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杀、护生、善行的丰子恺
丰子恺在作画(资料图片)
丰子恺(1898——1975年),现代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淅江桐乡人。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出版有漫画集《子恺漫画选》《子恺画集》,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先生接触佛教,深受弘一法师的影响。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是近代著名的文学艺术家,在诗文、美术、书法、音乐、戏剧、篆刻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1912年他在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美术、音乐教师,年方十七的丰子恺(当时名半仁)是李叔同的高材生,师生感情十分密切。后来李出家,即为弘一法师。法师的道德、学问、品质,对丰子恺有很大影响。1927年9月26日(农历),丰子恺在上海立达学院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婴行。
丰子恺归心佛教,自称子恺居士,创作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绘画、诗文,经常为庙宇书写对联、绘画佛像。他的佛教艺术作品中以“护生画”最为著名。先后画了四百五十幅,积极宣传佛家戒杀放生、慈爱物命、广积善行的思想,还涉及到因果报应、除暴除恶、互助互爱、安居同乐等各个方面。这些画作结集出版,就是著名的《护生画集》(共六集)。出版之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重视,取得了以文字弘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佛教界人士称此画集为新式的佛家艺术作品,不是一般旧式的劝善书。新加坡广洽法师在新版《护生画集》第六集序言中说:“盖所谓护生者,即护心也,亦即维护人生之趋向于和平安宁之大道,纠正其偏向于恶性之发展及暴力恣意之纵横也。是故《护生画集》以艺术而作提倡人道之方便,在今日时代,益觉其需要与迫切。”
在十年动乱期间,丰子恺先生仍不忘记弘扬佛法。他自认信佛是受《大乘起信论》的启发。他将日本汤次了荣所著的《大乘起信论新释》译成中文,并于1972年底通过友人送至新加坡。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