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衲子心:山居札记
禅林衲子心:山居札记
文/ 佛明寺住持 见穆法师
山中雨来 心中雨歇
从天的一边传来一阵阵的雷鸣低吼,山林里树行间披上一层层薄纱,天比平常早暗了下来。屋外的雨滴滴落下,由小转大,接着倾盆滂沱,不久化成洁净的水帘。树林里的树被打得湿渌渌,走在回廊间,思绪随着雨声、风声、雷鸣声、闪电的交错,一点点的落下,一阵凉意袭上心头,夏末之雨却也带来几分浸肤冷冽。
下雨,一直是从小至今最喜欢的日子,喜欢在灰幕雨帐时,聆听雨打在屋上、树上、地上,发出时疏时急淅淅沥沥的声音,看着雨随风东吹西斜,心中有说不出的欢喜。雨,由一滴滴合成一溪,再由一溪汇成江河;所有的热恼、尘劳随着这雨这风平缓、冷静。此时,依稀听到不远处汨汨的泉水声,及几声啯啯的蛙叫声;刹时,时空回到小时候的雨天。
小时候,有一次一阵滂沱大雨把家门前的水沟淹满了,不知哪家的小鸭子溺水,发出微小柔弱的求救声,水沟不算大,但对这幼小的生灵,是足以危及性命的,因此它伸着长长的脖子努力呼吸,踢着脚,拍着翅膀,载浮载沉的求生。当时,自己见状赶紧顺着急湍的流水,淋着雨边走边跑地将它捞起,那一付受惊吓,全身颤抖的样子,似乎历历在前 。
时空回到现在,不由得思索,修行路上,自己不也像这只小鸭子吗?在道力未充、慧眼未开、三昧未成之时,每逢五欲之河、八境之风,常在不知不觉中滑了进去,起初不觉怎样,慢慢地愈陷愈深,在五欲的漩涡里,渐渐地迷失,虽觉察却已无力奋出。大善知识在岸边清楚地看到我们的问题与盲点,总是适时地出现帮助弟子,令我们跳脱一次次的沉溺。
过去大和尚那一言一棒一喝,有时会让自己莫名不知或魂骇体外,于是信心由强变弱,愿力由大变小,形色由敬转肃,灰仆仆的在脸上一览无遗。
事后,经过内心一次次的反照探索,一遍遍的自我剖析、检讨、反省、挣扎后,赫然发现,一种忏悔、感恩、感动油然而生。想起过去起无明时曾向大和尚吐诉,大和尚耐心地听完后只说:“凡事要争个对错,要论个道理,就是世俗人。”当时自己合掌敛容,起身顶礼忏悔。
识得因果 自解缠缚
可不是吗?一切不出因果二字。《楞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些年来,一路的烟雨浪潮,纷沓喧扰,无疑是内心世界的显现。只因自己对于心性、真理未有真切的深信与落实,故于无生中妄见生灭,在因缘假合里,妄生六根,妄逐六尘,终究淹没在娑婆苦海里,作茧自缚。
虽然,每次要突破自己的局限与盲点时,总是如蛇蜕皮、如乌龟脱壳般踌躇与疼痛,因为执着、习气太深太重,障着自己看不清事情的真相。总在事后才明白,原来最在乎、最痛的地方,就是自己最深的痈疽。反观自身,倘若缺乏愿心、悲心、平等心、智慧心、包容心,痈疽又怎能治愈?
唯有依教奉行,方能止息坚固恶习:敬事上座,尊重职司,进退有礼──对上以敬;秉着慈悲心、平等心,能用心、细心、耐心地普施佛法──对下以慈;与人相处,常存感恩心、真诚心、回馈心,观一切众生如亲眷,不因小事而瞋恼、嫌恶──对人以和;兢兢业业、精勤办道,上求下化,乐受正法,依法行持,不负众恩不辜己灵──对事以真。对三宝事、众生事、生死大事,不茍且偷安,做到了就能报四重深恩,能令正法不衰。
雨聚雨停 心中如如
屋外松涛不再阵阵,山雨不再淋淋,雷鸣止住了,山谷间传来呼呼的风声及树梢里的蝉鸣声。漆黑的天空,露出一轮新月,在风雨后,月亮更显得晶莹透亮。一股使命,盘旋心扉--佛法兴衰在汝身!
大和尚慈蔼祥和的面容,清晰的浮现在脑海中。对修行的路是更清楚、更笃定;对大和尚的教诲更具深切信心与感恩;对自己期许,今后,无论山有多险峻,风雨有多大,路有多艰难,在修行路上不生二心。任其云卷云疏,日出日落,雨聚雨停,心中不再起涟漪。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