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 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伶: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 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说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
点。
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西洋文艺批评家评价德国的歌剧大 家瓦格纳有这样的话:阿波罗(文艺之神)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
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瓦格纳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意思是说,瓦格纳能作曲,又 能作歌,所以做了歌剧大家。拿这句话评价我们的李先生,实在还不够用。李先生 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
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向 他学习。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这集 子中载着李先生的作品不少,每曲都脍炙人口。他的油画,大部分寄存在北平(北
京)美专,现在大概还在北平。写实风而兼印象派笔调,每幅都很稳健、精到,为 我国洋画界难得的佳作。他的诗词文章,载在从前出版的《南社文集》中,典雅秀 丽,不亚于苏曼殊。他的字,功夫尤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
《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写佛经,脱胎化骨,自成一家,轻描淡写,毫无烟火气。 他的金石,同字一样秀美。出家前,他的友人把他所刻的印章集合起来,藏在西湖 上西泠印社的石壁的洞里。洞口用水泥封好,题着“息翁印藏”四字(现在也许已
被日本人偷去)。他的演剧是中国话剧的鼻祖。总之,在艺术上,他是无所不精的 一个作家。艺术之外,他又曾研究理学(阳明、程、朱之学,他都做过功夫。后来 由此转入道教,又转入佛教的),研究外国文。……李先生多才多艺,一通百通。
所以他虽然只教我音乐图画,他所擅长的却不止这两种。换言之,他的教授图画音 乐,有许多其他修养作背景,所以我们不得不崇敬他。借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讲:他 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所以他从不威胁学生,而学生
见他自生畏敬。从不严责学生,而学生自会用功。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 家。我敢说: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也。
年轻的读者,看到这里,也许要发生这样的疑念:李先生为什么不做教育家, 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是的,我曾听到许多人发这样的疑问。他们的意思,大概以为做和尚是迷信的、 消极的、暴弃的,可惜得很!倘不做和尚,他可在这僧腊二十四年中教育不少的人 才,创作不少的作品,这才有功于世呢。
这话,近看是对的,远看却不对。用低浅的眼光,从世俗习惯上看,办教育, 制作品,实实在在的事业,当然比做和尚有功于世。远看,用高远的眼光,从人生
根本上看,宗教的崇高伟大,远在教育之上,但在这里须加重要声明:一般所谓佛 教,千百年来早已歪曲化而失却真正佛教的本意。一般佛寺里的和尚,其实是另一 种奇怪的人,与真正佛教毫无关系。因此世人对佛教的误解,越弄越深。和尚大都
以念经念佛做道场为营业。居士大都想拿佞佛来换得世间名利恭敬,甚或来生福报。 还有一班恋爱失败、经济破产、作恶犯罪的人,走投无路,遁入空门,以佛门为避 难所。于是乎,未曾认明佛教真相的人就排斥佛教,指为消极、迷信,而非打倒不
可。歪曲的佛教应该打倒;但真正的佛教,崇高伟大,胜于一切。——读者只要穷 究自身的意义,便可相信这话。譬如:为什么入学校?为了欲得教养。为什么欲得 教养?为了要做事业。为什么要做事业?为了满足你的人生欲望。再问下去,为什
么要满足你的人生欲望?你想了一想,一时找不到根据,而难于答复。你再想一想, 就会感到疑惑与虚空。你三想的时候,也许会感到苦闷与悲哀。这时候你就要请教 “哲学”,和他的老兄“宗教”。这时候你才相信真正的佛教高于一切。所以李先
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