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以戒为师>> 菩萨戒>>正文内容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九]:不供给请法戒、不往听法戒

       

发布时间:2009年09月09日
来源:般若文海   作者:圣一法师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第六不供给请法戒

释子先求如来戒,次求如来之法,求法向得法人边求,如慧可从达摩求,六祖向五祖求。

若佛子,见大乘法师,大乘同学、同见、同行。

菩萨若见大乘得法之师,或同学大乘法、同见大乘法、同修大乘行者。

来入僧坊、舍宅城邑,若百里千里来者,即起迎来送去,礼拜供养。

接待大德,礼应如是,不论远来近至,皆应迎来送去,礼拜供养。

日日三时供养。

早粥、午饭、下午小食。

日食三两金。

悟道之人,所修的是无为法,三心已了,五蕴已空,永嘉禅师云:四事供养敢辞劳,万两黄金亦消得。何况日食三两金。

百味饮食,床座医药,供事法师,一切所须,尽给与之。

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是为四事供养,又称为四圣种,长养圣胎之心谓也。若见大乘得法之师,尽应给与一切所须。

常请法师三时说法,日日三时礼拜,不生嗔心、患恼之心。

求法须有长远心、恭敬心,日日三时请法,三时礼拜,法师若然不说法,莫生嗔心,久久供养,莫生患恼之心。大乘法师,均是明眼之人,知你善根未熟,所以久久不说法,待善根熟时,一说即令你悟道。

如法华经法师品说:人中上供而供养之,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法灭身。

雪山童子为半偈而舍身,二祖断臂而求法,云门损足而悟道,皆是为法亡躯,舍身求道的好例子。

请法不懈。

请法即求法,求法之心不懈,自然得法。

临济三请黄檗,雪峰九上洞山,请法不懈者,自有水落石出之一日。

若不尔者,犯轻垢罪。

菩萨若遇大乘法师,不迎来送去,不恭敬礼拜供养,不请法者,犯轻垢罪。

第七不往听法戒

若佛子,一切处,有讲法毗尼经律,大宅舍中有讲法处。

为佛子者,应广学多闻为胜方便,方堪住持三宝,是故凡一切讲法处,应往听受。

梵语毗尼,此云调伏,谓调整三业,治伏六根,事事合轨,物物显理,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亦云善寿,谓毗尼住世,即佛法住世,毗尼若灭,佛法即灭。

大乘经典,有止恶义,故称大乘经律,如法华经四安乐行品。

是新学菩萨,应持经律卷,至法师所,听受咨问。

凡一切讲法处,新学菩萨,应手持经律卷,至法师所,至心听受,如不解义,须一一咨询请问。

若山林树下,僧地房中,一切说法处,悉至听受,若不至彼听受咨问者,犯轻垢罪。

山林树下,泛指僧伽蓝,及僧坊之地,有法师在彼讲法,初学者,悉应至听受。

多闻能解义,咨询能决疑,善财南参五十三,赵州八十犹行脚,克志参学,亡身向道,何况自未有解,有师在彼说法而不往听,是慢法轻教之罪。

若年老,或多病路遥,或所说是常所闻、或深修禅定、或饱参饱学者不犯。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