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无常与真常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31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无常与真常 

 

  文/见寄法师

  《无常经》云:“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强力病所侵,无人免斯者。”这段经文将人的一生都说尽了。自古以来没有人是不死的,即使是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最后终归不免一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人的色身也是一天天变老;在此同时,很多疾病也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浮现,甚至突然夺走性命。正如《楞严经》所说:“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世尊,我昔孩孺肤腠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正是说明一个人从生至死、从少变老的一种情状。

  如果“无常”是一种常态、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生生世世都是如此,那么人生还有任何意义吗?也许我们可以从佛法所说的四圣谛道理,或是祖师大德的言行公案中找到答案。“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知道无常的现实及其所带来的痛苦后,为了不让苦果继续发生,于是不再种下恶因;同时知道这一生业果已经成熟,死亡是必然的事,自然要修道,学习祖师大德开悟证果,生死自在。“多难成其志,无难丧其身,得乃丧之端,丧乃得之理”,一个“无常”生死苦难,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才会重视它,进而产生出一种想要突破的动力,化危机为转机。

  过去佛陀在精舍和波斯匿王对谈“无常”的道理,波斯匿王说:“人看似从少至老,如果不觉察的话,似乎是寒暑迁流,就变成这样。若真的要说,就是一段以十年为期限的衰老过程。但是我又细细观察,好像每年、每月、每日,甚至刹那刹那念念之间皆不得停住,换言之,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于是佛接着问:“那么国王三岁看恒河水和六十二岁看恒河水的心时,是一个还是两个?”国王回答说:“我看恒河水的心是同一个。”从这则公案我们可以了解,这就是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常教导大众的:“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能知能觉的这念心,即是不生不灭的觉性、不来不去的如来自性。

  “居安思危”、“杞人忧天”看似正反二面的形容词,其实都是对于“无常”的担忧,但为何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呢?古德云:“中无主不立,外不正不行。”换言之,“居安思危”是心中有定见,知道危机来了如何处理,自然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魄。而“杞人忧天”则恰恰相反,心中六神无主,整天惶惶不安,一有风吹草动即闻风丧胆。修行又何尝不是呢?我们是否有这样的定见,能知善知恶,了达三世因果、缘起性空道理。故《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体认三轮体空的道理,则应时时提醒自己从事相回归到理上,在心上用功。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