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衲子心:择友
禅林衲子心:择友
文/见风法师
当一个人脱离了父母的怀抱,面对未知的一切,身旁除了亲眷外,就是朋友的陪伴。人们总是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交友,因为想法、兴趣相同,彼此才有共通的话题。所以,我们从周遭的朋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所谓“观其友,知其人”。
《欢豫经》云:“贤友是万福之基,现世免王之牢狱,死则杜三途之门户,升天得道,皆贤友之助也。”良朋益友是成功、成圣贤的最佳助缘;相反地,遇到恶友,则是堕落的恶因,如<沩山警策>云:“狎习恶者,长恶知见,晓夕造恶,即目交报。”故择友不可不慎!
君王要治理好一个国家,首先要远奸佞、近忠良,如此才能让国家兴隆起来。选择朋友亦是如此,和有德行的人在一起,每天所见所闻皆不离正见,耳濡目染下即便不能成圣,至少也是一个正人,知见端正了,未来就会充满希望与光明。
要如何分辨贤友或损友呢?往往我们会认为:凡是对我有利、让我感到欢喜的就是“好人”,而处处和我作对、不顺我意的人,就是“坏人”。这是很粗浅的看法,因为有时给我们好处的人,只是顺着我们的习性,并不会让人有所提升。就像结交酒肉朋友,彼此之间只是以“利”相交,根本谈不上忠义;甚至有些我们认为的好处、方便,不是用正当手段得来,所以更要小心谨慎。而处处不顺我们意的人,不见得就是损友,所谓“忠言逆耳”,道德高尚的人,行事以“德”为本,当与之相处,和我们的习气相违背时,就会感到不自在、有压力。所以,选择朋友也是一门学问。
真正能让我们提升的朋友,大多言行端正、知见正确,不仅心量广大,更能在朋友有困难时伸出援手,乐于彼此向上努力。《因果经》告诉我们选择良友有三个方法:见有过失辄相晓谏、见有好事深生随喜、在于苦厄不相弃舍。
一、见有过失辄相晓谏
《弟子规》云:“言不讳,色不媚”,一个正人君子,除了自己言行端正外,见到他人有过失,能够坦然地给别人忠告,不会怕和别人结恶缘,而不敢说出口。因为他知道要让别人提升,不是一味地随顺、纵容,而是要断恶修善,彼此在正道上提升,才是真正的朋友。
二、见有好事深生随喜
“君子有成人之美”,心量广大的人,看到别人有成就,不但不会嫉妒,反而能发自内心地去随喜赞叹。这样的朋友,不但不会和人勾心斗角、争名夺利,更能在别人没有信心时给予肯定,赞叹别人的良善面,让人充满希望。
三、在于苦厄不相弃舍
平时称兄道弟的人,若自己一遇到困难、失势时,就划清界线、销声匿迹,这种人绝对称不上是好朋友;同时也表示这样的人和我们交往,只是为了从我们身上得到好处,一旦我们失意了,友谊也宣告终止。真正的好朋友是在遇到困境时,仍不背弃我们,不断地给予我们信心,一起走出阴霾。大抵而言,要在锦上添花容易,而在雪中送炭实难!
选对了朋友,身旁尽是善知识,潜移默化中不但能够提升,即将堕落之际,也能扶持我们回归正道;或者在山穷水尽时,协助我们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契机。在春秋群雄争霸的时代,帮助齐桓公称霸中原的管仲,因为有鲍叔牙这样的朋友,不断在背后支持、鼓励,甚至管仲沦为阶下囚时亦不舍弃,反而推荐给齐桓公,使其一展长才与抱负。试想:倘若管仲没有遇到鲍叔牙这样的朋友,齐桓公没有管仲的辅政,春秋的历史或许又是另一番局面。
了解择友的重要性后,其实我们也可以用相同的道理,反省自己是别人的贤友还是恶友?不要再埋怨贤友难觅、知音难寻,所谓“德不孤,必有邻”,从自己做起,让自己先成为别人的良朋益友,才会发现更多。好比在黑暗中,一盏孤灯是很微弱的,但是如果用这盏灯去点燃其他灯,又用这些灯,再去点亮更多的灯,灯灯相照的辉映下,自然能够驱走黑暗,带来光明。同样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相互依存,如果大环境不好,自己不妨做一个点灯的人,让更多人能一起向上提升,不也是美事一桩?甚至在点灯的途中会发现:原来有许多盏灯,早已在发光发热,只是自己从未发现罢了!
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就不怕孤单,朋友间相互砥砺,一起成长,都是彼此的善知识,都是对方的良善助缘,让我们能够充满勇气、信心,去面对种种艰难的挑战,向成功迈进。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