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8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0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8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义,为他人说,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胜于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所从闻般若波罗蜜,当视其人如佛,亦如高胜梵行人。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密多罗蜜中义,为他人说,开示、分别,令易解」,这下面是第三科「举经卷与他格量为他解释其义」,是分三科,第一科先说这样做是很殊胜的。

  「复次,憍尸迦!」这是佛又对憍尸迦说:「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我们对佛法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义」,这个「如」就是无差别的意思。般若波罗蜜中的道理,你「为他人说」,为他人「开示、分别」令他容易明白,但是没有错误,「如般若波罗蜜中义」。「是善男子、善女人胜于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比前面的校量功德,比那位善男子、善女人的功德多。

  「所从闻般若波罗蜜,当视其人如佛」,这是赞叹我们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应该努力的学习,要学习这部经。「当视其人如佛,亦如高胜梵行人」,这位学习《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就如同这个高胜梵行的人,下边有解释这句话。

  何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般若波罗蜜不异佛,佛不异般若波罗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高胜梵行人。高胜梵行人者,所谓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求辟支佛道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当供养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下面第二科解释殊胜的原因,分两科。第一科,「明般若能生三世诸佛」。什么理由这样说呢?「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我们应该明白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就是无量功德圆满的佛。「般若波罗蜜不异佛」,和佛是无差别的;「佛不异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这样讲呢?「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般若波罗蜜就是佛,什么理由呢?就是过去的诸佛、未来的诸佛、现在的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的学习,而后成就无上菩提的,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我们向佛学习然后才能得圣道,然后才能得无上菩提;现在这里说从般若波罗蜜中学习得无上菩提,所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

  「及高胜梵行人」:高胜梵行人,也是从般若波罗蜜中学而成就的,什么叫做高胜梵行人呢?「所谓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就是不退转地的菩萨,这个不退转就是所成就的道力,学习般若法门所成就的正道不失掉;成就了以后永久也不失掉,这就叫做高胜梵行人。这位高胜梵行人「亦学是般若波罗蜜」,他也是学习这个般若法门,「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这样学习而成就的。

  「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那么前文曾经解释过,就是发出离心的人,就是有这样的意愿,他想要从生死苦恼里面解脱出来,到涅槃那里去,有这样意愿的人就叫做「声闻人」。声闻人,「声」就是佛的法语,佛为我们宣说般若波罗蜜的法语叫做「声」;「闻」就是学习,学习佛说的妙法,就叫做「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就得无生无灭的圣道了,就是阿罗汉。从《阿含经》里面看、从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看,就是还要有戒、还要有定、还要有这个「慧」,就是般若波罗蜜。这般若波罗蜜不应该是单独的从这里得圣道,还应该前面有戒、还应该有定。戒能帮助我们得定,定能帮助我们得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见第一义谛,这个次第是这样子的。但是见第一义谛才算是得解脱,可不是戒能见第一义谛,也不是定能见第一义谛的,戒、定这两个方法不能见第一义谛,但是能帮助般若波罗蜜见第一义谛,所以也还是必须要有戒、要有定。可是见第一义谛,还是般若波罗蜜,不是戒、也不是定,所以佛就这样,单独的赞叹般若波罗蜜的重要。

  我们头几天也讲过这个正法、像法、末法。这个「正法」的时候,那个时代的佛教徒很多很多的都能得圣道,到「像法」的时候就是少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呢,有戒、也有定。像法时代的佛教徒,多数有戒、也有定;但是般若波罗蜜开始少了,学习般若波罗蜜的开始少了,所以得圣道的人也开始少了。到了末法时代呢,戒、定、慧都少了,所以就是不能说得圣道了。所以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特别的赞叹般若波罗蜜,原因也就是在这里。因为佛教徒由佛在世的时候开始殊胜,但是后来越来越少,后来就没有了,所以这里特别的单独的赞叹般若法门。

  「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得阿罗汉道,也是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求辟支佛道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佛教徒里面有不同于声闻人的人,他也是要学习圣道最后得涅槃的,但是他是叫做独觉、辟支佛。「辟支」翻个独;「佛」就是觉,翻个独觉。这个人呢?也是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的,那和声闻人有什么不同呢?在因地的时候,栽培善根的时候和声闻人无差别,同样的戒定慧这样学习。这样学习,但是这个人有高慢心,这是从《瑜伽师地论》的学习上知道这件事,在其他的经论上很少看见这句话。他有高慢心,就是我成道的时候,我不要有老师,他有这样的意愿,他有这样的意愿,那也就如愿,就成功了。所以得道的时候,成辟支佛道的时候是没有老师的,没有老师就是自己就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叫做独觉。他没有老师就能够觉悟这样的道理,原因在什么地方?虽然说是他自己发愿,但是事实上呢!就是善根栽培得胜,栽培得特别殊胜,所以没有人启示他、警觉他,他自己看见那个春天的境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无常的境界,他就觉悟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就觉悟了这个般若波罗蜜,所以叫做独觉。「求辟支佛道人」,也是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不同于声闻人。

  「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这个下边这是第三种佛教徒,「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不同于声闻人,也不同于求辟支佛道的人,他什么地方不同呢?就是有大悲心,他感觉到众生不明白佛法,在世界上迷迷糊糊的,做一些愚蠢的事情,感觉到这些人可怜悯,他发了大悲心,也同样是要学习戒定慧,但是这个大悲心不同于声闻人,也不同于辟支佛道的人。他也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菩萨位就是得无生法忍,这个得入菩萨的初极喜地、离垢地,有十个阶级,那就是菩萨的位,也是见第一义谛。「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从暖、顶、忍、世第一到初极喜地开始入菩萨位。

  「以是故,憍尸迦」,因为前面这三种佛教徒,有声闻人、求辟支佛道的、求菩萨道的,佛教徒虽然很多,可是分这三类。分成三类,我们一般的说呢,声闻人求辟支佛道,叫做小乘;或者声闻人叫做小乘,求辟支佛道叫做中乘,菩萨就是大乘。但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是共同的,不是各别的。「以是故」,因为这样的原因。「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当供养般若波罗蜜」,这般若波罗蜜,一切佛教徒想要得圣道,没有例外的,共同地要学习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我们应该学习,我们应该供养佛,但是也应该供养般若波罗蜜。

  我见是利,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作是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依止住者?憍尸迦!我于一切世间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中,不见与我等者,何况有胜者。又自思念: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供养是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

  「我见是利,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作是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依止住者」,这是第二科「明般若独是佛依止」。「我见是利」,释迦牟尼佛自称为我。我,以清净深奥的大智慧,见到般若波罗蜜对于佛教徒的利益的殊胜、重要。「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佛成道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就是初开始的时候。「作是念」,心里面曾经这样忆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那一个地方、那一个人是我可以供养他、恭敬他、尊重、赞叹的呢?「依止住者」,他做我的住处。我们说住处,用我们的生活习惯,就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房子,或者是一个楼,或者是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在那个地方居住,叫做住。但是修圣道的人,他不是在这儿住,不是这个身体在那儿住,算是住;是他的心、他的大智慧依止处,他在那个地方住,是他的心在那个地方住。修止观的人应该是熟悉这件事,就是他修止观的时候,他要有个所缘境,那个所缘境是依止处,就是住在那里。现在是佛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他的那一念清净心,那个般若的那一念清净心,在何处住呢?

  「憍尸迦!我于一切世间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中,不见与我等者,何况有胜者」,这先解释「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者」,先解释这句话。我于一切世间里边,「若天、若魔、若梵」:「若天」,就是人间的人在这里没有列出来,只是列出来天。这个「天」,看下边的魔、梵,那么这个天应该是欲界天,欲界六种天。「若魔」,就是欲界六天的最高的那一层天,就是魔王的住处,魔王在那里。魔王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他是得了未到地定的,魔王是得未到地定的,还有这个境界的。「若梵」,梵就是离欲了。欲界的人、欲界的天都是有欲的,这个超过了欲,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都没有欲了,所以叫做梵,梵就是清净的意思。「若沙门、婆罗门中」,这个沙门、婆罗门指人间的人了。人间的人,我们尊重一点去说呢,这些沙门和婆罗门就是有思想的人,和一般人是不同了一点。

  我今天有个妄想,就是印度人,除了佛法以外,有很多外道。我们用「外道」这两个字去称呼他们,也是很恰当的,就是佛法以外他们也有道,当然和佛法的道是不同。其中,我要说什么话呢?印度的外道,有的外道他们得到了四禅八定,他们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些人若是有因缘接受佛陀的教化,他们在禅定里边立刻地得阿罗汉道,有这种能力。这个印度人能得阿罗汉。这个外道得四禅八定这件事,我们回头来看看中国人有没有人得四禅八定?好像没有。我们看孔夫子,也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也不感觉到。怎么知道呢?孔夫子有儿子,孔夫子还把他的夫人请走了。那么当然,孔夫子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有大智慧的人,但是没有得四禅八定,没有。我看,孔孟子也是没有;我看文王、武王、周公也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也不像;我看那个老庄也不像,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吕洞宾?也有可能有一点定,因为他有点神通,应该有一点定。有一点定,后来好像也是和佛教有一点关系,也可能转为佛教徒了吧?我说古代,吕洞宾是唐朝,古代的时候,在书本上的记载看不见,看不见这个记录。

  现在这里说「若梵」,这是印度得四禅八定的人。「若沙门、婆罗门中」,这就是人间的人,也可能这些人有四禅八定,也可能没有。「不见与我等」,释迦牟尼佛说: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里边的人,不看见有一个人和佛平等的,没有这个境界。「何况有胜者」,何况有更殊胜的呢?都没有了。平等的都没有,还能有超过佛的?也是没有的。

  「又自思念: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供养是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这下面,就把前面这两句话都回答了。「又自思念」,佛又自己思惟、忆念这件事。「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得到这个法以后,我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这样子。「我供养是法」,没有等者、也没有圣者,我供养谁呢?我就供养这个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我就依止这个法,做我的清净的智慧的住处。

  「何等是法」,这个法,「我供养是法」,这个法;「我所得法」,这个「法」究竟是什么呢?「所谓般若波罗蜜」,就是指这个般若波罗蜜法。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观第一义谛,一天一天地这样学习、这样修行,最后圆满的时候,就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诸法实相,也就是第一义谛。

  这段文的大意应该算是讲完了,但是还可以有一个问题。我们说这个阿罗汉,这阿罗汉,这一切圣人,他的心在什么地方住?这些圣人从得须陀洹果开始,从初开始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开始,他的心如果在无分别的时候,他就在第一义谛那里住,他去思惟因缘所生法,就到了第一义谛,他的心就在那里住。在那里住,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是能住,第一义谛就是所住;但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无分别,他没有去分别这是能住、这是所住,所以就没有能、所的差别。在能住这一方面,叫做般若波罗蜜;在所住那一方面,就是胜义谛,就是第一义谛。那么这就叫做依止住。阿罗汉也是这样子、辟支佛也是这样子、佛也是这样子,但是有一点问题,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入涅槃的时候,把这个生命体弃舍了,不要了。他不要了呢,那个时候叫做涅槃,他住在那个不生不灭那个地方。现在,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说住涅槃,他说住在般若波罗蜜,住在这里,和那个阿罗汉、辟支佛入涅槃的时候,有什么差别呢?

  这个,可以说有两个差别:一个呢,入了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和辟支佛,他弃舍了这个身体,他就和我们人有距离了。有距离了,我们没有办法和他沟通,也不能联络,他也不睬我们了。这个佛不是这样子,佛有大慈悲心,他还保留他的身体。保留这个身体,就可以和我们见面,也可以谈话。所以,他不到涅槃那儿去住,他在般若波罗蜜在这里住,所以这个地方有一点差别。他怎么样就是住在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第一义谛这里呢?他就是从因缘所生法这里,从这里观察它是毕竟空,就住在第一义谛这里了;不是离开了一切有为法,去住第一义谛。那个阿罗汉和辟支佛,他是离开了有为法,去住在第一义谛;佛不离开有为法,住在第一义谛,就是这个地方有点儿差别。差别,我说是两个原因,实在还又是一个原因,就是佛有大悲心,他一直地他不忘众生苦,所以他不到涅槃那里去。所以说,「当依止住。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

  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声闻道,皆应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

  「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这下面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劝我们这样学习。

  佛又招呼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佛已经功德究竟圆满了,他还是自动地来供养这个般若波罗蜜。「供养」,实在就是恭敬、尊重的意思。「恭敬、尊重」,也就是赞叹的意思。「依止住」,他的心安住在那里。我们平常的人,假设在佛法里面肯用功的话,有可能会静坐、也修止观。但是我们若和别人心里面一想什么什么事的时候呢,里面那个寂静的境界就没有了。我们和别人一说话,心里就得要想,心里面去思惟,才能够说话。但是,一思惟、一说话呢,内心里面的寂静住没有了,就不寂静了。

  昨天,有人提出个问题,就是内心里面没有名言相的时候,前五识就不能动了,就是这个问题。那么,现在佛依止住在诸法实相,在第一义谛这里住,佛同时还现身说法、广度众生的,还有这回事。那是不是他的心就离开了第一义谛,跑到世俗谛来了呢?是不是也是这样?不是,佛不是。佛这个地方就是不可思议,这个有分别的境界和无分别是同时的,是同时的。我们修行的不够,不能同时;我若分别的时候,无分别的境界没有了,不是同时的。所以,这上面说:「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在那里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何况你们没有成佛的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但是,虽然没有成佛,但是有广大的意愿,「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这样的愿。「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呢?更应该尊重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了。何况,你若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不尊重般若波罗蜜,怎么能得无上菩提呢?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为什么对般若波罗蜜要这样尊重呢?「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所以要尊重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也应该那么说,就是「生诸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的修行、从般若波罗蜜的学习,你就能得无生法忍,所以就生诸菩萨摩诃萨。所以这个地方的「诸菩萨摩诃萨」,应该是指已证圣道的菩萨,不是凡位菩萨了。「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诸菩萨摩诃萨虽然是得无生法忍了,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努力地修学圣道,最后功德圆满就成佛了,所以说「诸菩萨摩诃萨生诸佛」。

  「以是故」,由这个理由。「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声闻道,皆应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就是最后结论,我们应该尊重这般若波罗蜜,不管你是求佛道也好、求辟支佛道也好、求声闻道佛道也好,都应该尊重般若波罗蜜。你尊重般若波罗蜜,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得声闻道、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我不尊重,不尊重,这件事都是不成功的。

  这个〈舍利品〉到这里应该是讲完了。讲完了呢,我心里面还想讲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我们就可以圆满。

  佛在世的时候,一天的早晨,我们看佛,佛是不睡觉的,释迦牟尼佛是不睡觉的。有众生可度的时候,佛就是说法,不然佛就入定。其实佛没有出入定的问题,但是表现出来的威仪,有时候坐在那里,有时候也在经行,但是佛的内心没有离开定,是这样子。

  那么这一天早晨的时候,阿难尊者就到佛这里请问:昨天晚间,昨天,就是夜间,佛这里放大光明,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事情呢?佛说:是天上有五百天子到这儿来听法。到这儿来,佛为他们说法,得了初果须陀洹。这是什么因缘呢?佛说:在迦叶佛末法时代,看那文上的意思,可能是有一个大坏蛋,还是有权力的人,把佛法完全毁灭了。他没有说这句话,但是看出来是这样子。而这个时候呢,大概在这件事之前,佛法还没有完全毁灭,这个时候有两个婆罗门,两个婆罗门到寺院里边听比丘说法,就受了八关斋戒。受了戒,这两个婆罗门:一个婆罗门是求生天,我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呢?我希望生到天上去;另外一个婆罗门受八关斋戒的目的,想要做国王。两个人一样的受八关斋戒,但是目的不同。

  受完戒以后,就回家去了。回家去了,这个希望生天的这个婆罗门呢,回到家去和他的太太,他太太就劝他,或者是叫他,叫他吃饭,要吃晚饭。他说:我已经到佛教的寺庙里受八关斋了,晚间不吃饭的。他这个太太相信婆罗门教的,说是:你是婆罗门教,为什么相信佛教,去在那里受八关斋呢?这是不对的,你要吃饭。如果你不吃饭,我就向所有的婆罗门宣布你的罪状。哎呀!他有一点害怕这件事,他就吃饭了。吃饭了呢,就破这一条戒了。

  而那一位求做国王的这个婆罗门,他没有犯戒。没有犯戒,结果第二生的时候,他就做国王了;而这个犯戒的这个婆罗门死掉了以后,没能生天,就做龙了。做龙,就是在这个国王的花园里边,那个水池子里边,这个龙就在那里住。那么这国王这一天,他的守园人,管理花园这个人,在这个水池子的旁边,拾到一个生果。这个生果从来没看见过这个样子,这颜色也特别好,味道特别香,虽然没有放在嘴里吃,它的这个香气、香味很强。他就拿了这么一个生果了,他心里想:我每天到花园里面做事,这个守门人,这皇宫的守门人找我麻烦,我不如把这个生果给他。给他了,他拿到这个生果,一想:我来的时候,国王周围的人老找我麻烦,那么就把这个生果给他。而这些人拿到这生果以后,给了王的夫人。王的夫人拿到这个生果,就给国王了。国王一看:哎呀!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个生果,味道也特别好,从那儿来的?这个王的夫人就照实一说。那么,这样向前推,最后就推到这个守园人。说是:花园里面有这样好的生果,为什么不给我,你给他呢?那么他就照实就坦白了。他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要给我。说是:这个生果特别好,你每一天送这样的生果给我。他说:这个事情很难办了!这个果是在那个水池边拣到的,不是树上生的,我那可能天天找这生果呢?他说:你若不给我,我就杀你的头。国王就是这么说话了。

  他就在那水池子周围走,就愁眉苦脸地在那里想这件事。想这件事的时候,忽然间就来了一个老翁,说:你在这儿,有什么难题、有什么困难,你这样子愁眉苦脸的?他就坦白这件事。不要紧!你不要愁!我会送你一大盘的生果。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就走了,走了,就送一大盘都是特别好的生果。但是同时呢,还有一封信,一封信。这个生果盘,还有一封信,他就都送给国王。国王看见生果了,是心里欢喜,但是打开看这一封信,也愁眉苦脸了。什么事情呢?就是这个龙王,其实那个送生果是谁?就是龙王,就是这个龙。这个龙说什么呢?他说:我们前生我们是朋友,同时受八关斋戒的,但是你持戒清净,所以你是满愿了,我破戒了,所以我现在做龙了。做龙了,那怎么办呢?我现在还想要学习受这个八关斋戒,但是怎么样受?就不知道了。请你给我找一本《八关斋戒文》,受八关斋戒的仪轨,你给我找到。如果你不找到,我把你的国土变成大海。所以他心里面也在苦恼。

  那么,那怎么办呢?他就对他的其中有一个大臣,是他常常商议事情的人,他就对他讲这个事情。那么这个大臣说是:现在佛法都灭亡了,上那儿去找这个书呢?说出这么一句话来。那么他就回家去对他父亲说这个事。他父亲说:我们这个家有一点特别。说:什么特别?晚间的时候,天黑的时候,房子里边没有灯光的时候,我们这个屋子里有个柱子放光,或者这里有什么奇怪?那么,说:那好,那么就把它剖开,看看有什么?剖开了以后,就是找到一个《十二因缘经》、还有一个八关斋戒的文,就是找到这两本书。那这个看出来,佛法是灭亡了,那应该是国王做这件事。那么,老百姓不敢读佛教的书了,就藏在这个柱子里边,应该是这么回事。

  这样子找到了以后,那么就把这个八关斋戒的文就转交给这个龙了。龙得到这个仪文以后,龙有很多的子孙,大概有五百多吧!这些龙都根据这个文受八关斋戒,那么这些龙死掉了呢,就生到天上去,生到兜率天。生到兜率天,这些龙生到天上去的时候,应该有前后的差别吧?不会同时死掉的嘛!他们死掉了以后,就来到佛这里,来到释迦佛这里,那就是感念佛,这时候迦叶佛已经入涅槃了,所以就到释迦佛这里来,那么来拜佛、听佛说法。佛为他们说法的时候,他们都得须陀洹果。这个受八关斋戒能生天,再来人间听佛说法,就会得须陀洹果。不只这一件事,其他有很多都是这样子。那么,这释迦牟尼佛这样把这一段的因缘告诉了阿难尊者。

  我们今天的佛教,不但是在家居士,就是连我们出家人都算在内,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人不多,我感觉很少。愿意念《阿弥陀经》的可能有,能背《阿弥陀经》的也是有,或者是学习什么。但是学习这《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不多。有人读这个《法华经》的人还是有、读《金刚经》有,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人很少很少。这件事,在我的想法,因为《摩诃般若罗蜜经》比较深一点,但是有《大智度论》的参考书应该是还不是太难,但是还是学习的人很少。这样子,我们想得圣道很难。就是我们学习这个《金刚经》、和《摩诃般若罗蜜经》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学习《金刚经》,我感觉就是《金刚经》一直地赞叹读《金刚经》,受持、读诵《金刚经》功德大、功德大,所以我们愿意读,究竟《金刚经》里面的道理,能学习的人也不多。譬如说是:「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道理容易懂吧?我看,也都不大容易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更不容易懂,但是愿意读。为什么愿意读?就是功德大。其实这个功德大的原因,是学习无我观、学习法空观才功德大的,不是只是读文而功德大的。但是,我们看见那句话就愿意读。这样子,还是不容易得圣道。

  可是我们能够受八关斋戒,我们能够持戒不犯,还是有可能得圣道的。原因就是你持了八关斋戒,会生天,到了天上去的时候,那个人的身体和人间人不同。我们人间的人,有善根的人是不一样了,一般的善根不厚,你想得圣道啊?一个是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不容易得圣道;一个是身体他也不是太顺。若是你生到天上去就不同,天上那个眼、耳、鼻、舌、身、意,比我们有利一点,比我们的利。天上的那个饮食,它容易消化,它在身体里面有力量,帮助你得圣道,我们食人间的饮食不是,容易有问题。所以生到天上去,我们能见佛,容易得圣道。在天上还有一个特别希有的事情,弥勒菩萨在天上,我们生到天上去,去拜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给我们说法,和释迦佛说法是一样的,也容易得圣道。这样子,就可以补救我们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因缘的不足,可以补救这件事。我的故事就是讲到这里,就好了。

  我们这个法会,我所知道的,就是詹思诚居士、赵云卿居士,他们打电话来同我约会在这里,我们学习这个《摩诃般若罗蜜经》的。我和各位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因缘就是这么成就的,所以应该是特别感谢这两位居士。同时,也感谢陆汝侃居士,他也同詹思诚居士、赵云卿居士合作,办这个法会,也感谢陆汝侃居士。还有多少位居士,我就不知道了,我虽然不知道,也是感谢的。

返回目录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