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狮吼音·开示集: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狮吼音·开示集:一位好上师,要有三德相!

 

  时间:2008年12月31日上午9:00~11:00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金刚总持祈请文》

  法王藏文开示:

  今天开始有三天的时间,特别为了华人举行「宗门实修」的课程。

  首先,在此要特别问候前来的各位仁波切、堪布、善知识、法师,还有来自各地的法友,「我带着欢喜的心,谢谢各位的前来!」

  这一次的课程,一方面是跟各位分享个人对于佛法和修持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测试自己语言程度的一个机会。因为这是一个中文课程,要以中文来讲说,所以,也是看看自己中文的程度如何。就像祈愿法会之后,也有三天的英文课程,在那三天当中,也是测试自己、看看自己英文程度的一个机会。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还让人觉得有一些害怕呢。

  这一次的课程,我还没办法全程都说中文,会以藏语与华语交换的来讲说;而且这次还有其他语言的翻译,所以,也需要讲一些藏语,他们听得懂,才能翻译。但总的来说,会尽力的说华语,希望这样,能让各位生起亲切的感觉。

  如果有任何错误,一般来说,上师与弟子之间,应该是弟子请求上师原谅;但是以语言的角度来说,如果我华语有任何说错的地方,也请求弟子能够原谅。

  ■「老妈妈」给回家的孩子,新年新味道!

  法王中文开示:

  今天我坐的法座有点高,「高处不胜寒!」

  今年的经济不太好,很多人的荷包就感冒、打喷嚏了!「哈啾!」尤其几次印度恐怖事件,很多人对来到这里会感觉害怕,各位算是勇士吧,居然敢来这里!所以,我首先要赞叹各位这份不顾一切的热忱勇气。

  我呢,像个老妈妈一样,家里快要过年了,应该要为孩子们准备好饭菜,但是,老妈妈有点糊涂了,不知道要做什么饭,所以要请弟子们、孩子们多多原谅!

  今天我还是糊里糊涂的做了这么一餐饭,咸的、辣的不知道,就让大家尝一尝,不知道味道如何?就是新年有新味道!

  (接着,法王自己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让其他六国翻译译成各国语言,现场弟子透过FM耳机收听)

  ■一入藏传,就要开始找「上师」?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说中文了啊!但是不要拍手,因为拍手的话,我会觉得好像(语气)断掉了。

  一个人只要接触到藏传佛教的头一天啊,就会听到「上师」或「喇嘛」这些名词,自己的笔记本上多了一个「上师」这个名词,很多人就这样子莫名奇妙的,在寻找、追随上师、上师、喇嘛、喇嘛的过程当中,遇到很多起起伏伏的情况。

  问题是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上师的一个解释,因为这些不同的解释呢,结果把事情变得复杂,被称为「法王」的我,也不喜欢做那么复杂的傻事。

  所以,别人请我作上师的时候呢,首先,我都会脸色黑一点、严肃一点,看着弟子的面上,勉强的说一声:「好吧!」,其实我自己(法王笑)…其实我自己很难知道,在对方的心目中需要成为什么样的上师。

  我时常想:「我要成为别人心目中的那一个上师,还是我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个上师?」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上师,就是要能引导弟子的心,不断进步

  法王中文开示:

  早上这一堂课,我们先放下自己对「上师」的各种想法,看看经典中是怎么提到「上师」的。

  上师在梵文称为「咕噜」,有些人叫我:「咕噜」,但是我不太喜欢,我还是觉得「喇嘛」或「上师」比较好听!意思是「上等」或者「具备稳重的殊胜功德」,他能够引领弟子的心,让弟子不断的进步。

  所以,光是从「上师」这个名字,就可以大略的知道意思。我们不只是口头上说:「上师、上师」;更要先想一想,到底「上师」这个名词是什么意思?「上师」不是「下师」、也不是「中师」,为什么要是「上师」?所以我们要看看这个意思啊。

  佛法的每一乘当中都有讲到「上师」的定义,但是基本上对于上师的条件是一样的,不同的在于每一乘的上师,要具备它那一乘的(戒定慧)三学跟知识,不管是声闻乘、大乘或是密乘。

  尤其弟子对于上师,在每一乘有不同的看法,譬如说:声闻乘或者大乘,弟子看待上师或者是善知识、如佛一般,意思是对上师要等同对佛一般的恭敬。

  但到了密乘呢,我们依止上师,不仅仅是看待他如佛一般,而是──他就是佛!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上师应具备的三种德相

  法王中文开示:

  各乘对上师的解释与各乘上师的条件,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主要说说上师要具备的功德。

  冈波巴大师曾经说过「一个上师应该具备的德相」或者条件,这个请堪布丹杰来念,你们自己去抄吧,反正这就是一个「祖师教言」!我的声音不标准,所以就请堪布出马。

  堪布丹杰:

  对于上师应该具备的德相,冈波巴大师曾经说(出自《胜道宝鬘》

  一应当具备断除对此生的贪着;

  二能以大智慧导引他人入道;

  三能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

  法王中文开示:

  这本书(指《噶举祖师教言》)里面可能没有,所以你们自己去抄。

  ■应断除对此生的贪着

  法王中文开示:

  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个解释,第一世DB法王、或者说是第一世黑宝冠持有者杜song虔巴,他说的解释有点长,你们可能没办法抄下来啰,但是你们可能要先听一听,他对第一个德相「应当断除对此生的贪着」的解释,堪布来念一下!

  堪布丹杰(念诵杜song虔巴教言):

  杜song虔巴教言提到:「上师若是贪着此生的话:也就是说当弟子做各种承侍时,上师才给予关怀;如果弟子不作承侍的时候,上师就不教授口诀。然而上师的一生能够有多长?若是自己增长很多贪嗔等罪,让弟子也因为上师而增长罪恶,这样不善的话,『犹如双牛,容易堕入深渊』,因此教授师、上师必须要断除对此生的贪着。」

  法王中文开示:

  我们先谈谈「断除此生的贪着」这个德相,这是什么意思呢?

  谈到这个「此生的贪着」,不仅仅是说:「对此生没有任何念想」的意思,譬如说世间八法,以前祖师们说世间八法有三种:白、黑、花三种世间八法:

  白的世间八法-连登地菩萨都有,譬如对事物的得失可能仍然会有欢喜、痛苦等。

  花的世间八法-有点想法(有点贪着),有点花剌剌(参杂黑、白世间八法)的。

  黑的世间八法-完全投入世间八法。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并继续以藏文开示)

  法王藏文开示:

  「要断除对此生的贪着」,并不是完全不考虑今生,不想今生任何事情,而是指没有贪着心在里面,因此过去的一些祖师,提到不贪着此生,或者不被世间八法所影响的时候,将「世间八法」分成三种。

  第一种白的世间八法:是指登地的菩萨们,他们不贪着此生,但是他们还是会思考、考虑今生的事情,他们也是会产生欢喜的心等等;

  第二种花的世间八法:这是掺杂的、还没到登地,仍有烦恼在里面,有一些贪着,但是又没有像一般世间人完全掉入世间八法中;

  第三种黑的世间八法:指的是完全的世间人,完全落入到世间八法称讥毁誉…等这些贪着当中去了。

  法王中文开示:

  如果一个人脑子里面只会想此生的名闻利养,这就是贪着此生;没有这种贪着的话,就是不贪着此生。这不表示说,对于此生没有任何执着、或者任何想法,如果他的脑子中只会有今生,没有来世,那才是「贪着此生」!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并继续以藏文开示)

  法王藏文开示:

  这里提到,第一个条件是「不贪着此生」,这个定义要清楚,什么是不贪着此生?意思是说他不只是思考今生而已,不只是完全只想到今生,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他完全不考虑到来世,没有想到未来,只想到眼前今生的情况,那么他甚至不能称为是一个修行者、一个学佛的人。

  为什么呢?如果一个修行者、学佛的人,会想到来世,想透过今生的修持,来世要投生到一个善道,得到一个暇满人身,然后能够继续好好的修持佛道、圣道,让自己越来越趋向究竟、快乐的道路。所以,他会想到来生;如果一个人只局限、贪着在今生,不想到来生的话,他就不能称为一个修行者。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现今一些修持法门会强调,佛法要在今生当中,跟生活、跟你的此生结合在一起,这种说法当然是非常好的。如果我们无法落实佛法于生活当中,无法在今生实践佛法的话,你的确是不可能成就些什么,未来也不会得到些什么好的东西。要注意的是,这里说到「要将佛法落实于生活当中」,但也不要太执着、太落入世间法当中了。

  意思就是说,你可能变成是为了得到一些利益、变得更有名声、更多人供养、更多的名闻利养等而修持,或者你修持佛法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开心一点,为这样(世间法的目的)而修持。那就不对了。

  法王中文开示:

  「如果这样(为世间法而修持),这可能是一种错误了,这可以说你贪着此生了!」所以,这个「贪着此生」的松与紧,要抓得非常好,意思就是说是不能太紧或太松。

  「不贪着此生」不是说完全不考虑今生,你可能会发觉很难找到一位这样的上师,或许可能会有,但很难,少数几位而已。所以,要知道不贪着此生的标准是什么?

  但是你也不能太松,如果你看到一位上师,他还是有人我之分、亲疏之分,你却说:「这样也可以!他也不贪着世间!」这样也不行,这样又太松了!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

  ■能以大智慧引导弟子入道

  法王中文开示:

  那么接下来,提到上师要具备的第二个条件,是「要以大智慧导引他人入道」。

  杜song虔巴的教言当中有一个解释,(法王开玩笑说)请我们的大堪布来念一下。

  堪布丹杰(念诵杜song虔巴教言):

  若无智慧,则不知讲说合适弟子心意的法,为了能符合有情种种的意愿,应该要次第的开示,符合弟子心意的口诀,不应在弟子求法的时候,上师却说我不知道。因此应该具备大智慧,导引入道的力量。

  法王中文开示:

  所以呢,因为弟子的根器不同,所以上师应该根据不同意愿,开示符合弟子心意的口诀。

  (接着,法王将上一段中文开示翻译成藏文,并以藏文再作开示)

  法王藏文开示:

  上师具有大智慧,是指要能够符合弟子的程度或情况而讲说,所以,就算这位大师自己很有智慧,但是说出的学问,却不符合弟子的程度,这样也是不行的,这样无法称为「具备大智慧」。所以,上师所说的教法,要与弟子的心意相结合,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子他所具备的智慧或知识,才能真正引领这个弟子。

  ■能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

  法王中文开示:

  对于「能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这个条件,第一世DB法王有一个解释。(法王请堪布以中文念诵)

  堪布丹杰(念诵杜song虔巴教言):

  如果没有悲悯心,自己才受到一点痛苦,就觉得我不能够度化弟子,而产生许多忧伤。或在帮助顽劣的有情时,虽然以法相待,却可能得到诸多粗言恶语的回应,这时如果上师不具备大悲悯心,可能会觉得为弟子说这么多的法,而这个恶人却听不见,会感觉到辛苦,而生起舍弃的心。

  若是悲悯微小,当弟子痛苦时,也可能连一点忙也帮不上。因此,对于自己关注的弟子,应该具备「即使牺牲生命,也不让弟子去恶道」这样的大悲悯心。

  法王藏文开示:

  第一世DB法王解释「要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说,当一个上师摄受弟子的时候,如果他不是对弟子有这样的一种悲悯心与慈悲心,只是想透过这个弟子,让自己得到一些暂时的利益或者各种私利,那么有一天当利益用尽,他就会舍弃这个弟子,这样是不行的。

  所以,对一位真正具备大悲悯心的上师,他「不舍弟子」是指:这位上师无论是在眼前或是更长远的,不论就短暂的或者究竟的利益来说,他总是一直想着要带领这个弟子,想着怎样可以帮助这个弟子,让他出离他的无明、出离这个轮回、烦恼,让他真正能够自立起来;直到他真正自立,能够利益到众生,这段期间我都不舍弃他,都要以大悲心来眷顾与利益这位弟子。如果一位上师有这样的想法,他就可以说是「以大悲悯而不舍弟子」了。

  接着,还提到如果一个上师他自己的大悲心不够,的确有些弟子他是很顽劣、很顽固的,所以,刚开始这位上师可能会看到这个弟子这么顽劣、他很可怜需要帮助,也给予他一些教导,在佛法上、生活上都尽力给予各种帮助。但如果这位上师不具备大悲心,遇到弟子顽劣时,可能他就会说:「啊!这个不行了!我怎么教他都听不懂,这不是我的错啊,这可是弟子你自己的错,不管你痛苦也好、快乐也好,我都不管你了!」

  所以,第一世DB法王杜song虔巴解释说:「要具备即使舍弃性命,也不让弟子去恶道这样的大悲悯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最近有一种情况,有一些上师他会说:「啊!弟子你要做这个,要做那个!」如果弟子不做,上师会说:「喔,你这是违犯三昧耶戒啊!你这是要落入到金刚地狱的!」许多上师会这样子作怪。

  但是,请看这里解释到「真正的上师,他宁愿舍弃自己的性命,也不会让一个弟子堕入到恶道』,更不用说堕入到金刚地狱!所以,如果各位听到这样的说法,要有一个了解:一位真正的上师是不会用落入金刚地狱的话来威胁弟子的。

  ■上师功德要比过患多

  法王中文开示:

  总的来说,上师的功德与过患、或者优点与缺点当中,优点要比缺点还多、功德要比过患多。意思是说即使上师没有那么多的功德,但至少会对弟子说:「来世比此世还重要,佛法比世间法还重要!」就像一个很热情、慈悲的妈妈一样,有些母亲可能没有什么学问,但是她很想要帮助这个孩子,就会不断、不断地说:「你要做好人!读好书!」至少也要像这样子。

  但是所谓的「功德」呢,不是自己认为的,而是要按照经典当中所形容的功德来观察上师,不然的话,就不如法了。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每个人心中对「上师」都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同样的,每个人也会对「功德」有着不同的想法,认为这样才算功德、那样不算功德。

  不同地方的人对「功德」也常有不同的想法,譬如亚洲的人认为有功德,西方的人不一定会觉得这算什么功德;西方的人觉得有功德,有时候亚洲人会觉得有点怪怪的。所以,我们要按照经典当中所说、所形容的来判断。

  就连对佛陀,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譬如说外道,就会觉得「佛陀有些缺点,佛陀也不怎么样!」所以最好是按照经典,按照佛所说的法,去判断「什么才算功德,什么才算过患」。

  (接着,法王将上述中文开示译为藏文)

  法王藏文开示:

  接下来,也许有人会问:「那要怎么去看上师的功德呢?」这里法王提到:「我们不要按照个人的想法,去看上师的功德;而是按照经典当中所形容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是一个世间人,我们的看法跟想法,其实不一定准确,有的时候我们认为是好的,其实可能是坏的。所以,我们要怎么样来判定一个上师的功德?就要透过经典所形容的。

  同样的,这里也举一个例子,就像是佛陀在世的时候,当时有一位叫善星比丘的弟子,他不觉得佛陀有任何了不起,觉得佛陀与自己差不多,甚至对佛陀也生起了种种邪见……,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善星比丘看到了他所认为的佛陀缺点,就说:「这就是佛陀的缺点。」不是这样的!

  我们常常口头会说:「佛陀具备一切功德、远离一切过患。」但是你怎样能够真正知道呢?唯一的方法,是透过经典当中所讲述的「四谛」等教法,才能够真正了解到佛陀或者上师他是具备一切功德、远离一切过患的。

  今天早上就开示到这里。下午可能说一些关于弟子的事情,我准备说说身为上师的怎么折磨弟子。(弟子笑)

  【忏悔文】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月藏经吉祥文】| mp3下载

  《月藏经》所云,圣教广弘之实语。

  我昔行苦行,为诸众生故,舍己自身乐,令法久炽然。

  我昔舍身命,为诸病人故,亦为贫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菩提,舍财及妻子,宝象马车乘,令法久炽然。

  我昔供诸佛,缘觉及声闻,父母诸师长,令法久炽然。

  为闻菩提故,无量阿僧祇,备受种种苦,令法久炽然。

  我修戒律仪,长夜常勤行,十方佛为证,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忍辱,忍诸恶众生,为众除烦恼,令法久炽然。

  我昔勤精进,坚固常伏他,度脱诸众生,令法久炽然。

  我修禅解脱,无色三摩提,恒沙不可数,令法久炽然。

  我昔为般若,住在于闲林,演说无量论,令法久炽然。

  我昔常怜愍,舍己身血肉,及舍身支节,为增正法眼。

  我愍恶众生,以慈而成熟,安置于三乘,增长正法施。

  我昔智方便,度脱诸恶见,安置于正彗,法雨令不绝。

  我昔以四摄,救度诸众生,灭恶烦恼火,令四众久住。

  我昔除外道,诸恶邪见网,安置于正路,四众得供养。

  【回向】(法王领众三拜)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