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陈兵: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上)儒家心性论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2日
来源:   作者:陈兵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陈兵:三教一贯心性法门(上)儒家心性论

 

  内容提要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三教在修心养性方面各有优长。陈兵教授以丰厚的学养,贯通三家,条分缕析三家心性修养的方法、层次以及其间细微的差别。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关于国学的研究。

  国学现在是一个讨论得很热的题目,《中国社会科学报》上面对国学有激烈的争论,因为现在有一些儒家文化的弘扬者,把国学说成是儒学。当然反对的人很多。

  “国学”这个词,大概是民国时候出现的,当时的国学包括的东西非常多。只要是我们中国传统所有而其他的国家所没有的东西,当时都把它称为“国学”。

  儒、释、道三家文化,甚至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武术、茶道、古琴、古筝这些,都应该算作国学,麻将也可以算国学的一个内容,因为这个只有我们国家才有。

  我同意很多学者的意见,认为国学不仅仅是儒学。儒学只是国学当中最重要的一家,但国学不仅是这一家。道家、道教的地位应该差不多。儒家并不是中国文化的根源。现在弘扬儒学的人,讲中国文化的、民族文化的根就是儒学,如果没有儒学中国文化就断根了,实际上不是这样。

  中国文化的根

  如果我们要追究中国文化的根的话,应该追究到我们最老最老的老祖先,那就是传说中的伏羲跟女娲。传说伏羲画八卦,女娲画了阴阳鱼、太极图。一直到今天,这两个符号所含的神秘内容,我们还不能完全解读。它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一切方面,确实是含义非常深刻的符号。

  女娲和伏羲大概是六千多年以前的人,那时候中国还是原始社会的早期,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当时的人跟动物差不了多少,怎么能有这么高的智慧,发明出这么好的东西呢?女娲和伏羲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他们的智慧远远超越当时的地球人。他们画的这两个符号一直到今天,还是有深刻的含义。如果要讲中国文化的根,我认为应该追究到这个地方,这应该是易学的渊源了。易学经过周文王的发挥,才成为一家之学。

  王道文化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王道”。王道就是部落的首领,或者是中国人首领的一种文化,并不是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因为创造这些文化的人,都是首领。伏羲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位“王”,被称为“羲皇”。他当时从甘肃的天水走到陕西,创立了一个国家,那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

  庄子的《天下篇》把古代的文化通称为“道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道术”分裂为诸子百家,庄子认为它的渊源是一个,我们应该追溯到伏羲跟女娲那儿。这种文化就可以叫做“道”。

  “道”的象形字,旁边是一个“走”字,“走”是跑的意思。右边是一个人的头,是个“首”字。在篆书里面,这个字头上有三道弯曲的线,这意味着什么呢?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人的头脑里面产生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可以指引我们行动达到目的地。这样的东西叫做“道”。甚至今天也有人这样解释:三道弯曲的线是朝天的,我们的头脑和“天”接通,从那里得到一种智慧,能够指引我们的达到目的地,这种东西叫做“道”。

  据庄子讲,古代的帝王首领,全都是修道成就者,伏羲、女娲、黄帝都是这样的。他们是经过修养、修道,才成为群体当中的优秀者,才被群体拥戴为首领。这种“道”,后人把它叫做“内圣外王之道”,这个“王”应该念做去声,它是一个动词,就是“为王”的意思。就是内在要把自己修养成为一个圣人,特别聪明,智慧远远超过一般人,而且道德十分高尚,这样的人叫做圣人。现在解释“王”,就是管理者。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在心性的修养上,应该是一个“圣人”。圣人把“道”用在管理的时候,这个也叫做“道”,合起来就叫做“内圣外王之道”。

  一阴一阳之谓道

  “道”通过一个道统,从伏羲、女娲这样一代一代相传,一直传到春秋时代,然后分裂为百家。这个“道”是什么道呢?我们可以用《易传》里的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的核心应该就是“阴阳”。它用的方法是“取象”,这个方法非常奇特。它跟西方文化不一样。西方文化是用的“抽象”的方法,就是说从普遍的规律里边,抽象出一个概念或者理念,用这个理念来认识世界。而我们中国文化不是这样,它像象形文字一样,抽象出一个符号,这叫“取象”,叫做“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首先从自己的身体里边,取出一个最根本的“象”,这个“象”就是八卦里的乾、坤两卦。世界和人最普遍的规律,那就是阴阳。能够掌握阴阳,就掌握了“道”,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阴阳和谐”,因为阴阳表现在一切方面——自然界有阴阳,人的内心有阴阳,人的性别有阴阳,一切东西都有阴阳。

  而阴阳是互相激荡的,就像太极阴阳鱼一样。因为它含有力量。这两种力量,从来都是互相斗争、互相激荡的。激荡的时候必然出现不和谐,“道”就是使这两种力量得到和谐。治理人心,把自己修养成圣人是这样,让自己内心的阴阳能够平衡;养生,中医也讲要把自己生理上的阴阳能够平衡;治理社会也是这样,要把社会的阴阳所产生的种种矛盾,能够和谐、能够平衡。这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讲和谐社会,实际上也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种阴阳和谐的精神。

  如果从阴阳这两方面来讲,儒家文化是偏重于“阳”的一方面,偏重于“乾”卦,表现一种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所以它始终是社会的主流文化,因为社会需要这种主动承担起教化社会、改造社会、管理社会的文化。

  道家呢,是重“阴”,老子讲“知其雄,守其雌”,“雌”是阴;“上善若水”,“水”是阴。它把“阴”的精神运用于一切方面。

  所以儒、道两家是互补的。实际上, 历代君王都是“内道外儒”。儒家的东西用来教化老百姓好好做人,这样就维持很安定的社会秩序;但他自己治理社会的时候,必须要用道家,用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道家讲阴谋、权术、怎么治理人。在社会上是不公开讲,实际上内心用道家的东西。

  从东汉末年佛教传进来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结构就是儒释道三家,古人称之为“三教”。在这之前还有其他的百家,这三教兴起以后,其他的百家有的慢慢地消灭了,有的融合到这三教里面。

  吸取精华、扬弃糟粕

  三教的关系,自从唐末以来,就成为中国文化的热门话题。各家都在讲三教文化的和谐,最后导致 “三教合一”。特别在道教里面,从宋代以来盛行这么一句话,“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儒家也有这样讲的,佛教也有这样讲的,道教讲得最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天下的“道”作为一个客观规律或者客观的“理”,它是一个,不管你从哪个角度去认识它,“道”只有一个。所以不管是儒家也好,佛教也好,道教也好,你想要所体认的“道”只是一个,它不会有两个。“圣人无二心”呢,就是圣人是因为用他的心去认识“道”、去体会“道”,“以心体道”才使他成为圣人。而人心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所以圣人体道的心,必然是一样的。不管是佛教里边的圣人也好,儒教里边的圣人也好,道教里边的圣人也好,只要你有修养,你体道的道、体道的心, 是没有两样的。这话当然有它的道理,但从学术上看,并不确切。

  现在很多人主张复兴传统文化,甚至大有想要把儒学搞成国学,甚至搞成主流思想这样的架势。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这不可能。传统文化也不一定百分之百都是好的。儒释道三教结合,从北宋以来就是这样。作为官方来说,它是主流意识形态,维持了一千多年。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国家几乎要灭亡了。古代的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一个不是从幼年就开始读儒家的“四书五经”,都是倒背如流。这样培养的结果,到明清时代,就是培养出大批的贪官。所以这种文化它必然有它的缺点——当然政治体制有问题,文化也有问题。

  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必须要吸取的,不吸取的话,民族文化是建立不起来的;但必须是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吸收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而且要广泛地吸收全世界各种先进的文化的精华,熔铸成一种新型的民族文化。对儒释道三教也是这样,我认为应该继承发扬它的精华,但是对不合于时代的糟粕,是应该扬弃的——有些东西在过去不是糟粕,现在就变成糟粕了。

  心与性、道与教

  从儒释道三教来讲,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就像刚才这两句讲的,“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宋代以来,三教中的人,共同把三教的核心归结到了心性。认为三教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致的,而且心性就是三教最核心的思想。

  心性的“性”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性是一个“心”字边,一个“生”字,《说文解字》解释:“性,心中之阳气也。”就我们人心当中的“阳”,正面的那一面,叫做“性”。在儒家的《中庸》里面解释:“天命之谓性。”就是说天所赋予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我们天生带来的最根本的东西就叫做“性”。如果从字面意思来讲,“性”就是人天生的“心”,没有经过后天污染的“心”,就叫做“性”。而经过后天社会习染的“心”,叫做“心”。我们一般的心理活动,叫做“心”或“人心”。

  什么是“道”呢?“率性之谓道”,就是你顺着天生的人性或是心性去修养它,去保持它,这就叫“道”。“修道之谓教”,“教”就是社会教化。什么叫做社会教化呢?就是拿修养心性的功夫去教化社会的全体民众,这个就叫做“教”。

  儒家、道家、佛教,它的功能在儒家看来,就应该是这样。就拿圣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去教化社会的全体民众,使他们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平能够提高,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这就是教化的目的。

  儒家的情绪管理学

  这三家在心性上面究竟是不是完全一样的?我认为是不一样的。但是它正好构成一个从低到高的阶梯状结构。

  我先讲儒家的心性论。儒家的心性论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庸》里边讲的心性论,我认为它是一个当今心理学讲的“情绪管理学”,它集中表现为这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这两个字,在宋代以来,被认为是三教所共同的精神。

  那么什么是“中”呢,就是我们的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发动,内心非常平和,这时候就是天性,就是“性”。这个时候的“性”就叫做“中”,因为它是中性的,它不偏不倚,没有情绪波动,非常平静,叫做“中”。

  “发而皆中节”,但是人不可能没有情绪,碰到不高兴的事情,别人触怒了你,你要生气;碰到高兴的事情,要手舞足蹈,内心要激动;碰到自己亲人死了,要悲伤,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不可消灭的。心理学家也讲,情绪是生来就有的。怎么去对待它呢?中医讲过激的情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过度的五情会伤害五脏,在医学上、心理学上都可以找到很多证据。那儒家修道的基本原则,就是当自己情绪发作出来以后,把它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并不是完全不发作,现在心理学认为完全不发作对心理是非常有害的。比如强忍着怒气不发泄,这样长期下去,会导致肝癌或肝硬化。该发泄的时候还是要发泄。但是发泄的时候你要注意它、调节它,把它调节在一个适度的范围之内、量度之内,这叫做“发而皆中节”。

  自己的亲人死了要悲伤,儒家有一定的礼节,但是要节哀,要限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碰到该发火的事情,要发火,发了以后马上要反省它,要把发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这样长期修养,这种人就是一个心理素质非常好的人。从心理学讲,就是一个心理很健康的人。这种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他必然比一般人要强得多。这是《中庸》里边所讲的心性论。

  《中庸》的心性论,正好跟佛教部派佛学的心性论是一致的。部派佛学的分别论者曾经认为“无记心”就是本来的心性。什么叫做“无记心”呢?那就是不善不恶、没有情绪的发动。人的心理状态一天大部分时候都处在这个状态下,如果不遇到事情、不处理事情,不对人、处事的话,人的心理一般是很平和的。这时候的心,应该就是生来所具有的那个心,没有经过污染。当然,部派佛教不以这个心为道,只认为这个心就是本来的“本性心”,在这一点上,跟儒家完全一致。

  “明明德”与“四无量心观”

  一、四端、五常、三德

  再看《大学》里的心性论,《大学》里的心性论要高一级。我们现在的大学用的是儒家“大学”的这两个字,但是当时的“大学”跟现在的大学意思不一样。这个大学的意思是“君子大人之学”,就是君子大人修养自己的学问,很高级的学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呢?前面的“明”是动词,“明德”就是我们人性里面本来具有的光明的那一面,我们人性里面具有阴暗面,具有光明面,发现光明的一面叫“明”。“明”有发现、发扬的意思,发现以后我们要把它发扬光大。

  “在亲民”,“亲”是什么意思呢,“亲”是“新”字的借用字,因为在篆字里面,“亲”和“新”经常写做一样的。“亲民”的意思,就是“君子日新”,就是一个君子应该是每天都修养自己,每天都换一个人,每天都有进步,这叫做“又新日新”。这种“明明德”的功夫每天都要做、每天都有进步。然后达到什么境界呢?“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善的极点,就是把自己人性里面善的、光明的那一面发挥到极点。

  发挥到极点以后呢,“知止而后有定”,这时候你的心就很定了;“定而后能静”,定了以后,这种心理就非常平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在平静的时候考虑问题才能特别清醒,才能不带情绪,才能没有主观成见;“虑而后能得”,这样考虑的问题才没有差错。这是儒家特有的修养心性的方法。

  那么它这里面所讲的心性,先天的本性,那就是“明德”。这个“明德”具体是什么呢?就是儒家后来所讲的,“四端、五常、三德”。孟子讲“四端”,“端”是“端倪”,就是人本性里面,可以发展为善的苗头,四种本来具有的本性。

  第一个,“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比如看到小孩掉到井里边去,生起恻隐之心,想把他救出来,或者喊别人来救,这是人所本有的一个本性。它再发展就是“仁”了。“仁”的意思是“爱人”,关爱别人。

  第二,“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知道羞耻,儒家认为、基督教也认为,这是人跟动物、禽兽的一个重大的区别。所有的动物都是不知道羞耻的,只有人这种动物知道羞耻。而它是“义之端”。“义”是什么意思呢,“义”就是合理,讲道理、合理,这种心发展就是“义”。

  第三,是“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就是跟别人相处的时候,能够礼让别人、能够讲礼节,这是礼节的端。

  第四,“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天生有一种能够明辨是非的心理功能,这种功能就是“智”,“智”就是智慧。

  然后把这四端——孟子认为这是人的本性里面所具有的——通过“明明德”的功夫把它发扬光大,就变成了“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为什么叫做“常”呢?就是说这五种道德准则,是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是正确的。我们今天检讨,确实是这样。在今天看来,这“五常”确实是应该肯定的、最根本的伦理准则。

  过去的人把佛教的“五戒”跟“五常”相比附,认为“五戒”就是“五常”,它的精神是一致的。是有一致的地方,但作为一种道德信条的表达来说,我觉得儒家的“五常”要更好一点。

  最重要的还有孔子讲的“三德”,那就是“智、仁、勇”。“智”是智慧,“仁”是仁慈,“勇”是勇敢、精进。这三德正好跟佛教所强调的佛法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一致的。佛法最根本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三点:第一个,智慧;第二个,慈悲;第三个,精进。精进就是“勇”,慈悲就是“仁”,智慧就是“智”。所以儒、佛在最根本的道德准则这一方面,应该说是非常一致的。

  二、人性的善与恶

  儒家认为 “四端”、“五常”、“三德”,都是在人性里面本来就具有的,人生下来就有这种本性。如果一个人表现不出这“四端”、“五常”、“三德”的话,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人,那就是畜牲、动物。儒家论证自己的道德信条,主要是通过人性来论证的。孟子主张“人性善”。当时对人性的讨论有三家,儒家一直主张人性善。但这种观点到现在,还是有问题的。小孩子一生下来是不是就有“四端”呢?我曾经注意观察过小孩,我看没有“四端”。他一点也不仁慈,嫉妒心却非常明显;他也不知道报恩;小孩子一点儿也不知道羞耻,他把屎拉得满床都是,还非常得意地手舞足蹈。

  这“四端”实际上都是长大以后,在社会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当代的心理学,弗洛伊德那一派就认为人对人是豺狼,人的本性就是恶的,善是经过社会教化形成的。你做反省的时候、做心理分析的时候,你会反省到每个人的本性里面、内心深处,都有跟野兽一模一样的东西,甚至还有非常凶恶的东西,那就是“破坏性的心理动力”,每个人都有。所以儒家的伦理,认为人的本性善这一点,从科学上讲很难站得住脚。它有它的缺陷。

  道家老子也特别推崇婴儿,认为婴儿是没有邪念、没有烦恼的。但在佛经里面,《阿含经》中就专门记载了这件事情。有一个佛弟子请教佛,说婴儿身体柔软,卧在草上——印度当时没有棉花,小孩都放在柔软的草上——看起来非常纯净,内心没有烦恼。没有烦恼那不成罗汉了么?佛讲,婴儿虽然没有表现出烦恼,但是他具足一切烦恼。正因为他具足一切烦恼,他长大以后,才可能成长为一个小偷、成长为一个贪官。那是他本性里面所具有的。

  佛教认为,人心有善的一方面,那就是“善心所法”;也有不善的一方面,就是“不善心所法”。善心所法要少一点,有十一个,不善心所法有二十多个,种类更多一些。

  三、四无量心观

  佛教也有跟《大学》里面的“明明德”,甚至可以说相同的修养方法,那就是“四无量心观”。

  不管是小乘也好、大乘也好、西藏的密教也好,入佛门的第一步,所修的禅定应该是“四无量心观”。“四无量心观”就是把人心里边善的四种最重要的心理功能,就是“慈、悲、喜、舍”四种,通过体会,然后扩充,通过这种功夫来改造自己的心理结构。把具有很多恶的心理结构,改造成善性非常大的心理结构。正好跟《大学》讲的“明明德,止于至善”精神是一样的。

  “慈”相当于儒家的“仁”,它是对别人快乐的一种感受。通过心理学所讲的“通情”,就是体会到别人的快乐,希望别人快乐、为别人而快乐,这叫做“慈”。“悲”就是体会到别人的痛苦,产生一种同情、解救别人痛苦的心,就叫做“悲”。“喜”就是看到别人成功,为别人高兴,就是我为您高兴、为您快乐,这种叫做“喜”,它跟嫉妒正好是相反的。“舍”就是舍弃自己的所有,给予别人而自己感到快乐,这种叫“舍”。“舍”的另一种意思,相当于现在所讲的放下、放松,它是指心非常放松的一种状态,佛教认为这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人在这个时候是最快乐的。

  通过“慈、悲、喜、舍”,先是 “慈无量心”观,先想象你的亲人,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他快乐的时候的心理状态,产生自己再给他快乐的心理。然后体会自己的这种心,把它推到其他人身上,从亲属推到朋友、从朋友推到同事、从同事推到熟人、从熟人推到不认识的人,从不认识的人推到仇人、冤家。经过这样的改造,你就会对普天下的人都怀有慈心,凶恶的心慢慢就没有了。

  佛教把 “四无量心观”又叫做“四梵住”(注:四梵住,又名四梵柱,四无量定,有慈住,悲住,喜住,舍住。)这是各派佛教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在修行之初都应该修行的。这个正好跟儒家《大学》里边的“明明德,止于至善”是一致的。

  无思无为与有分心

  儒家心性修养的第三个层次要高一些,它是儒道所共同的——而后来的儒家是不承认的。这记载在《易传》里边。《易传》里边的心性论,要比“大学之道”更高一点,它表现为这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大家知道《易经》是用来算卦,用来卜筮的。古代的卜筮是向神祈祷,通过龟甲或蓍草,来祈祷神。他们认为有一种神,在商代是商人的祖先,也被称为“上帝”。要祖先能保佑自己,能够告诉我们,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但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祈祷神,必须要有一种祈祷神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达到“无思”、“无为”,心中任何念头、思考都没有。“无为”的意思是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志。

  “寂然不动”,达到心非常静止,没有任何起伏的状态。儒家认为,在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可以跟神感通,就可以接收神的信息,在一般的情况之下是不能接收的。

  这种状态跟部派佛教所讲的本性心的另一种心,叫做“有分心”正好一样。“有分心”后来也叫做阿赖耶识,就是没有我们表层意识活动,但又不是没有心,也还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没有任何念头。这时候的心,儒家与道家都认为它有不可思议的作用。

  像道士画符,画的符、念的咒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时候的心。就是要保持“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心。因为这种心能接收一切信息、发射一切信息。这时候如果你祈祷神的话,神能接收到,自己也能接收到。这是儒家的先哲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发现,可能其他的民族是没有这种发现的。

  如果按照《易传》,经常达到无思、无为的这种心理状态去修行的话,这就超过一般儒家的修行之道,那就会慢慢进入佛教所说的禅定,就会跟道家接上。

  上品丹法与圆通法门

  另外第四个层次,与道家共同的儒家心性论,就是《庄子》里面所记载的,孔子和颜回所修的心性。这种心性,在佛教看来就是世间禅。《庄子·大宗师》里面叫做“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是颜回自己的一种修养方法。“堕肢体”就是忘记了自己对身体的感觉;“黜聪明”什么意思呢?耳朵能听到声音、眼睛能看到形象,些接收信息的功用停止,就是耳朵不听声音、眼睛不看任何形象;“离形去智”,“离形”,忘记了自己身体的存在,“去智”,没有任何念头的活动、认知活动。如果做到这样,这时候就会“同于大通”。“大通”就是贯通于全宇宙的东西,那就是平常所说的“道”。这叫做“坐忘”。

  后来道教把“坐忘”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作为内丹的“上品丹法”。唐代的司马承祯特别撰了一篇《坐忘论》,里边吸收了一些佛教“止观”的东西。如果这样修行,拿佛教的禅定来衡量的话,佛教叫做“初禅未到地定”。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忽然一下身体感觉不到了,任何觉知也没有了,但是心明明白白的。然后从这里进去。这是修行一切禅定、一切神通的基础,各派佛教都是这样强调的。

  还有“心斋”,在《庄子·人间世》里边讲的。也是颜回请教孔子。历代对这个有很多解读。原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先生对这段话有一个解读,他认为是听呼吸的方法。“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其中的意思,现代人很多都不能理解。我想它正好跟佛教《楞严经》里面讲的观音圆通法门、耳根法门是一样的。为什么“无听之以耳”呢,不用耳朵去听,那听什么声音呢?那就是心音。当你静止到一定状态的时候,自然会听到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持续不断,一直都是这样。有的人把它理解为法界的振动音,就是整个宇宙有一种振动的声音,它的频率一直是一样的;有的人认为是自己身体里血流动的声音。不管是什么声音吧,当静止到一种程度,每个人都会听见。

  听这种声音听到一定的时候,不要用耳朵去听,用心去听,“心”是自己的深层意识。然后连深层意识也没有了,要拿气去听它。气就是不可言说的一种感觉,它是意识层下的一种感觉,你只是感觉到它。“无听之以耳”,忽然一下,声音就停止了,佛教讲从初禅进到二禅的时候,正好就是这样声音忽然一下停止,然后呼吸大概达到几乎是没有,变得很缓慢,但是肚子还在呼吸,那就叫“胎息”。后来的道教讲,达到胎息的时候,就开始结丹了;从佛教来讲,他已达到二禅。

  这种方法就是修行禅定的方法,又是“内丹”的方法。但是历代研究《庄子》的人,都认为《庄子》是一个哲学著作、文学著作,认为那不是修行方法。实际上是非常切实的修行方法,而且是非常高明的修行方法,比以后道教“内丹”“走任督”这些要高明得多,后来的道教把它列为上品丹法。

  对于这种方法,佛教肯定它,这样修是可以修到禅定的,但佛教认为它没有多高,佛教用的方法更高明。

-----------------------------------------------------------------------------------------------------------------

更多陈兵居士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