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德日记:11月27日─不怕欠人情,只怕忘恩情!
福德日记:11月27日─不怕欠人情,只怕忘恩情!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每天都在接受来自于他人的恩惠。
宝宝需要父母的养育;稍长的小孩需要师长、朋友的关怀、互动;出社会之后,得依靠政府或老板赚取衣食;如果自己当老板,也得靠员工、顾客的帮忙;等到生病、年纪大了,更要依赖别人照顾;临终时,也需要亲人、法友的助念,祈求往生善趣。即使我们已经不在这世上了,也得仰赖亲友们处理身后事。
再仔细深入思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需要与人互动,需要安慰、赞美,甚至只是单纯的聊聊天。不要以为这些没什么大不了,很多想要自杀的人,就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上出了问题,少了人对他说几句适当的话、以及一些安慰和鼓励!
有时候,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他人的帮助,那就是他人对我们的回向、祈福。四大宗教都会祈福(或是举行仪式),祈祷世界和平或人人都能安乐度日。佛教寺院每逢初一、十五,也会在早课祈求国泰民安。特别是大乘佛法,祈愿与回向对于修行者而言就像呼吸一样地自然,因此我们也能受到这样的福助。
赞美和祈福都是一种能量。俗话说得好:「不怕欠人情,只怕忘恩情!」坦然地接受这些恩情,心里记得对方的善意,有一天可以回报时就真诚尽力地奉还。不要怕欠人恩情!相反地,如果害怕接受别人的付出,不也代表自己失去报恩的意愿和能力?
念恩、报恩可以累积福德,而忘记众生恩泽则会种下恶业,对自、他皆无利益!
因为无明的关系,我们都活在自以为是、自以为尊的世界里,殊不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受众生的恩惠。这些来自一切有情的帮忙,即是佛说的「众生恩」,是世上四大恩情之一。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