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对弘一大师的仰慕是很真诚的。他在<<记广洽法师>>一文 中说:"现在中国的法师,严守戒律,注意于'行',就是注意于'律'的和尚,从我所认识的许多出家有人中间算起来,总要推弘一大师为第一。"郁达夫对弘一大师有如此评价,右他与大师的见面,却还是在1936年的12月31日。当时他刚从台湾到夏门不久,终于在广洽法师的帮助下见到了久仰的弘一大师。
12月30日,下午,郁达夫就曾在<<星光日报>>记者赵家欣的陪同下游览了夏门名胜南普陀寺。在这古刹净寺的氛围中,他提出了拜访弘一大师在要求,于是赵家欣便请南陀普寺广洽法师通报。第二天上午,广洽法师与赵家欣一起到郁达夫下榻的天仙旅社,陪同他渡海至鼓浪屿日光访弘一大师。对于这次拜访,同行者赵家欣有过这样的描述:
达夫对弘一大师(李叔同)这位曾经是艺术才能出从的前辈仰慕已久,见面时,弘一大师对他的名字却很生疏。达夫于1931年赴日,李叔同已是脱离凡尘的出家的子,他对郁达夫一无所知,拱手致意,略事寒暄,赠与佛书,也就告退了。
犬郁达夫在自己的文章中,对此次与弘一大师相见的详情虽没有正面交代,即使是在<<记广洽法师>>一文中,也只是谈了这次见面的因缘。但是,郁达夫却为后人留下了一首抒情诗, 小序与原诗如下:
丁丑春日,偕广洽法师等访高僧弘一于日光岩下,蒙赠<<佛法导论>>诸书,归福州后续成长句却寄:
不似西汵遇骆丞,南来有意访高僧。
远公说尖无多语,六祖传真只一灯。
学土清来平弹别调,道宗宏议薄飞升。
中年亦具逃禅意,两道何周割未能。
根据赵家欣先生的分析,小序中"丁丑春日"应是"二十五年末"之误。因为郁达夫见弘一大师正是1936年的最后一天,而不是次处的"丁丑春日"出现这个错误的原因令人费解,估计是郁达夫回福州后写这首诗时忘了拜见弘一大师的具体时日。此外诗中最后一句"两道"疑是"莫道"之笔误(也有资料为"两事"),否则诗意似难领悟。从整首诗来看,郁达夫是非常珍惜这次拜见弘一大师的。至于诗中述及逃禅之内心有所感触。
从现在可查得的资料中可知,郁达夫在此后还与弘一大师有过交往。比如弘一大师在致李芳远信中提到:"郁居土诗篇,未有存者。"这说明弘一大师曾有郁达夫的诗稿。这诗稿或许是郁达夫赠与弘一大师的亦未可知。又如弘一大师在致广洽法师信中曰:"又郁居土托代订<<佛教公论>>份,乞仁者代付在洋一元交订,住址附呈。定单乞直接寄与郁居土。此费,俟他日晤时奉不还也。"此又可见郁达夫还曾托弘一大师代订佛书(弘一大师还有他的详细地址),似真有点要"逃禅"的样子了。弘一大师致广洽法师和另一封信中又说到了郁达夫:"附致郁居土笺,乞转奉。"由此看来,弘一大师与郁达夫通信也是当然的了。
尤其值介绍的是,1937年1月18日,高显编了一个<<弘一大师特刊>>刊于<<星光日报>>上字者居然也是郁达夫夫。我们还可以从弘一大师致觉圆法师的信中知道,郁达夫在任福建政府参议时还帮助过弘一大师。弘一大师在信中写道:"余之特别通行证,已期满。乞向师部换新者。乞访蒋百齐参议室主任,或张参议长皆可。又郁达夫居土致钱东亮师长之介绍 书,亦乞交去。"弘一大师在抗战期间仍不忘在各地弘法。由于是战时非常时期,通行证由军方掌管,郁达夫出面向军方师长介绍弘一大师,亦可谓鼎立相助了。
由于史料记录不详,如今人们对郁达夫与弘一大师交往的许多具体细节知之甚少,好在弘一大师的不少书信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我们之间仍保持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
弘一大师于1936年初夏至鼓浪屿日光岩,是年夏末,大师闻悉所作"清凉歌"由弟子刘质平及其门人谱曲行将出版,心情舒畅。从照片上看,这时的弘一大师确是一副清凉相的。

 

www.jujubetree.com
枣子树网站佛教导航联合制作-报恩斋专题网站
www.seach.org
首页 加入收藏夹 返回页首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