众,让大众知道寺中住有此人。巡寮有二:公众巡寮,即各单位的巡示告众;私人巡寮,即新戒比丘、比丘尼,至其师父及诸长老处销假、顶礼。

  (五)升座说法

  丛林中,大和尚晋山就职,或逢节日庆典,乃至平日对大众说法,都称为升座。依传统说法,升座和上堂同义,在《敕修百丈清规‧上堂》里提到,凡是初一、十五,必须举行上堂仪式。侍者于前一天晚上会向住持禀告:「来晨祝圣,上堂。」升座前,两序执事领着僧众,依序到住持座前向他问讯,然后分两列整齐站立。侍者再请住持离座,升上法座,拈香祝祷之后,坐下来为大众说法。

  百丈禅师说:「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所以按照传统闻法的规矩,听法者须站着听法,以示对法的尊崇。针对此点,《祖庭事苑》卷八「上堂」里则说明,由于禅门「不立文字,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接学者俾于一言之下顿证无生,所聚之众非久而暂,故不待坐而立也。」

  (六)三坛大戒

  三坛大戒是中国佛教特有的授戒仪式,也是寺院重要行事之一。佛教传入中国时并无传戒仪式,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昙摩迦罗于白马寺译出《僧祇律戒本》后,中国才开始依律传戒。

  根据中国佛教的习惯,出家者必须受足三坛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的僧格。初坛授沙弥(尼)戒前之请戒忏悔仪,有净堂集众法、通启二师法、请戒开导法、验衣钵法、露罪忏悔法、呈罪称量法等。二坛授比丘(尼)戒前之请戒忏悔仪,有明习仪法、请戒开导法、通白二师法、教衣钵法、审戒忏悔法等。三坛授菩萨戒前之请戒忏悔仪,有通白二师法、请戒开导法、开示苦行法等。

  初坛传戒仪式,于法堂或其他适当场所举行。受戒之时鸣钟集众,待新戒齐集法堂,戒师问道:「僧集否?」引礼师答:「已集。」再问:「和合否?」答曰:「和合。」戒师接着问:「僧今和合,何所作为?」引礼回答:「为行者剃头受戒。」戒师于是说:「可尔。」

  然后,由引礼师带班首前往引请三师和尚。新戒请师开示,传戒和尚即开导受十戒意义,并行三归羯磨;次为说沙弥十戒戒相(沙弥尼亦同)。一一问道:「尽形寿能持否?」大众答:「依教奉行。」初坛仪式完成。

  二坛传戒仪式,于戒坛举行,即为比丘、比丘尼授具足戒。受戒时鸣钟集新戒于法堂,迎请戒师入戒坛。十师和尚(三师七证)入坛拈香礼佛后,登坛就座。传戒和尚依律命羯磨师作单白羯磨,接着差教授师下坛与诸沙弥说衣钵名相,并次第询问十三重难及十六轻遮,以决定是否允许加入僧团;此为戒律程序上之预审,坛上正式受戒时,再据此一一重问一次。问毕,传戒和尚即开导明授戒体法。次依白四羯磨(三读表决法)仪式,为诸沙弥(尼)授比丘(尼)戒。受了具足戒,传戒和尚会再举四重禁戒,警示任犯一禁即失去比丘(尼)资格。

  三坛传戒仪式,一般多就佛殿举行,若新戒多,于丹墀中举行亦可。正中敷一高座,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位,左上高座供奉尊证师十方诸佛、羯磨师文殊菩萨、教授师弥勒菩萨及十方诸菩萨位。右上高座候所请菩萨戒法师。受戒时鸣钟集新戒于佛殿,请师入坛仪式与二坛大致相同。一般于受菩萨戒之前,和尚为已受比丘、比丘尼戒者开示后,即为每人燃香于顶,或三炷,或九炷,或十二炷,称为烧香疤。其后,菩萨戒师为众开导三聚净戒(即菩萨戒法):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次起座拈香,二阿阇黎同音作梵。之后,受戒者奉请释迦如来为得戒和尚,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十方一切如来为尊证。继之教大众忏悔三世罪业及发十四大愿。最后依《梵网经》宣说菩萨十重四十八轻(若授在家菩萨,则为六重二十八轻)戒相,授受问答之方式与授比丘戒略同。仪式后,戒师作礼下座,新戒归堂,三坛结束。戒期完毕,由传戒寺院发给戒牒及同戒录。

  在三坛大戒中,从请戒、忏摩到正授,受戒者、引礼师及三师和尚,于每一阶段仪礼进行的对白语言,都极为庄重、文雅和得体。如受戒者一开始礼拜引礼师,请引礼师带领求受戒法时,沙弥首代表言:

  「我某甲等,今者发心,志求净戒。但尘情久蔽,趋向无由。惟愿诸引礼师,不倦为人,曲垂导引。」

  向和尚请戒时,引礼师言:「所有乞戒言词,汝当自白。」

  沙弥首即云:

  「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道难遇,戒法难逢。我某甲等,幸逢大和尚,树光明幢,张净梵网。接引凡流,摄归僧宝。愿赐我某甲等,具足大戒,如律行持,成道利生,用报恩德。」

  再如和尚开示:

  「诸沙弥、沙弥尼,汝等既发胜心,……各须谛听,夫采如意珠而入海,……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汝等能依教奉行否?」

  大众答:「依教奉行。」和尚云:「既能依教奉行,……如我所语,即当奉行。」

  整个传戒过程,从一开始的「迎请三师和尚」,到最后「恭送三师和尚回寮」,即是在如此庄严肃穆的佛事仪轨中,让受戒者领得清净戒体。

  (七)殿堂呼班

  于某些时节或场合,须有住持、维那或纠察呼班,让大众如法的行礼。如:

  1.农历除夕辞岁

  大众于「延生普佛」结束,三拜、起具、问讯、分班(对面站)。

  ‧住持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

  (2)向开山大师(或师父上人)辞岁,问讯、展具(一字具即可),顶礼三拜(大众一拜,起具、问讯)。

  注:若师父在场,最后须呼:恭送师父上人。

  ‧维那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

  (2)向住持和尚(若住持是比丘尼,呼住持即可)辞岁,问讯、展具(一字具即可),顶礼三拜(若住持说一拜或问讯,大众答阿弥陀佛),起具、问讯。

  (3)恭送和尚(住持)。

  2.农历正月初一拜年

  众早课结束,礼佛三拜,起具、问讯、分班(对面站)。

  ‧住持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

  (2)向开山大师(或师父上人)拜年,问讯、展具(一字具即可),顶礼三拜(大众一拜,起具、问讯)。

  ‧维那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

  (2)向住持和尚拜年(若住持是比丘尼,呼住持即可),问讯、展具(住持说不展具,大众一字具即可),顶礼三拜(若住持说一拜,大众答阿弥陀佛),起具、问讯、分班。

  (3)大众互相拜年,一起向上排班,问讯、展具(一字具即可)。

  普礼三拜(须互相拜三拜),起具、问讯、分班。

  3.迎送大德

  ‧接驾

  大众集于大殿,礼佛三拜后,对面站。大德进入大殿,维那呼:大众一起向上排班,为○○大和尚(或○○大法师)接驾,顶礼三拜。(大德通常言:一拜或问讯。)

  ‧送驾

  大众集于大殿,礼佛三拜后,对面站。大德进入大殿,维那呼:大众一起向上排班,为○○大和尚(或○○大和尚)送驾,顶礼三拜。(大德通常言:一拜或问讯。)

  4.寺院参访

  ‧销假

  (1)由东单班首负责司引磬。

  (2)大众进入殿堂,东西单排好班(对面站)。

  (3)恭请住持到殿内。

  纠察(或代表者)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

  (2)向某某道场(讲堂、禅净中心……)住持及常住大众礼座,顶礼三拜(若住持说一拜,大众答阿弥陀佛),问讯。

  (3)恭请住持○○法师开示(大众对面站或向佛像皆可)。

  (4)礼谢住持慈悲开示,顶礼三拜(一拜或问讯),分班(对面站)。

  ‧告假

  纠察(或代表者)呼:

  (1)大众一起向上排班,礼佛三拜。

  (2)向住持及常住大众告假,顶礼三拜(一拜,问讯)。

  (3)恭请住持○○法师开示(大众对面站或向佛像皆可)。

  (4)礼谢住持慈悲开示,顶礼三拜(一拜或问讯),问讯,分班(对面站)。

  注:若住持没有要开示,大众告假完毕,即可离开。

  (八)日常修行

  修行不只是诵经、拜佛、念佛、禅坐,如惠能大师所言:「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念头都清净、慈悲,即离佛道不远。《毗尼日用》里,对修行者从清晨起床到夜晚临睡的每一时刻、每一动作,如何让自己保持正念,并发广大菩提心,皆有简洁明确的语言记载。现摘选数则,作为修心养性之提携。

  修行者不能懒惰放逸,贪睡晏起,一早醒来,心中即念:「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寺院晨昏鸣钟,叩钟者鸣钟前须于钟前至诚合掌,诵道:「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听闻钟声者则念:「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衣物蔽体,使我们免同禽兽之伦,菩提善根护念佛性亦如是,因此穿衣服时应念道:「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

  虫蚁虽小亦是生命,行走地上,难免无意中踩伤它们。可于心中默念:「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

  上净房时须三弹指,一则让里面的人知道,二则恐有啖秽之鬼,请他避开。排除秽物才能常保身体健康,心中的污秽呢?因此临厕时念道:「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瞋痴,蠲除罪法。」

  洗手时则念:「以水盥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

  洗脸时:「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吃饭时:「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刷牙时:「嚼杨枝时,当愿众生,其心调净,噬诸烦恼。」

  漱口时:「漱口连心净,吻水百花香,三业恒清净,同佛往西方。」

  临睡前先面西观佛、念佛,再念道:「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

  还有,寺院过堂吃饭时,饭前唱「供养偈」,以至诚之心将眼前食物先奉诸佛菩萨,接着维那唱「僧跋」:「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大众闻磬声,各正念。」提醒大众一心受食,大众答「阿弥陀佛」,表示依教奉行。

  如有斋主设斋供众,于唱「供养偈」时,由知客师带领斋主至斋堂,先至佛前礼佛三拜,跪下来,俟「供养偈」结束,知客师随即唱道:「今有本寺护法信徒○○……,谨设上堂大斋一堂供众。」唱完,大众答「阿弥陀佛」,斋主起身三拜,然后归位一起用餐。

  饭前须作「五观想」:「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每餐前都能作此五观想,抱持着感恩心、惭愧心、欢喜心、平等心、精进心来受食,即是一大修行。开始用餐时须先吃三口饭,并一一默念:「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饭后唱「结斋偈」,将此顿饭的功德回向给布施者,祈愿他们幸福安乐。

  中国丛林里,方丈和尚在斋堂向大众宣说表白,称为「表堂」。现亦指纠察于斋堂、佛堂为某事宣过,其表堂语言如:「长老慈悲,大众注意,学人表堂一件事,今天午斋,行堂叫香延误三分钟(或打破碗……),饭后自行至大殿跪香(或忏悔)半小时」等等。

  过堂用餐蕴含实际深远的修行,所以佛光山也遵循古制,僧俗二众,三餐都是在云居楼一起过堂用餐。

  由上可知,佛门里无论搬柴、运水、穿衣、吃饭、睡觉,无非修行,也皆可以修行!

  (九)婚丧喜庆

  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密切,举凡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生子、开展事业,乃至老死等「婚丧喜庆」,佛教都有一套完整的仪式与做法。

  在家庭生活方面,关于子女的婚嫁,《长阿含经》中佛陀教导父母应该「为子求善婚娶」。至于婚礼仪式,佛教主张到寺院举行佛化婚礼,不但简单隆重,尤其在佛前由高僧大德福证并宣誓,彼此有了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信念,在人生旅途上必能更加信守承诺,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以佛法为慈航,携手建立健全的佛化家庭。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之历程,对于临命终者的临终关怀,家属应保持冷静,不宜哀嚎大哭,令其不舍;可延请法师、莲友劝说往生净土,并安置佛像引导念佛,家属及亲友可轮班助念,二六时中,佛号不断。亲人往生后,依佛教仪式入殓、火化、安位,骨灰安放在寺院,并于寺院举行随堂超荐,一切以简单隆重为主。

  一般喜庆如乔迁、新居落成、开工破土、开张、开市、佛像安座、开光,乃至新车启用等,也可请法师举行洒净仪式,至诚诵念大悲咒,以杨枝净水荡涤坛场,以期消灾增福。若逢长辈生日,或先亡忌日,则举行「普佛」佛事。

  丛林里对于喜丧多以平常心视之,但礼数不可废,遇到重要、特殊的场合,如何应对是相当重要的。如前往恭贺新受命的住持时可言:「法门多幸,伏审荣迁,欢动丛林,下情不胜喜跃之至。」

  对于处理住持后事的仪规和语言,《敕修百丈清规》也有详细的记载。如住持和尚一圆寂,侍者就令头单知客到僧堂通报僧众,鸣椎一下说:「堂头和尚传语大众,风火相逼,不及面达。」

  为和尚诵经后,应回向:「上来诵经功德,奉为某寺某号大和尚增崇品位,十方三世一切佛。」

  友寺住持圆寂,前往慰问时,可说:「常住多迁,令师和尚圆寂,众徒失去领导,不胜哀感……。」

  总之,佛教对婚丧喜庆的原则是:不慕虚荣、不可执着、不要铺张、不能迷信。

  (十)其他

  ‧请住持、师长用餐或吃点心:「来晨就云堂,聊具菲供(或聊备蔬饭),伏望慈悲,恭请降临。」住持或师长莅临后,对其言:「此日薄礼供养。特辱垂光,下情不胜感激之至。」

  ‧彼此见面时的问候,晚辈问候尊长:「不审上人,少病少恼否?起居轻安不?」长辈慰问晚辈则说:「不审四大调和否?饮食如意否?衣单日用俱全否?」

  ‧见面要分手时说:「请自珍重。」即「善加保重,请加自爱」之意。

  ‧接受他人指示,并以之为标准,可说:「某某当依教奉行。」

  ‧接受他人的差遣使役,表示感谢提携,则言:「多承差拨,无任荣幸。」

  其他如:「弟子诸事生疏,祈望长老赐教」;「后学初参,请长老多多指导」;「欢迎法座光临,学人在此接驾了」;「承蒙长老提拔,给予后学见习机会」……。

  平常多多学习使用无诤的语言,如和长老见面,恐怕打扰,可言:「请长老原谅。」事情禀告后言:「刚才冒渎上陈,学人惶恐不已。」和大众讲话,开头先言:「大众慈悲,学人饶舌。」询问对方法号、住处:「请问上下」、「请问常住」、「请问贵宝剎」。受人称赞:「不敢」、「不敢当」。关心对方用餐:「用过药石否」、「用过早斋否」。有事禀报:「打扰清修,有几句话上陈报告」。客人他去,送至门口言:「恭请慢行,恕不送驾」……。

  赞美别人:「您好庄严」、「您好发心」、「您护法护教」、「您具有正知正见」、「您懂得分寸」、「您从善如流」、「您有宗教情操」、「您真明理」、「您真亲切」、「您好慈悲」、「您是一位善知识」、「您给人方便」、「您大公无私」、「您广结善缘」、「您有承担力」、「您淡泊名利」、「您真精进」、「您谨守本份」、「您德高望重」、「您有条有理」、「您见多识广」、「您通达古今」、「您很灵巧」……。

  若责备人,也须婉转让人堪受,如长老开导学僧:「你不知惭愧」、「你不知苦恼」、「你太过老皮参」、「不可以哩拉腔」、「不可做拖拉鬼」、「不可做非人」……。如果同辈之间有冲突,要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见,可说:「大德才学广博,学人不敢亲近!」「你如此言行,令人望而生畏!」「请多自重,我等各行其事!」「你千言万语,可惜学人不堪领受!」「你的开导责备,学人当知反省。」「从今而后,聊祝你一切顺利,就此告辞!」

  还有,当别人问到自己的职务时,当香灯的往往谦虚答道:「我是照顾蒲团的。」斋堂纠察自谦:「照顾碗筷的。」当家也会自谦:「在某某寺院打杂。」甚至长老、堂主、首座也自言:「挂名堂主,尸位素餐,虚渡时光。」

  以上皆是丛林语言。如果人人能以真诚的心,常常面带微笑,态度谦和有礼,口中所言尽是尊重他人、谦虚柔软的语言,相信任何团体都会相安无事的。

  再如社会一般生活中,客人来了:「欢迎、欢迎!」客人走了:「请再光临!」请吃饭:「承蒙赏光。」请人喝茶:「请到舍下用茶。」初次见面:「久仰大名,幸会幸会。」「请多指教。」习惯运用这些客气、尊重的话语,人际之间也必然会泯去许多无谓的计较,必然会消除许多烦人的纠葛。

  --------------------------------------------------------------------------------

  三、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中国大陆的四大名山、四大丛林、四大禅林,乃至八大宗派都各有其根本道场。在这些丛林道场中,不但年龄有老少、学历有高低、年资有深浅,甚至有智愚贤不肖等。平日所居住的人数总在百人至千人以上,在求道参学的生活中,流传了一些丛林术语,这些术语能作为警策的格言,也能让我们了解丛林参学的情形。兹列举数条如下:

  (一) 要受华山戒,扁担绳子随身带;打了上堂斋,吃的臭咸菜;

  出了灯油钱,蹲在黑地拜;要受华山戒,必须要忍耐。

  过去,宝华山是全国传戒道场,出家僧众有三分之二皆受宝华山戒,每年传戒两次,每三年传一千二百人的罗汉戒期。由这首打油诗,不难看出戒子在丛林中求受戒法的发心。

  (二) 金山腿子高旻香,常州天宁好供养,

  焦山包子盖三江,上海海会哩拉腔。

  金山寺即指江天寺,与高旻寺、天宁寺同为临济三大丛林。在金山寺禅坐要有一双柔软耐久的腿子;高旻寺坐香时间最长;天宁寺供养最丰富;晚香禅坐的点心,以焦山的大包子最有名;海会寺的规矩最为散漫。

  虽仅是短短几句话,却道破各道场的宗风,可作为学僧们参学的参考。

  (三)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

  学道者所拥有的衣物,加起来只不过二斤半重;洗脸所使用的水,刚好可以弄湿两次脸,可谓极尽简朴。吃饭前要合掌念诵四句偈,并且食存五观,表示修道者是为办道修业才接受供养,这是受食的态度及修持。

  不过,以现代人的生活,「衣单两斤半」已是不可能,因此我自编一首供参考:「衣单十公斤,褂裤各一套,洗脸两把半,毛巾只一条,鞋袜各一双,杨枝是牙刷,碱粉一小包。行李越是少,众人烦恼越易了。」

  (四)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

  以无情对有情,以无理对有理的教育手段,不外是用「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方式来接引学僧。故在丛林无是非的前提下,必须承受三扁担、扁担三的洗炼。

  (五)把眼睛收起来!

  在丛林求学时,纠察老师对学生们好奇的东张西望,总会喝斥着「把眼睛收起来!」提醒大家不要被外面的色尘迷惑,须专注于内心的用功。

  (六)生姜长在树上,皂角生在地下。

  生姜是长在地上的,皂角是生在树上的。反过来讲,是强调初参对和尚的开示应全盘无条件的接受、实践,因为初参者尚未具有「疑」的条件,凡事先从「信服」做起,待成气候,自是「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七) 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食物还没有供佛之前就先偷尝,会挨三记铁棒;私自煮东西吃,要打九铜锤;说明丛林生活的严格。平时吃饭须做五种观想,能如此,即使是钢铁也能消化;反之,滴水也难消受。

  (八) 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

  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

  每一顿饭,都是经过农夫耕作、工人制造、商人贩卖,同时还要结合水份、土壤、阳光、空气等宇宙间所有的因缘、力量,才能成为饭菜让我们充饥填饱,吃饭时,怎能不感恩忏悔呢?「祸从口出」,平时说话须谨言、莫论他非,以免引来纷争,懊悔不及。

  (九)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一粒米是积集许多因缘所成,其功德大如须弥山,除了要惜福,更要精进于道业,否则信施难消,来生恐将作牛作马来偿还。

  (十)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

  禅堂中修行的规矩、法则,都靠维那领导,故言大众慧命所系;维那必须好好维护,倘若执行不力,就是维那的过错了。

  (十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

  这句话大都书写在禅门的钟板上,时时警惕参禅者要珍惜光阴,精进办道。

  (十二)堂口之内,只准两张半口。

  「两张半口」在佛殿、斋堂、禅堂等堂口,各有所指。在佛殿中,大和尚、纠察师各一张口,香灯殿主约半张口,意即小声说话。斋堂里,大和尚、纠察师各一张口,行堂师半张口,意即行堂若为公务所需,发言要轻声,并且只能简短一、二句。禅堂里,主七和尚、维那师各一张口,悦众师则半张口,意即禅堂中除了和尚、维那开示所需,悦众师说话也应小声,不可干扰他人。

  丛林殿堂是非常庄严静穆的,不能有闲言杂话,除了「两张半口」外,其余皆不可随意发言,如此,不但彰显丛林纲纪,断绝是非,同时也清净僧团,成就道业。

  (十三)五堂功课,钟板齐全。海单集众,道风远播。

  五堂功课不缺,钟板齐全的道场,始称「丛林」,也才能让求道者钦慕参学。

  另外,描述威仪举止的,如:

  ‧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

  ‧照面铛子,平口引磬,合掌木鱼,平胸铪子。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回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作比丘。(四威仪偈)

  ‧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鼻子只做探子郎;

  牙齿不露白,嘴边不可显锋芒;

  手端庄,脚要长,人的身体就是好道场。

  警众令修行者精进不放逸的,如:

  ‧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库房。

  ‧放开肚皮吃素菜,立定脚跟做好人。

  ‧不破参,不闭关;不开悟,不住山。

  ‧宁在蒲团静坐死,不作人间应付僧。

  ‧大死一番。

  ‧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

  ‧要做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宁叫老僧堕地狱,不拿佛法当人情。

  ‧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

  ‧打沙弥,跪比丘,火烧菩萨头。

  ‧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

  --------------------------------------------------------------------------------

  四、佛语典故

  俗话说:「世间好语佛说尽。」佛教不仅义理幽微深奥,佛经中的用字遣词更是优美动人。根据统计,佛教传入中国后,共为中国增添了三万五千多个新词汇,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内涵,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许多用语也都是从佛教的语言名相演变而来。如:

  三生有幸 引用自前身为圆泽和尚的牧童见到李源时所唱的偈子:「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用来比喻难得的好运气。

  天花乱坠 出自《心地观经》:「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遍虚空。」根据诸经记载,佛陀说法时,总是感动诸天以香花来供养,因此原意是指说法生动,有声有色,后人转指言谈虚妄,不切实际。

  十恶不赦 十恶指身、口、意所造的十种恶业,身恶业有杀、盗、邪淫;口恶业有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意恶业有贪、瞋、痴。造此十恶业,当堕三涂恶道的苦报,罪业极重。中国古代刑法也有谋反、不孝、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故有十恶不赦之说,表示罪大恶极,不可宽恕。

  水到渠成 《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记载,有僧问仰山南塔光涌禅师:「文殊是七佛师,文殊有师否?」禅师答:「遇缘即有。」又问:「如何是文殊师?」光涌禅师竖拂子示之。……僧又问:「如何是妙用一句?」禅师回答:「水到渠成。」比喻因缘成熟,事情自能成功。

  作茧自缚 语出《妙法圣念处经》:「业果善不善,所作受决定,自作自缠缚,如蚕等无异。」后以作茧自缚比喻自己处事不慎,反陷自己于困境。

  辩才无碍 语出《华严经》:「若能知法永不灭,则得辩才无障碍。」辩才无碍原指佛菩萨说法能义理贯通,言辞畅达,方便善巧,毫无滞碍,后引申为能言善辩。

  味同嚼蜡 语出《楞严经》卷四,佛陀自称:「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原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今人转用来比喻文章或说话内容枯燥乏味,了无情趣。

  盲人摸象 此语出自《涅槃经》卷三十,有一国王让几位盲人用手摸象,然后问他们象的长相。「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莱茯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其触尾者言象如绳……。」今用来比喻见识狭隘,对事情只有片面了解,不能明了全体。

  空中楼阁 出自《百喻经》,佛陀引用富翁建屋,要求工匠舍弃地下二层,只要最上面第三层的譬喻,来告诫弟子们修行并非一蹴可几,应先打好厚实的基础,今人则以此来形容虚幻的事情或构想。

  顽石点头 全句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佛祖统纪》卷三十六里记载,东晋末年道生法师于苏州虎丘山聚石为徒,说到阐提亦可成佛时,群石皆点头赞同,今人以此语比喻感化力量之深。

  灰头土脸 原为「灰头土面」,出自《碧岩录》第四十三则:「曹洞下有出世不出世,有垂手不垂手。若不出世,目视云霄;若出世,便灰头土面。目视云霄,即是万仞峰头;灰头土面,即是垂手边事。有时灰头土面,即在万仞峰头;有时万仞峰头,即是灰头土面。其实入廛垂手与孤峰独立一般,归源了性与差别智无异……。」禅宗提倡「随缘任运」、「无修为修」,生活处处是佛法。灰头土面也含有真人不露相之意,今指蓬头垢面的骯脏相。

  对牛弹琴 《弘明集》卷一里写道:「譬对盲者说五色,为聋者奏五音也。师旷虽巧,不能弹无弦之琴;狐貉虽熅,不能热无气之人。公明义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比喻说法不对根机,达不到效果。

  水涨船高 涨又作长,水涨起,船就会跟着浮高。此语出自《碧岩录》第二十九则:「水长船高,泥多佛大。」表示修行功行愈深,成就愈大。现比喻事物随着其凭借基础的提升而升高。

  有口皆碑 出自《续传灯录》卷二十二:「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思是人人赞美,便成了一座无形的丰碑。

  三头六臂 佛经上所说的天神、阿修罗,往往有种种异相。如《景德传灯录》卷十三言:「三头六臂惊天地,忿怒那咤扑帝钟。」后人以此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同床异梦 源自《续传灯录》卷三十:「山僧虽与他同床打睡,要且各自做梦。」本指各人修行的境界不同,后转喻貌合神离。

  顺水推舟 《续传灯录》卷七里写道:「万用自然不劳心力,到这里唤作顺水放船。」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原譬喻随顺众生根机来说法,今指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单刀直入 《景德传灯录》卷九记载,有僧问沩山灵佑禅师:「顿悟之人更有修否?」灵佑回答:「……若也单刀直入,则凡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禅师启发学者大都直截痛快,现常用来譬喻说话做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铁树开花 出自《五灯会元》:「铁树开花,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比喻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的事情。

  痴人说梦 语出《联灯会要》:「痴人面前,不得说梦。」意指佛法深奥,不能对愚痴人随便讲说,免其误解执着。后来比喻事情之荒谬、不可相信。

  心心相印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里记载:「自如来付法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佛祖历代通载》卷十六亦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本指禅宗不立文字,以心印心,后转指情侣情投意合。

  其他如:心花怒放、森罗万象、神通广大、河东狮吼、井中捞月、劫后余生、闭门造车、拖泥带水、隔靴搔痒、虎头蛇尾、拋砖引玉、作贼心虚、回光返照、心领神会、逍遥自在……,都是源自佛教的常用成语。

  此外,反映风俗民情,表露社会百态的中国俗谚中,也充满了浓厚的佛教思想,例如: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无事不登三宝殿;冻不死的葱,饿不死的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无恻隐之心非人,无慈悲之心非佛;若不与人行方便,念尽弥陀总是空;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若知牢狱苦,便发菩提心等。从这些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出佛教词汇在中国社会里产生了潜移默化,移风易俗的效果。

  清末民初的大学问家梁启超曾说:「夫语者,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文学博士朱庆之也说:「不研究汉文佛典,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古汉语文,特别是中古汉语词汇史。」由此可见佛教对中国词汇学的贡献。

  然而今日一般人不仅对此缺乏认知,一些佛教词汇甚至在有意无意间被人误用,结果形成一种思想的误导,例如佛教讲「涅槃」,本来是指一种解脱烦恼、自在放旷的境界,却被误以为是死亡的代名词;「本尊」本来是指修行佛道所依之出世间最尊最胜者,但一些邪魔外道却拿来自封名号,招揽信徒等等。因此,今后对于美好的佛教词汇,我们除了应该提倡并研究其内涵之外,更应该为一些以讹传讹的佛教词汇正名,以免误导人心。

  --------------------------------------------------------------------------------

  五、书信礼仪

  科技文明日新月异,人际间的沟通透过电话、传真机或网路的传送,既方便又快捷,书信的往来仿佛有被这些新兴科技产物取代的趋势。事实上,书信并未随着文明的演进而被淘汰,因为任何大小事情均可藉由书信来表达,无论是否同住,都可利用书信连系,许多不便直接陈述的事情,利用书信表达,将较为婉转贴切;书信的效用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写信的目的在叙事达意,因此,行文要切合格式,措辞用字宜力求简练明晰,尤应了解套用语句及应酬语的含义,使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以下就书信的结构、书写要领、书信的折法和信封的书写等基本常识及应注意事项,一一说明。

  (一)书信的结构及书写要领

  书信的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前文、正文、后文。

  1.前文:包括称谓语、提称语、启事敬辞、起首应酬话。

  (1)称谓语:寄信人在书信的开端对受信人的称呼,即为称谓语。称谓语要切合收信人与寄信人双方的关系,是信函中最重要的地方,既不可省,更不能错用。如「父亲大人」、「意公吾师」。

  (2)提称语:紧接在称谓语下,是表示对受信人的礼貌,以及请求查阅的意思,又称敬称语或知照敬辞。如「膝下」、「尊前」。

  (3)启事敬辞:紧接在提称语下,作为正文的发语辞,现多不用。如「敬禀者」、「敬启者」。

  (4)起首应酬语:应切合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及情景,表现出真挚的情感,恰当生动。如「叩别慈颜,时保孺慕」。

  2.正文:是书信的主旨所在,不能轻忽草率,凡叙事、论理、说情,必须文字通顺,层次分明,具体扼要地将自己的感情、思想、意见表达与对方知悉,才算达到写信的目的。

  若信件内容含糊其辞,不知所云,则易让人发生误解。

  3.后文:包括结尾应酬语、结尾敬辞、署名、署名之敬辞、日期等。

  (1)结尾应酬语:这是书信结尾的应酬话,不外含有候覆、盼祷、致歉、保重之类的话。套用这些语句时,应适合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得宜,可增添书信的力量,不当套用,不免贻笑大方。

  (2)结尾敬辞:作为结束上文的敬辞。结尾敬辞可分为两部分,一为敬语,如「肃此」、「谨此」、「端此」、「草此」之类,敬语如用来申诉自己的情意,对信中已表示过的事作个综合收尾时,称为「申悃语」,如请对方收鉴,与申悃语具有连带关系,并可连起来用的敬语则称为「请鉴语」。一为请安语,如对父母,用「敬请福安」、「跪请金安」;对亲友长辈或长官,用「敬请崇安」、「祇请钧安」,对师长,用「敬请道安」、「敬叩铎安」;对平辈,用「顺颂时祺」、「祇颂台安」等。

  (3)署名:书信在正文写完之后,必须在左方下端签署寄信人的姓名。在信末具名时,一般对家属及至亲好友,只写名不写姓,对普通朋友应写姓名。署名的右上角要加上自己和受信人关系的称谓,这个称谓必须和起首的称谓相呼应,如对父母,用「儿」、「女」,对长辈用「晚」,对平辈用「弟」、「妹」,对晚辈儿女用「父」、「母」、「愚」等。

  (4)署名下敬辞:在署名下须再加敬辞,如对尊长,用「顶礼」、「作礼」、「敬禀」;对长官用「敬呈」、「敬上」;对老师用「敬叩」、「敬上」;对平辈用「敬启」、「谨启」、「谨上」、「合十」;对晚辈用「手书」、「手启」、「手泐」。

  (5)日期:在署名敬辞的右下方用略小的字体写下写信的日期,以表示书信的时效。一般仅写月日,有时年月日可全写,甚至加上时间。遇有节气或特殊日子时,亦可加写,如「端午节」、「中秋节前一日」。

  (6)附候语或补述语:在书信末尾另行补注,除非事实上的需要,否则宜避免之。对于内文未述及而必须补充的事情,可在署名之后,另起一行书写,称为「补述语」。「附候语」则是附笔问候的意思,也要另起一行书写。

  (二)书写信封应注意事项

  1.字体:应力求工整,绝不可潦草,尤其写给尊长,最好用正楷书写。

  2.地址:受信人地址及寄信地址均应书写清楚,不可省略,尤其寄挂号信及限时专送时,寄信人应将地址、姓名详细写明,以备无人收信时退回,避免误事。

  3.姓名:受信人姓名应写在信封上长方形框格内,首字不可低于受信人地址的首字。寄信人姓名亦应写明,尤其是寄挂号信及限时专送信件。不过一般平邮信件多将其简略化,只写姓。

  4.受信人称呼:书写受信人称呼,佛教徒可写「居士」、「大德」,亦可视受信人的身分而定,如「同学」、「老师」、「法师」、「师父」等,然对于政府官员及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人,则应把受信人的官衔及职称与姓名一并写出。

  5.收启字:收启字因受信人与寄信人之间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分别。对尊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可以用「安启」,对有官衔者可以用「勋启」,与大德通信应写「慈展」、「尊启」、「道启」等,对老师可以用「道启」,对长辈可以用「赐启」,对尊长及长官可以用「钧启」,对平辈则用「大启」、「台启」、「惠启」,对于晚辈可以用「台展」、「台览」、「收启」、「亲展」或「启」,如属机密性书信,不愿别人窥看的,则可用「亲启」、「亲钧启」,或「密启」。寄明信片时,则无开启的动作,所以对受信人只能用「台收」、「收」。

  6.邮票:邮票的粘贴并无定则,不过邮票之图案多为我国的风光宝物、先哲名贤、名画典故,应将其正贴,若是贴倒或贴歪,还是不妥。

  7.封缄字:在寄信人的署名下用「缄」或「寄」字,对长辈则用「谨缄」、「谨寄」。如果寄明信片时,由于没有封闭(缄)的动作,所以只能用「寄」。

  8.托人带信:在信封长方框外右侧写「敬请」或「敬烦」,然后空一字,写「吉便带交」或「转交」、「转致」、「转陈」、「转呈」、「携交」、「面呈」、「面陈」、「面致」等字样。在长方框外左下角写「○○○拜托」、「○○○敬托」等字样,并附月日。

  若在「敬烦」或「敬请」字上加注寄交者的姓名及称呼,其首字不得低于受信者姓名首字。

  9.请对方送信人带回的信:在信封长方框右侧写「藉复」或「藉陈」,「回文」、「回陈」等字样。在长方框外左下角写「名内具」,受信人是尊长时则写「名内肃」。

  (三)折信法

  过去对于信纸的折法十分考究,现在比较不重视,但仍应把信折叠整齐,放入信封时,使称谓语在上方,靠向封口,当受信人启封时,可以先看到称呼他的称谓语。

  附对佛教人士尺牍称谓表:

  称 别

  开首(任用)

  结尾(任用)

  自署(任用)

  对

  长

  辈

  某公大德仁座

  敬请慈安

  后学某某跪白

  某公大和尚慈鉴

  恭请尊安

  晚某某和南谨上

  某公大法师尊鉴

  祇颂得大自在

  弟子某某顶礼

  某公长老佛眼

  跪颂慈安

  晚学某某拜禀

  某公法师讲席

  恭祝福慧无量

  侍学某某拜启

  学人某某作礼

  对

  平

  辈

  某某师兄慧鉴

  顺颂净乐

  弟某某合十

  某某道兄净鉴

  即请禅安

  小弟某某谨启

  某某我兄道鉴

  即颂法喜

  惭愧弟某某谨白

  对

  不

  明

  平

  长

  辈

  某某法师慧鉴

  敬颂道绥

  学者某某敬启

  某某大德净览

  祇请慧安

  不慧某某和南

  某某仁者莲右

  谨颂法安

  不学某某谨上

  某某上人法鉴

  敬祝智慧圆满

  学人某某顿道

  某某和尚惠鉴

  肃叩法喜无量

  末学某某谨白

  1.与大德通信,称呼当尊之以「长老」。自称「学人」、「弟子」、「学生」、「门徒」、「三宝弟子」皆可,信封面应写「慈展」、「道启」等字。

  2.尽量尊称大德字号,不全称名讳,或以上下一字称之。

  3.若为在家众,则尊称为「居士」。

  --------------------------------------------------------------------------------

  六、应用文件

  除了书信往来,在生活、工作中,也会遇到其他须应用文字语言的情况,如联语、幛额、便条等,现各举数则供参考。

  (一)联语

  1.佛寺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近相亲,怎不满腔欢喜?

  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镇江定慧寺)

  山中鸟语花香,活泼天机,好参妙谛;

  湖上风清月白,真空景象,即是如来。(杭州上天竺寺)

  松声,竹声,钟磬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杭州韬光寺)

  古今来宗教几何?自由平等,无如我佛;

  东西国文明进化,言论高尚,独让法王。(汉阳归元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

  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普陀普济寺)

  问一声汝今何处去?

  望三思何日君再来!(佛光山头山门)

  兜率娑婆去来不动金刚座;

  琉璃安养左右同尊大法王。(佛光山寺大雄宝殿)

  永念亲恩,今日有缘今日度;

  本无地狱,此心能造此心消。(佛光山寺万寿堂)

  东方佛光普照三千界;

  西来法水长流五大洲。(美国西来寺山门)

  福地同登,万修万人去;

  山门直上,一念一如来。(佛光山寺福山寺山门)

  2.贺住持受任

  荷担如来家业

  住持圆觉伽蓝

  为众生开智海

  依正教转*轮

  心是菩提十方圆证

  普为法界一切众生

  色相已空谈菩提果

  庄严俱妙雨曼陀花

  弘法流传名山生色

  住持得主古寺常新

  3.祝寿联

  深妙圆融天下欢喜

  慈悲乐善仁寿吉祥

  荣誉日登仁者寿域

  颂声并作果生福田

  两老雍谐善人多寿

  一门欢爱家道必昌

  从三德藏发最胜愿

  证无量寿转不退轮

  慧日高悬辉天鉴地

  心光普照耀古腾今

  4.挽联

  (出家者)

  飞锡高游光明世界

  慧珠朗照普利人天

  发广大心誓兴梵剎厥功告成归净土

  乘般若船直到彼岸惟愿再来度众生

  数十年艰苦备尝兴丛林结众缘宿愿已了

  忽一旦庄严作化守戒律传后学含笑云归

  (男居士)

  *轮常转般若德

  佛化希垂接引恩

  自古参禅都登上寿

  羡兹念佛确得往生

  入圣超凡因缘具足

  离苦得乐感应道交

  能观无常苦空举念慈悲归净土

  有佛如期接引此身应去侍弥陀

  是佛是心往生极乐世界

  即空即色成就无上菩提

  (女居士)

  历经民国缔造北伐统一国共战争吾母即为现代史

  走遍大陆河山游行美日终归净土慈亲好似活地图 (挽母亲──星云)

  净土华开报说我母西方去

  娑婆道场祈请慈亲乘愿来

  教子爱民无愧贤者母

  慈善修心归去见如来

  八十有七母仪贤德世间少

  百余遗春忠忱孝悌节义多

  教子教女功成道就无愧称贤母

  修福修德世缘已满有愿见如来

  (二)幛额

  1.祝寿

  南山献颂 蓬岛春风 万寿同登常乐我净

  寿晋无疆 慧命无量 祝寿无量福慧具足

  2.祭奠

  得大自在 悲愿宏深 入佛圣域 法性不坏

  乘愿再来 垂范人间 大德可风 痛失法将

  解脱无碍 花开见佛 慧炬长明 入如来地

  高登莲品 往生莲邦 化满西归 心无罣碍

  上品上生 泽在人间 永居安养 往生净土

  上生佛国 净土可期 华枝春满 莲华化生

  功德圆满 般若清净 莲池海会 念佛生西

  拈华微笑 菩提证果 究竟涅槃 神归安养

  寿母西归 懿范长存 淑德咸钦

  3.庆贺

  茶庄 ── 卢陆遗风 武夷九曲

  药房 ── 橘井流丹 颐寿延春

  书局 ── 天地精华 古今学术

  餐饮 ── 色香味备 名山特产

  (三)便条

  便条是简便的字条,也可以说是一种变式的书信。

  今之社交应酬,除应用电话、传真、书信、e-mail 往来沟通外,很多时候必须亲自走访,当面商议决定。但抵达目的地后,不一定能见到所要会见的人,对方或许因事外出,或许另有他事,短时间内不能会面,此时访客又不便久候,只好留个便条。或是有事请托、说明,也以文字书写,有凭有据且简单清楚。

  由于便条书写简便,已成为今人最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其撰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便条的书写不同于书信,以简明扼要为重。

  1.「开头应酬」、「启事敬辞」,甚至「称谓及敬称语」等,均可省略。对交谊深厚及熟悉的亲友,书条开始可写「称谓及敬称语」,或仅写「称谓」,在称谓下加冒号。

  2.「正文」,为便条书写的目的所在,可直接叙述。

  3.「文后应酬话」及「结尾敬辞」,则看情形而定,如空间许可,最好一并写上,以表尊重、谦虚。

  4.「署名」、「日期」等应尽量齐备。对不熟悉的亲友留置便条,文末如仅表明署名,无法表明自己的身分、职务、官衔(事实上也不便在便条纸上写自己的职位官衔),此种情形,须同时留置印有职位官衔的名片,名片正面,名字的右上方写自称语,名字下方写礼辞,名片左上方写「敬陈○○先生台鉴」等语,注意「○○先生台鉴」须另起一行。

  另外,对于新交或尊亲长辈,若非不得已,尽量避免使用便条。撰写时,文字简明扼要得体,字体不潦草,使人容易阅读为要。纸张不可太小,以免容易遗失而未传到对方手中。以下是数则便条范例:

  (1)买物便条

  兹奉上新台币○○○元,祈付香菇若干、紫菜若干、金针若干、木耳若干、豆腐皮若干,交来人携下。如结算后,款尚不敷,请开单示知,即当补奉。此致

  某某宝号

  某某启

  (2)借物便条

  兹因佛事应用,缺乏器具,祈惠借桌几张、椅几坐、凳几条,交来人搬下,用毕即还,勿却为荷。此奉

  某某台照                       某某上

  (3)赊货便条

  见字祈付瓜子若干、糖霜若干……,交来人携下,其款若干,请暂登账,待日照奉。此致

  某某宝号

  某某字

  (4)借书书条

  某公长老尊鉴:前在宝剎时,阅悉藏经甚丰,至为钦仰。现某欲乞借某经一部,以兹参阅。如蒙俯允,当从速归还,不敢有误。异时倘得增长,实为长老所赐也。专恳立候

  惠示

  后学某某跪启

  (5)索赠刊物短简

  敬启者:现闻贵处出一某种刊物,系赠送性质,某欲取阅,以增学识。即祈按期惠赠一份,寄至「某处」为荷?专恳敬颂

  道安

  某某谨启

  (6)问病书条

  某某长老佛眼:未亲座右,忽已经年。昨闻法体违和,曷胜悬念,怅未亲临侍候,惟日叩于佛前,祈求「天相吉人,早占勿药」。并祈宽怀调养,勿起烦焦,免令造化小儿,从中播弄,至起居方面及饮食问题,尤宜研究精详,以求适当。某如有暇,准即趋前,相与谈心,或堪却病,谨先慰问。

  祇颂

  痊安

  晚学某某跪叩

  --------------------------------------------------------------------------------

  结 语

  语言本来是沟通感情,传达意思的工具,但对修行者而言,语言过多并不好,因为不少的烦恼是非,都是由于闲谈杂话而来。在念佛堂里,常听到两句警策的话:「多念一句佛,少说一句话。」在禅堂里,不但不可讲话,连动念都不行,所谓「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禅宗对语言的看法是,你道即是非;维摩居士的一默似春雷。我国教育,一向也是身教重于言教,社会并不看重喋喋不休的人。

  苏格拉底非常善于演说,以教人如何讲话为职,有一位青年前来请教演说方法,并说明演说如何重要云云,苏格拉底等他说了半天以后,向他索取两倍学费,青年问为什么,苏格拉底说:「因为我除了教你讲话,还要教你如何不讲话。」

  一个国家的兴盛,自有支持兴盛的精神;一个团体的成就,自有使其成就的纪律。东晋时候,名士习凿齿,本是带着一种不友好的态度去拜访大家称道的道安法师,他在檀溪寺住了数日后,写了一封信报告宰相谢安:「来此见释道安,故是远胜,非常道士。师徒数百,斋讲不倦,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

  「师徒肃肃」,就是沉默诚敬;沈默可以启发智慧,肃静才能变换气质。玄奘大师一生谨守「言无名利,行绝虚浮」的修行准则,俗亦云:「一言折尽平生福」,谨言实是修身要件。

  不过,语言在于表法,所谓「粗言及细言,概归第一义」,第一义就是明心见性,认识自己朴实未染的本来面目。若能将语言善巧使用,语言不但不会障道,反而是入道前的桥梁,见月前的指头。

  《无量寿经》云:「远离粗言,免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习善语,自利利人,彼我兼利。」自古也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明训。如果我们出言吐语,处处都以爱护对方为出发点,自然就能摄受别人。像惠能大师「不是风动,不是旛动,仁者心动」之语,让学人返求自心;怀让禅师的「磨砖不能作镜,打坐怎能成佛?」使得马祖禅师明白,参禅悟道不光打坐,重要在明心见性;归宗禅师的一句「善自珍重」,让苦不开悟的弟子认识自我;慧忠国师以「你是佛祖」来点化侍者;良宽禅师的软语慰勉,让不务正业的外甥奋发向上;仙崖禅师的幽默譬喻,让互相指责的夫妇和好如初……。可见语言使用得宜,能润滑情谊,缔结善缘,反之,使用不当,就会变成伤人的利器,甚至造成是非纷争,引来无穷祸患。

  本篇论文旨在阐述丛林传统的语言及相关的礼仪规范。其中佛门称谓、各场合的应对进退,和书信礼仪、应用文之写法等,都是平时进出寺院甚至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以诚恳庄敬、尊重体贴的心地,说正派、善良、中肯的语言,相信定能拥有圆满顺遂的人生。

  警策格言里有着出家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道历练,果真「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而从佛语典故中,更了解佛教词汇对中国文字的贡献与影响。

  语言和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在其运用当中,亦能反应个人及社会文化的水准和品质。期许人人都能明了并善用佛教这许多丰富、优美又实用的语言文字,使自己成为文雅有礼,处处受欢迎的人,也让人际之间更沟通无碍,社会更祥和无诤。

返回目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