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刻“四面人脸”像
己丑仲秋,有山东邹城行,承邹城市文物旅游局局长邵泽水先生好意,惠赠“四面人脸”汉画像石刻拓片一幅(上图)。泽水先生告知,2009年2月春节长假刚过,就接文物普查人员报告:发现一块被弃的人脸画像石刻。凭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和职业的敏感,泽水先生即赶赴现场,将该石收置于孟府作永久收藏。
泽水先生介绍:此石出土于距地表下约1米处,出土处地表散布大量汉代陶片,是一处典型的汉代遗址。该石高0.45米、长0.40米、宽0.27米,为方柱形,四面均刻画像。两面较宽两面较窄,每面形象均为人脸。
回沪后,细审拓片,该石的雕刻技法以浮雕为主,采用四面独立呈现画面的形式,填满构图法,具有典型的汉代艺术风格。人物形象清晰简略,头戴三角风帽、长耳、高鼻、深目、拱手盘坐,当是胡人形象。人物头部两侧有两猴作攀附状。这种构图,汉画像中常见,但猴多攀附于石阙、厅堂双檐处,以寓祥瑞。胡人形象虽然在汉画中屡有出现,但多与胡、汉战争有关,其形象或作战斗状、或为俘虏状。而该石的人物形象却不同,与连云港孔望山东汉摩崖石刻中的胡人造像基本一致。
东汉晚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于是出现了“佛道并祀”的现象。信立祥先生在《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一书中论述孔望山摩崖画像时认为:“一些结跏趺坐的佛像,深目高鼻、头戴有翅三角风帽,为魏晋以后所不见。很显然,这是北方或西北苦寒之地胡人的形象,而不应是古印度即天竺人的特征。这一点,说明当时的人们只知道佛教来源于‘夷狄’,对天竺的气候和风土人情尚一无所知,主观地把释迦摩尼理解为苦寒之地的胡人。这一点,说明了汉画群雕造于佛教刚刚传入中土的东汉时期。”信氏之说可谓允当。
邹城市出土的这块石刻,无论从雕刻技法、人物形象来看,其风格、造型与孔望山摩崖石刻基本一致,应是一幅礼佛造像图。是祠堂或寺庙一类的祭祀性建筑构件,为魏晋南北朝佛教造像石刻滥觞,这块刻石的发现对研究佛教文化的传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块难得一见的刻石,弥足珍贵。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