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历史娱乐的底线在哪里?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9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年06月08日 09:35:36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网上有一部小说,名曰《炼宝专家》,其中一个细节是:西方近代史上的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竟变身东方古国中一位亲王的孙子,成为被“调教”的人。历史竟可以被如此嫁接,似乎有些荒谬!但不能不承认这是历史在古今中外的一种“跨越”,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个大胆的“手笔”,这是在艺术中对历史的“应用”。惊叹之余,又生困惑:历史娱乐的底线在哪里?于是写下一点感想。

悠久的历史一向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底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在新时期,历史也为大众提供了言说作料,成为表达其价值观念的载体。于是,夹杂着对历史的解构,一种历史娱乐的风尚颇为流行。

历史娱乐既已成为现实,就不能不遭遇人们的评说。或褒或贬,或褒少贬多,或褒多贬少,时下的种种评价不一而足。也许,对待风尚,人们的评价总会有难以调和的分歧。在严肃的史家看来,人们应该对历史持有严肃至少是敬畏的态度,随意涂抹历史,岂不遮盖了历史的真相?历史娱乐亵渎了历史的真正价值。但在一个非史家看来,先人已作古,况所谓历史真相往往不明,故今人不必太受约束,历史主要是用来审美,为了审美甚至可以想象,可以虚构,比如历史的“戏剧化”。

纷争之所以发生,根本问题在于,人们常说的历史意义有两种,一种是事件的历史意义,即事件在历史中的意义,一种是事件的当代意义,也就是我们在历史事件中所寻觅或构建的现代精神。前者是一个事实问题,后者是主体对事件的阐释问题。对史学家而言,关注的焦点在前者;对大众而言,意义往往在于后者。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史学家,因此,在传媒发达、众声喧哗的今天,戏说历史的风行也不奇怪。

娱乐肯定不是历史的唯一价值,但娱乐历史真能体现历史的当代意义吗?仅从现代人的需要、兴趣、情感等主观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建构历史记忆,这种解释或建构常常很少考虑或不考虑历史中的真实问题,从而走向了“架空历史”之境。

凡事有其度。笔者认为,从文化批评的角度看,对历史的文学创作至少应坚守基本的底线:第一,坚守原则性的立场——遵循历史的客观规律性,抓住历史发展的主流,着重揭示历史的本质。第二,要写出历史自身的精神。历史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对它的认识颇为困难。北宋诗人王安石有诗曰: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在历史的文学创作中,如果不是机械复制历史,而抓住了历史的内在精神,人们对待历史枝节甚至细节上的缺失当然亦可以宽容,但不是一味地追求历史娱乐化。(涵思)

来源:新华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