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禅者与科技人对话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禅者与科技人对话

 

  〔见护法师应邀至新竹科学园区演讲“禅与人生”〕

  追寻智慧人生的依皈

  皈依因、皈依空性、皈依中道,

  澈见自己本来面目──当下这念心,

  活在究竟解脱的禅悦中

  文/邱苾玲

  处在高度科技文明的社会,你的心灵依旧觉得迷惘?“人生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只一次地如此反覆问过自己!中台佛学研究所所长、本身亦是电脑博士的见护法师在新竹科学园区的演讲中,为大众明确指出深入了解人生真相、真理与真义的三大方向,作为追寻智慧人生的依皈。

  首先,见护法师提出“因缘果报”的道理。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因缘果报是迷信,事实上,人的一生皆离不开因果,人生如果没有因果,人生就没有秩序可言了,不知期待是什么,而能期待,就表示有因果。

  佛法讲三世因果,“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未来果,现在作者是”。儒家也讲因果,所谓“事成不成于成之时,其成必有因;其败不败于败之时,其败必有因”,这正说明了因缘果报与人生的关系。

  人一生的命运,就是因果的示现,但命运是绝对可以改变的,从“因”上去改变。佛法是积极而光明的,明白告示我们可积极创造及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佛法上讲的因果就是在平时、在我们做人做事、在我们起心动念处,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对自己要时刻检讨、反省,对他人要宽恕、慈悯,如此,我们这一生的福德就会增长,果上生因、因上生果,始终是良性的循环。如果,我们不知道修行,不知因缘果报的道理,就会是恶性的循环,人生自然迷惘,烦恼重重。知名的“了凡四训”,也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虽有前世的宿业,但只要当下的那念因心是正念,即可改变一切。有智慧的人当事情发生时,当下即改变心念,种新的种种因,以慈悲、关怀、平等心与眼前的人、事、物对应,则当下即改变了因缘,恶缘变善缘,善缘即更增上缘。

  要积极地在“因”上努力 ,在果报未现之前积极种正确的因;但若过去“果报”现前,亦要坦然接受。只要把握每一个当下的“起心动念”,即是决定你未来的因缘果报,这是正确认知,有此认知,即能了然人生的真理与意义。

  其次,见护法师提出“空性”的观点,他表示,因缘果报其实也是空性。空性是变异性、不定性,没有独立自主的存在,一切法皆是无常,无常也是空性,没有一定的性质。了解空性才能破执着,不了解空性即心生烦恼。

  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此种境界即是破除我执。我执是自我设限,破除我执,即是突破对自己的限制。了解空性,才能了解人生的真理,才能了生脱死。“生死”即是自己的念头念念迁流,人,其实每天皆在经验生死。六祖大师:“念念无住,即无缚也!”心本无住,有“住”心即烦恼,无住即无缚,即解脱自在。

  人的一生皆处在念念相续、念头相续不断的状态上,犹如铁链般环环相扣,一个接着一个,而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我”,此即错误之认知。其实,过去了,即了不可得,将“过去”放在“现在”,即是烦恼之根源,没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无挂碍。只要时刻活在“当下”,人生即无缚,烦恼亦了不可得。

  最后,见护法师提出“中道实相”的至高法宝。佛法所讲的“中道”就是“实相”,实相就是实实在在的相貌,禅宗称之为“本来面目”,哲学上则称之为“本体”。

  我们凡夫心,不是善念就是恶念,善念是光明的一面,恶念是黑暗的一面,光明与黑暗是相对待的东西。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相对的,举凡明暗、动静、苦乐、福祸、得失、是非、善恶、美丑……,由于我们这念心始终在两边上攀缘,因此始终见不到实相。而佛就悟到了“不执着相对境界”的道理,这念心超越了时间、空间,时时刻刻安住在实相上,始终不落两边,到达这种境界,就是中道、就是实相,也才算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

  《尚书》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个“中”,就是指不起心、不动念,也就是实相。儒家的中道实相和佛法所说的中道实相,其精神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深浅。把这条路找到了,日常生活、动静闲忙之中,始终不离当念,即禅宗所说“随处作主,立地皆真”。

  儒家的中道思想还在“受想行识”当中,这念心还有微细的生灭念头,心当中还有无明烦恼存在;而佛法证到中道实相以后,运用中道实相观来破隐无始无明,希望能证到无生,得到究竟解脱,不再在六道当中流浪生死。

  想想,我们这一生到底追寻什么?一站一站、一个目的一个目的追寻,仿如宇宙流浪汉,何时才能顿歇?

  追寻人生的真理,就从了解人生的真相,并安住在中道实相当中,如此,才能寻得人生中真正的大富大贵──禅悦。

  (摘自大成报89、08、13)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