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果宁法师:拈花智慧 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6日
来源:   作者:果宁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宁法师:拈花智慧 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脑代表了外在,心灵代表了内在,外在是征服,内在是顺应

  东方人重心灵,西方人重头脑,这是东西方人的差异。那么心灵代表了什么,头脑又代表了什么呢?

  我们从东西方的另一个差异可以发现头脑和心灵的不同之处——头脑代表的是外相、外在,心灵代表的则是内在。

  到过西方国家游览的人们总是会说,西方国家是非常整洁,非常优美的。的确,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公共环境的治理。典雅的建筑、清爽的喷泉广场、整洁的街道、温馨的街心花园……西方人喜欢把外面的世界装扮得干干净净,让人有一种舒适的感觉,他们精心打造每一处景观,使得所到之处都是精致而洁净的。西方人重视外部的修饰不仅仅是从环境来看,从他们的穿着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希望通过入时的装扮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希望通过外在的美丽来表达自我。

  西方人重视外在,这是一种张扬、奔放的个性,也是西方的个性。

  而在东方,人们更注重的是内在。东方人表达自我的方式不是通过外部的修饰,所以东方人不认为外部的完美就代表着我内心的完美。所以我们生活在东方城市,会发现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不是太精致,街道上时不时地有几片垃圾,雕塑上可能落满了尘土,所以有时候,东方城市给人的感觉可能有些脏乱。这是因为东方人相对于外部环境,更注重“里面”。他只要觉得我的内在是干净的,外面的脏乱对我来说就是无所谓的,外部环境也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也许是我们常常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吧,总是认为外面的肮脏、外面的不整洁不会成为我们内心的障碍。这是东方人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

  在此,我们先不对以上两种思维方式进行评判,不去讨论哪一种更优越。我们要学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东西方思维方式和习惯的不同,要去寻找那个“因”。

  西方人重视外在,所以把外部装扮得很漂亮;东方人不是很在意外面的环境,所以我们的环境显得不够整洁,这其实是由性格决定的。

  头脑是外在的,它的特点是征服,是占有。

  西方人重视头脑,而头脑是现实而物质的,所以在西方人的性格中就带有征服、获取的欲望。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西方人强烈的冒险精神和征服欲望。他们用火药发明枪炮,进行征战扩充领土获取利益;他们为了获取更多的财富,进行远洋航行,开通航路;他们扩充殖民地,进行各种资本的原始积累……西方人的种种行为都因为他们头脑中征服的一面在进行支配。

  而东方人的性格中偏向含蓄内敛,重视心灵的修养使得东方人更加在意内在。心灵的特点表现在行为处事上就是顺应。

  东方人惯于接受,惯于顺应,当面对事物的时候,东方人会去接受,会去包容,以东方哲学来说就是“以柔克刚”。西方人总是想要征服这个地球,征服这个宇宙,但是在东方人看来,不要征服,要接受。

  你要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么?可是世界上万事万物又岂是你能够“关照”得来的?当你的“征服”心一起,你和你想要征服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就变了,就变成了对立的关系。用强硬的手段来使对方屈服,固然会让那个被征服者顺从你、害怕你,可是他的内心真正心甘情愿地归顺你么?不管是人还是物,乃至是一个国家,都有它自然存在的道理,你何必要去管教它,要去控制它呢?即使对方暂时臣服于你,可是矛盾冲突时刻都在酝酿中,这样的统治必然不能长久。所获取的利益也如惊涛骇浪上的孤舟,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倾覆,满载的货物就会荡然无存。

  在东方人看来,不要征服,也不要想去统治别人。人要与自然合二为一,我们所追求的是天、地、人乃至万事万物自然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东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心灵是柔和的,东方是顺应,是接受,是不拒绝。要知道“征服”带着戾气,而“顺应”则是和气。我们常讲“以和为贵”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西方人主张“战”,那么东方人则是主张“和”;西方人的性格中带有“刚”的一面,东方人则更多地表现出“柔”的力量。所以从中国历代修筑长城就可以看出,我们并不好战,相对于“攻”,我们更惯于“守”。“攻”是暂时,而“守”却是长久。可以说,我们自古以来,民族的本性就是和谐的。

  东方人的思维是顺应,顺应天地,顺应社会,顺应时代,可是要搞清楚,这个“顺应”并不是“软弱”,相反的,“顺应”的力量更强大,远远超过了“征服”的力量。

  劲风之中,直立的树木容易折断,而懂得顺应风势、随风而弯的树木却能够存活;正如打太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如对方气势汹汹,不如对方威武强大,可是却能够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这正是东方人的智慧,也是“顺应”的力量。

  当我们学会了顺应,就会发现,原来我并没有被别的事物、别的人牵绊住,并没有委屈自己迁就他人,相反的,此时的我成为了万事万物的主人翁。原来,只有顺应才能真正地得到和谐,得到平衡,得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东西方人们心态的不同是因为重视的对象不同,所以在思维习惯上就有了一些差异。在此举一个例子,我们知道,西方人吃饭的时候用的是刀叉,而东方人在吃饭的时候,用的却是筷子。刀叉象征着武器,这就是一种征服的表现。而筷子则代表着顺从,是顺应的表现。

  为什么西方人用筷子不能得心应手?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筷子,它就代表着艺术。艺术的产生是由于心灵发达,科学的进步则是由于头脑的发达。西方人不重视心灵的感受力,所以他当然用不惯筷子,因为小小的筷子也是要用心灵去感觉的。西方人依赖头脑,所以西方人发明了很多高科技的工具,这些工具的目的是为人们服务,而科技的广泛运用却使得人们的依赖性增强了。现在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要依靠工具,认为这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如果遇到了哪方面不方便,那么就去发明一个,人们对于头脑的大量运用,导致了人们过分相信头脑的力量。可以说,西方人是非常依赖头脑的。不断依赖身外之物,生活需要工具的辅助而进行,那么一个人的独立性就会减弱。

  对于善于运用心灵的东方人来说,他是相对独立的。东方人独立,不依赖。因为东方人保持着对于自然本质的亲近与追求。想想看,当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需要依靠科学技术、高科技工具来生存发展的时候,那么他渐渐的就疏远了自然。夏天,当你躲进空调间的时候,你还能感受到树阴下的徐徐凉风么?当你出门动辄以车代步的时候,你还能获取接触大地的快乐么?当你用网络、用短信表达一切情绪的时候,你还能体会到信笺邮递的温馨浪漫么?

  可想而知,在现今的社会里,尤其是对于那些完全依靠高科技工具生活的人们,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这些工具,而回归到最本质的一个人,那么你的生活也许就要崩溃了。出门上班没有汽车,衣服脏了没有洗衣机,想打发时间却没了电视机,买多了食物却没有电冰箱,想要煮饭却没有电饭煲,甚至没有电,那么你还能自如地生活么?

  如果你是用心灵来“生活”的人,那么我想就算是去了这些高科技的工具,你依然能活得有滋有味。因为你不依赖它们,你是独立的一个人。当你失去了这些工具的时候,你是不是能放下沉重的担子,重新拾起对于自然的热情,用心灵去接受,去顺应。

  然而现在人却又总是不能让自己从这些工具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些人如果失去了电话或是电脑,那就坐立不安,好像丢了魂儿似的,没有了高科技带来的娱乐,他们就觉着无聊、焦躁。越是依赖于这些科学技术的发明,结果就越会造成人们内心的不断萎缩。看看那些远离了城市居住在山村的人们,他们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到现代化的设施,可是他们却比城市中的人们独立的多,他们的生活也比城市居民宁静祥和,同样,他们的心态也比城市中的居民健康随性。

  要知道,越是独立,就越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你的内心也就越平静祥和。过分地依赖头脑,只会让你的心灵逐渐麻木,让你的独立性减弱,更加强烈地依赖各种工具。最终的结果,就是人类不断地被物化,成为了所谓的“机器人”。不管干什么,都要依靠着机器,自身也像充了电的机器一样匆匆忙忙,了无生趣。

返回目录

----------------------------------------------------------------------------------------------------------------

更多果宁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