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广学多闻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广学多闻

 

  文/见梧法师

  随着知识不断地累积,经验的传承和科技的进步,不但缩小国与国、洲和洲之间的距离,更造就了地球村,让天涯若比邻的时代正式来临。在此架构下,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都会产生涟漪,影响所有人,如沙尘暴、瘟疫、政治动荡或金融风暴等,任谁也无法自免于外。因此,多去了解国际间所发生的事情及可能造成的结果,就是具有“国际观”,亦属多闻──多方面去听闻不同的人事物,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判断力,作出更有效率的决定。

  而今,网路和电子传播媒体普及,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取得国内外的资讯,堪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且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从交通到环保,从金融到政治,从艺术到通讯媒体,能够吸收和运用这么多的资讯,才不会与世界潮流和社会文化脱节,才能保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但是,除了“向外”广学多闻,人们常常忘记也要“向内”广学多闻。佛法讲:“万法唯心造”,世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这念心所创造,这才是万事万物的真正源头。六祖惠能大师开悟时说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够认清学习的脉络,不要舍本逐末,此生必会有更大的收获。

  《八大人觉经》云:“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世人因为不知三世因果和缘起性空的道理,产生种种颠倒妄想,流转于生死苦海。菩萨愍念众生昧于真理,迷思不解,广学世出世间一切善法,即是欲救度众生,拔苦与乐。大乘佛法本着自利利他的精神,以诸佛菩萨“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弘誓愿为己愿,除了深入三藏十二部经典以外,亦学习世学,以方便接引众生。<普门品>里说到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这便是菩萨在因地向五明处(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学习,修习无量法门的果报。

  修行学佛之人纵然以了生脱死作为修行前提,但是脱离生死、契入真空,达到寂灭不动,并非是最圆满的境界,进一步还要回小向大,博学多闻,度化众生,通达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之理,最后回归中道实相及本不生灭的清净心,才是佛陀出现于世的大事因缘。

  唐朝玄奘大师正是广学多闻、成就辩才的最佳典范。大师有感于当时中国的经典不完整、各家说法不一,决心远赴当时世界佛学的最高学府──印度那烂陀寺专学经论。在孤身西行的途中,秉持“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向东土一步生”的决心,不畏艰难,为绍隆圣种留下表率。过程中,横跨印度百余个国家,遍习大小乘经、律、论三藏,更于十八国国王聚集,含括僧俗二众三千人次的曲女城辩论大会中,感动多人弃邪归正,其智慧与辩才轰动了全印度。十七年后,大师携带诸多经论回国,一生从事翻译经论的伟业,译出《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等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使佛法更广远地流传,也让更多人得以深入佛法堂奥。

  在更早的魏晋南北朝时代,僧佑大师不仅对律学专精,对佛教文学与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僧佑大师晚年自述:“少受律学,刻意毗尼,旦夕讽持四十余载,春秋讲说七十余遍。”可见大师对持戒、弘律之宏愿;此外,亦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关于佛陀的传记──《释迦传》,第一部佛教文学总集──《弘明集》,也为佛经制作目录──《出三藏集》,而且在定林寺和建初寺成立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图书馆,而在《法苑集》中集录许多有关佛教音乐、梵舞、造像寺方面的记载和文献,表现出他对佛教艺术的兴趣和修养。特别是在造像艺术方面,《高僧传.僧佑传》记载:“佑为性巧思,能目准心计,及匠人依标,尺寸无爽……”,大师奉敕监造剡县石佛、摄山(栖霞山)大佛和主持设计摄山千佛岩石窟。僧佑大师的门庭极盛,有僧俗弟子一万一千余人,连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也曾亲近大师十几年。

  《四十二章经》云:“广学博究难。”一般人在学习上容易落入几种毛病:一是怠于学习,二是多闻而不专精,三是专精而不博学,所以“广学博究难”。《楞严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佛陀告诉我们要透过闻思修三慧来修持佛法,修行才能有所成就;闻是听闻,在听闻佛法之时,心一定要专注,不能打妄想;思是思惟,将听到的道理思考再三,不断地重虑缘真,归纳分析,便是思慧;修是修习,循序渐进地实践道理,最终一定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受用。《论语.为政篇》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假使为学不思惟,过了一段时间便会遗忘,若是只晓得学习,不去融会贯通,自然也不知如何运用。

  俗话说:“学海无涯勤是岸”,《中庸》亦云:“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只要有恒心、毅力,勤奋不断地学习,必定有所成就。可惜的是,世间人广学博究大多是为了名利,而不是为世人谋福祉。菩萨深契此理,为了度脱一切众生,对治心中的烦恼与业障,多方学习各种法门,最后会归于“无心”,达到三轮体空的境界,这就是菩萨不同于世间学者,也是吾人应该师法之处。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