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禅林衲子心:修行──从心出发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2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禅林衲子心:修行──从心出发 

 

  文/见频法师

  苦,佛法当中说明了许多种苦,可是有时心里觉得的苦或委屈却是自己想出来的,这种苦,来自于“疑”。

  因为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所薰习到的种种习惯、思惟模式及表达方式也都不尽相同。当我们期望别人应当如何对待我们的同时,可曾想过自己是否也符合别人所希望的模式去待人?其实,任何有求的心是永远满足不了的,唯有泯除人我对待,超越人我是非,这念心才能真正安住。所谓“五蕴皆空”,如果我们现在不做此观,仔细去体悟万法皆空的道理,何有契合皆空之期?

  人生当中,常会遇到不如意之事,但若能从光明面来思惟,或许这正是人生的转机。因为我们可藉此因缘,反观自照,锻炼心志,在努力的过程中,必能获得另一番成长与收获。虚云老和尚为报母恩,朝山三年,当中所受的种种困厄,未曾动摇其报恩的心志。在这期间,虚云老和尚更体悟出“每每借境验心,愈辛苦处,愈觉心安”、“消一分习气,便得一分光明,忍得十分烦恼,便证少分菩提”的道理,所以由此而言,那来苦想、委屈想呢?又如孔子于齐鲁结盟时,能无惧蛮舞之恫赫,挺身制止,如果孔子的心量,只有在“对方不尊重我们,对方该如何如何……”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同是娑婆世界,习气古今中外人人皆有,但为何古代圣贤者多?原因大概就在“立志”的不同。古人立大志,为完成志向,不畏“前境”,当然更不会去计较“现境”,也无暇费心思去度量人我。当今,“迷者”更多,为何?因为我们这念心常为无明妄想所覆,所以在生死轮回中,错误的知见不断沉底于八识,遇境现行时,又不识其真面目,于是便倍觉迷思,框限人我,如此不断反薰,妄上加妄,这才是真正的苦、不清不楚的苦啊!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心中真正的贼人,如此才能跳脱生死轮回的羁绊,航向光明的未来。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