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文化的继承与挖掘(如贤)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29日
来源:   作者:如贤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文化的继承与挖掘(如贤)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体系。佛教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充实了中国各门学科的内涵,促进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继承佛教文化的优良传统,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也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佛教文化进行大胆挖掘,赋予佛教文化以新的内容,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佛教文化是指佛教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佛教文学、佛教伦理学、佛教心理学、佛教音乐、佛教建筑、雕塑和绘画等各种学科。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与中国政治制度、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佛教文化也因此受到中国历代上层人士和普通民众的欢迎。在举国上下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佛教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只有更好地继承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继承中进行大胆创新,才能永葆佛教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弥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足。本文现拟在当前形势下,对佛教文化的继承和挖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佛教文化的继承

  “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只有在广泛传播、逐步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去以后,才可以说是真正在这个社会站住了脚跟,获得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1]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历经坎坷,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众的心中。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传入了佛教的思想观念和形式仪轨,更主要的是传来了内容涵盖各个学科的经典和教义。这些内容丰富的经典教义经过历代高僧大德和佛教学者的不断研究和大胆创新,对佛教五明(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作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后来的佛教文学、佛教伦理学、佛教心理学、佛教美学、佛教医学、佛教养生学等不同的学科。为后人从不同学科角度来研究佛教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范筹。

  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使中国的文人士大夫能够更方便快捷地研究佛教的丰富内涵。探析佛教对中国思想、政治、经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风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在众多领域中,对文学的影响最为深远。“佛教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佛教文学艺术对于吸引广大信徒、形成信徒的宗教意识、心境、激情、道德感、美感,以及影响世俗文化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

  从佛教文学角度来看,有很多佛教经典本身就是具有浓厚色彩的文学作品,比如《四十二章经》、《佛本生经》、《维摩诘经》、《百喻经》、《法华经》、《华严经》、《楞严经》等经典都可作为文学作品来读。这些经典中不仅有生动形象的比喻,而且还有扣人心弦的佛教故事,一直为历代人士所喜爱,被作为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赏读着。我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先生在世时对《百喻经》爱不释手,还亲自捐款给南京金陵刻经处,刻印《百喻经》流通。

  佛教文化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东西,包括新意境、新文体、新命意及遣词方法。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创作。

  佛教文学的发展还直接催生出了唐代的俗讲和变文这两种独特的文体形式。俗讲与我国固有的说唱传统有关,但它更主要的来源,是六朝以来佛家的一种讲道化俗手段:“转读”与“唱导”。俗讲由佛家讲经衍出,讲者尽为僧徒,即所谓俗讲僧。俗讲所依据的是经文,僧人俗讲时采用说唱结合的形式来讲唱经文内容。与俗讲相类的是变文,所谓变文,通俗一点说就是讲唱佛经的文体,不过这种讲唱的经典内容并不是佛经的原文,而是经过加工改编适合演唱的佛经内容。变文采用说唱相间,散韵结合的形式来敷衍。

  在佛教发展过程中,每个朝代都有许多高僧以吟诗作文的形式来弘扬佛法,表达自己的修证体验,这些僧人的诗,包括义理诗、劝善诗、偈颂等。著名的高僧像寒山、王梵志、贯休、惠洪、慈受、清珙等都是诗僧的优秀代表;与此同时,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接受佛教信仰的文人,他们常用诗文等形式来宣扬佛教,表达自己的修证体验。如孟浩然、王维、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皮日休、罗隐、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是在诗文中表达佛理禅意的著名文人。关于僧人和文人的佛教诗歌,在“《全唐诗》中有此类诗2273首,二者相加,占《全唐诗》总数的百分之十点三。就是说,十首唐诗中就有一首与佛教有关”。[3]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从艺术方面来说,现存佛教寺塔有许多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一些宏伟的佛教建筑已成为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碧瓦、宝殿琼楼,为万里锦绣江山,凭添了无限景色。这些古朴典雅的佛教建筑,都是古代的能工巧匠根据佛教建筑的独特要求匠心独运的结晶,是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之一。与建筑相匹配的是佛教的雕塑。雕塑是包括雕和塑两种技法的艺术造型。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雕塑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敦煌、云岗、龙门石窟精美绝伦的雕像和塑像,是佛教艺术的宝藏。佛教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中国古代的许多书画名作,或出自释门大德,或以佛教为题材”。[4] 有很多佛教书画名作成为后世的稀世珍品。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随着与中国民风民俗相互融合,佛教的许多专用节日,逐渐走向平民的世俗生活之中,成为中国民间的普通节日。比如,佛诞节、佛成道日、观音菩萨成道日、盂兰盆会等节日都成了民间比较流行的节日。佛教音乐具有“远、虚、淡、静”四个特点,达到了很高的意境。佛教典籍中保存了大量天文、医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佛教信徒应当继承佛教文化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其在各门学科中的指导借鉴作用,使佛教文化不断发扬广大,在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佛教文化的挖掘

  佛教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进步的。为了使佛教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永葆青春的活力,我们就应当在继承佛教优秀文化的同时,在继承中不断挖掘开拓。在现代社会,我认为对佛教文化的挖掘开拓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运用佛教伦理道德思想塑造现代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风气却普遍下降,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佛教的伦理思想观念来塑造人的灵魂。用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处世为人;用佛教“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5] 的思想来培养自己的孝心和爱心;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的孝亲思想来教育为人子女者,学会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要以印光大师“於父言慈,於子言孝,各尽其人道之分”的思想来处理人伦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掘佛教经典教义中能够净化人心,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来引导劝化更多的人,让他们的灵魂得到净化,使他们变成尊老爱幼,先人后己,善待他人的人。

  2.挖掘佛教经典教义中的“人间佛教”思想,建设温馨和睦的人间净土。佛教在历史上曾经产生了各种宗派,出现了不同的修证方法。在佛教处于末法时代的今天,唯有净土宗念佛求生西方的念佛法门,因修证方法简便易行而受到信徒的普遍欢迎,成为最盛行的修行方式。于是很多信徒将心思都用在对来世彼岸世界的关注上,而忽视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作为现代的佛教徒,我们在寻求彼岸幸福归宿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佛教文化中“人间佛教”的思想,并用“人间佛教”思想,“从更深层次论证佛法与现代生活之不二,具体指示即人而趋向成佛之道,解决出世间理想与飞速发展的世俗生活的矛盾,解决清净不染之菩提与日益泛滥的人欲之矛盾”。[6] 让广大佛教信徒在未证菩提之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的人间净土。

  3.对佛教典籍进行分学科的整理研究,以丰富佛教各门学科的内涵。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浩如烟海,内容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学、医学、伦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建筑、美术等各种不同学科。为了充分发挥佛教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不同功能,我们应当借鉴吸收哲学、文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不同学科角度对佛教进行研究和总结,从而形成如佛教文学、佛教美学、佛教心理学等不同佛教学科。相信通过这样的研究分类,佛教将会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作用,同时也丰富了佛教文化的理论。

  4.发挥佛教心理学安慰人心的独特作用,解决现代人所遇到的心理问题。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沉重的学习和工作压力,使很多人产生了各种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焦虑症,心理疾病不仅给病人带来了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产生自杀轻生的后果,给亲友和家人带来莫大的打击。2003年香港著名歌星张国荣跳楼自杀就是一个心理疾病得不到有效对治所产生的悲剧。不仅来自学习和工作的压力有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疾病,在重大天灾人祸发生后,更容易诱发心理疾病的发生。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由于受到惊吓、悲伤等刺激很多人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心理问题。为缓解灾区群众因地震所引起的心理恐慌,卫生部派出大批心理专家亲临灾区,对灾区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佛教作为治疗众生疾病,令众生离苦得乐的宗教,在心理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我们所有的种种业力行为,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在过去,佛教界在发挥佛教心理学功用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多。在当今社会,面对现代人所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佛教作为净化人心的宗教,应当在解决人们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此,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佛教心理学知识,为更多有心理问题的人做心理干预,让那些失去生活信心的人,通过佛教心理工作者的引导,能够逐渐缓解乃至最终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这是佛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所要做的工作,也是佛教文化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

  5.运用佛教临终关怀思想,解除临终之人的心理恐惧。人来到世间,有生必有死。死亡问题是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是很多人在临终前,放不下自己的家人亲友,放不下自己长期为之奋斗的事业。特别是对那些遭遇重大疾病或其他灾难即将命终的年轻人而言,死亡对他们是既残忍又痛苦的。他们对死亡的不甘心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又无力回天,导致他们心烦意乱,死不瞑目。为解除临终之人的心理痛苦,佛教临终关怀将会发生很大的作用。

  临终期是人生中最为特殊的时期,有其独特的心理表现和精神需求与信仰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佛教临终关怀在心理安慰方面的作用。我们采用的关怀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对于没有佛教信仰的人,我们可以从人生无常的角度,告诉他们,人生无常,有生必有灭,让临终之人认识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再亲近的人在死亡来临时也不得不分离。通过佛教的临终关怀,使面临死亡者减少对亲人的眷恋不舍,帮助他们建立或保持正念,通过适当的方法,对临终者的意念做清净的转化,帮助垂死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借临终之际尽可能帮助将亡之人实现生命的精神提升。佛教的临终关怀,能让临终之人坦然面对死亡,平静地离开人世。

  若临终者是佛教信徒,可以完全按照佛教的仪式,妥善安排病人,给病患者创造一个清净舒适的环境,令临终者身心安乐。其次帮助临终者树立正念,增长临终者的善念,助其发菩提心,让成佛的种子渐渐成熟,到临终情境,发掘临终者内心本具的自我超越能力,帮助临终者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往生净域。与此同时,引导临终者称念佛名,身不痛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摆脱生死,进入临终善境,神归净域。

  临终关怀是缓解临终者痛苦所采用的心理安慰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终者对死亡的恐惧,减少他们对亲人眷恋不舍所产生的痛苦,使他们能够平静地离开这个世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佛教在临终关怀方面应该多做工作。像台湾证严法师一样,不仅关怀普通的临终者,而且还把临终关怀的对象延伸到那些死刑犯身上。证严法师经常到台湾的监狱里,对那些即将执行死刑的犯人提供心理帮助,让他们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所犯的罪行。减轻他们在执行死刑前的心理恐惧,令他们以平静的心态走向死亡。

  在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中,对那些临终的人施行临终关怀显得尤为必要,为此,佛教信徒应当在临终关怀方面帮助更多面临死亡的人,让他们也能够心无挂碍地离开人世。

  以上是笔者对佛教文化的继承和挖掘所谈的一些看法。相信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些方面进行努力,佛教文化一定能够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并能更有力地解决更多的现实人生问题。

  注释:

  [1] 吴为山、王月清,《中国佛教文化艺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第208页。

  [2] 方立天,《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7页。

  [4]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页。

  [5] 见《佛说观无量寿经》之净业三福。

  [6] 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474页。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