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的根本先要尽孝道
◎一九九三年元月四日开示于法界佛教印经会
我们做人,人要是没有做好,都是不能成佛的,所以必须把基础建立起来。什么是做人的基础?做人的基础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种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那么做人的根本先要尽孝道,先要敬老尊贤,看所有的老人都是等于我的父母一样,中年人都像我的兄弟姐妹一样,青年人则像我的子女一样,能这样看,这才是懂得怎么样做人。因为这个古人才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能以敬老尊贤,尊重贤人,再能恭敬有道的人,这是做人的根本。
礼运大同篇上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古来古圣先王,有道的名君,都是这样治理天下。文王发政施仁,必先周济矜寡孤独这四类人,所以周朝人民享受太平。文王能以天下像一家似的,世界像一体,所以没有彼此亲疏远近的分别,这叫大同世界的开始。我们做人都要本着这种心理来学佛,你如果有这么大的心量志愿来学佛,佛一定会护持你,你要是不这样去做,你就是念佛、拜佛,然后常常发脾气,这也是无有是处的,于佛教得不到什么利益。
我不会说什么高谈阔论,只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脾气布施出来,这是你真正的布施。你要是不能布施你的脾气,这与佛道一定不相应的。
今天我头一次到这儿来和你们各位见面谈话,因为在飞机上也没有睡觉,昨天晚上也没有睡觉,今天又有很多人来见我,所以觉得很累。我不多说了,说得太多,你们都忘了,也是没有用的;说得少,你们记住一句,真能去躬行实践,真能去认真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再加上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把佛教的路迈出头一步,第二步你们更应该努力勇猛精进,祝你们各位早成佛道。

人为什么要尽孝道?
◎一九八三年七月二十九日观音七开示于万佛圣城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人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应该孝顺父母,还是不应该孝顺父母?这个问题,有两种解释。站在出世间法的立场来讲,不应该孝顺父母。我相信任何人听过这句话,一定大吃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这种话,你所知道的是人人应该孝顺父母,没有听过人说不应该尽孝道这句话,所以你觉得惊奇。若按照真理来讲,是这样的说法;若是站在世间法的立场来讲,当然应该孝顺父母。世间法是木本水源,应该慎终追远、孝顺父母、恭敬师长,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若按出世法来讲,我们努力修行,用功学习,发大菩提心,就是尽大孝,而不是小孝。此话怎么解释?因为修行有所成就,可以超度七世父母生天,所谓“一子成佛,九祖生天”,这就是大孝。
孝有四种:一为大孝。二为小孝。三为远孝。四为近孝。何为大孝?就是报生生世世的父母恩、师长恩。何为小孝?就是孝顺现世的父母,膝下承欢,令父母高兴。养父母的身、慰父母的心,也就是要恭敬父母、供养父母。何谓远孝?就是孝敬古圣先贤,效法他们的一言一行,作为借镜;一举一动,作为圭臬。何为近孝?就是除了孝顺自己父母之外,还要孝顺他人的父母,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有这种的思想和行为。
真正出世法,超过孝道,所以我方才说:“不应该执着孝。”若是执着孝顺父母,那就沾上情情爱爱的思想,就有妄念,终日念父思母,焉能修道?所以按真理来讲,不应该尽孝道。我讲这个道理,有人会懂,有人不会懂,所以大家要深一层研究这个问题。
现在的人心,一天比一天坏,品行一天比一天恶劣,所谓“人心不古”。为什么,因为世间人,本应该孝顺父母,可是他不孝顺父母。认为孝顺父母是落伍的思想,又认为父母养育儿女,是他应尽的责任而已。那么,他不尽孝道,是不是修行呢?也不是的。他真能修行,不需要养父母,也算是孝顺父母。这是尽大孝,将来超度父母生天。
他既不孝顺父母,也不修行,专造种种的恶业,将来一定堕落三恶道,毫无疑问。你们看!现在的青年男女,学下流的行为,不是杀人放火,就是奸淫邪道,无恶不为。觉得应该这样放荡不羁,以为自由。他认为人不应该孝顺父母,就应该学坏,这种思想,大错特错。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大致差不多是犯了这种通病。
修行人,虽然不孝顺父母,可是能拯救父母离苦海,生于天界。但有些人,既不孝顺父母,又不修行,终日做些不道德的事,有害于家庭,扰乱社会、国家,不得安宁。这是赔本的生意,越赔越没有底,前途不堪设想。这样胡作非为,乃是不可宽恕的罪人。
在前边所说的修行人,能把父母放下,专心一致修行,这是对的。既然不修行,也不尽孝道,这是不对的。这一点要弄清楚,所谓“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孝顺父母是令父母高兴,精神得到安慰
◎一九八三年九月十六日开示
人与禽兽的不同点,在于人有智慧,知道孝顺,守规矩,遵礼法。不懂规矩,不知孝顺父母,不知尽忠报国,不知做人的基本条件,那就和牛马没有什么分别。这一点应该要注意,尤其是学生时代,更要注意!
孝顺父母是令父母高兴,令他们精神得到安慰,不是供养父母好吃的东西,好穿的衣服,就认为是尽孝。那么应该怎样才算尽孝呢?首先要听父母的教诲,不可违背父母的话。对父母讲话的时候,要毕恭毕敬;应对的时候,要和颜悦色。父母教你做事情,要赶快去做,不可躲懒偷安,或者有不愿意的表示。若有了过错,父母纠正你,更要欢喜地接受,不可不理会父母的指责。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成龙,所以管教非常严格,在《三字经》上说:
“子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