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缘众生>>正文内容

佛家养生的目标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13日
来源:觉之路博客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家养生的首要境界,即第一福长寿。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降临在自己的面前,也许今天或明天,也许十年二十年......随时会有灾难降临到我们的身边,如车祸、地震、海啸等,这些都是太可怕的事情。“朝不保夕”也许真的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写照。佛陀在《四十二章经》就告诫过弟子们“人命只在呼吸间”,意即一口气上不来,人便会丧命。人生是如此的无常,让我们深深地醒悟,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而普贤菩萨亦在《佛门日课》里提醒我们: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当我们因为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常,便不会再放荡和贪逸了。因此,对于生命无常的觉醒是智慧的开端,也是解脱苦海的第一步。

佛教讲的“生命无常”,就是告诉我们,人生如朝露,短暂得很。活一百岁,看是长寿了,其实一眨眼就过去了。比如我们现在都几十岁了,回想当初,就好像刚发生一样,几十年一下就过去了。所以快得很。佛看我们就好像朝生暮死一样。我们这里一百年,在天人看来,只是一会儿工夫。假如我们在兜率天,那里的一天,就是我们这里的三百多年。我们这里一个人能活四百岁吗?假如有,也很少,不过在他们看来,也只有一天哪!人生苦短,很快就要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呢?不好好用功修法,以期了生脱死,对得住自己来这个世上走一遭吗?佛讲的种种警策的话,都是给我们敲警钟,让我们赶快用功,不要错过这难得的人生!因此,不要再执着这个色身,这个色身不是我们自己,它只不过是我们住的房子,真人是我们的佛性。佛性就是我们所说的见闻觉知的性能。要保护这个性能不被客尘烦恼所沾染。客尘烦恼,就是我们“色、声、香、味、触、法”。“客尘”就等于是灰尘,它不是主人,所以叫客。我们粘在上面,要享受,要达到满足欲望的目的而不择手段,那就坏了。

所以佛教就是要我们明白“因果轮回”、“生命无常” 的道理,从而改造人生,做一个真实的人,做一个符合人格的人,更由此而超越人成佛。人生是不久长的,须赶快放下来,不要追逐物境,让我们回归原来的一丝不挂、净裸裸、赤洒洒的净境,以免枉受生死轮回之苦。我们现在都是颠倒妄想而不自觉。佛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悟道之后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具如来智慧德相”。为什么不自觉呢?都是因为妄想颠倒执着之故而迷盖了本来。我们现在都是在妄想、颠倒、执着之中。佛警策我们要一切放下,等于当头敲我们一棒,叫我们赶快梦醒。

那么识得无常因而皈依佛门的人会因修道而长寿么?答案是肯定的。在中外历史上都可以找到佛门弟子长寿的例子。如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住锡四川乐至报国寺前后达五十余年,于1992年4月预知时至,安祥坐化,享年105岁。离欲上人晚年身体仍然很健康。他虽然年龄大了,但仍神清气朗,耳聪目明,步履轻健。离欲上人长寿的秘诀在哪呢?他活着的时候曾告诫门下弟子云:古时候,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妄念。自我披剃出家为僧以来,时时都是坚决根除妄念,发勇猛心,不随妄想习气境界转,在一切时中,不分行住坐卧,动静一相,本自如如,妄念不生,自然疾病减少,并能健康长寿。

断除妄念延寿增禄

全部的佛法,归结到一点,就是断妄心。妄念一断,即能明心见性,自能健康长寿。妄念,又可称为“妄想”。人世间的每一个人,从早晨睁开眼睛开始,脑筋里不断想着各种事情,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我是非,都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过去,又象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的停止。这个常常想事的心,就是“妄心”。

古语说道:“摒弃对爱欲的贪恋,以弃世为安乐,既无所取,也无所存。消灭过去之事,排除将来之事,也不执着现在之事,便能平静地生活。”排除妄念、持有无念真心,没有大小、方圆、长短、善恶、是非、垢净、增减、生灭、断常、来去相等,一尘不染,空空洞洞,这就达到了禅宗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明心见性。然而,“断妄念如断四十里流”,谈何容易。佛陀用下面这个故事开示众人:

有一次,佛陀居住在祗园精舍的时候,跟弟子说了一个富翁与他的四位夫人的故事。第四夫人最为得宠,终日与丈夫形影不离;其次,第三夫人也有魅力,使这个富翁十分欢喜;再其次则是第二夫人,当初富翁贫困的时候,很是相爱,后来逐渐发达就慢慢忘记了;而最不讨富翁喜欢的还是原配夫人,总是差遣她,从不重视。

有一天富翁突然身染重病,临终时,他向最喜欢的第四夫人说:“四夫人!平常我待你最好,时刻不能离开你,如今大夫说我将不久于人世间,我想我一个人死了多孤单,虽然财产妻儿很多,但没有一样可以带走,我请求你陪我一块儿死好吗?”四夫人一听,花容失色,大惊地说:“你怎么可能这么想?你年纪大了,死了是应该的。我的年纪这么轻,怎么可以陪你死?你对第三夫人不错,干吗不让她陪你去?”说完就走了。富翁只好叹着气把三夫人叫了出来,把刚才对四夫人说的话对她说了一遍。第三夫人一听吓坏了,连忙说:“这怎么可以,我的年纪这么轻,你死了,我一样可以改嫁别人,你为什么不叫二夫人陪你去?”说完第三夫人也走了。第三个夫人走后,富翁把第二夫人叫到跟前,对她说了同样的话题。第二夫人一听,连忙摇头说:“不行!不行!我不能陪你去死!第四与第三夫人平日一点事都不做,家中的一切都要我管,我不能弃家不顾就跟你去死呀!不过,看在夫妻一场的情分上,你死的时候,我送你到郊外的坟墓。”富翁听了第二夫人的话,长叹了一口气,又把平日里不理睬的大夫人叫到了跟前,对她说:“大夫人,过去真的对不起你,对你一直不好。但我现在一个人去死,在阴间,一个伴也没有,你愿不愿意陪我一块去死呢?”大夫人一听,不但不惊慌,反而很镇静严肃地回答说:“嫁夫随夫,现在你就要死了,做妻子的我们,应该跟着一起去才好。”富翁听后,感动不已,于是与原配夫人一起拥抱死去了。

佛陀讲完这个故事,又继续告诉弟子说:“拥有四个妻子的富翁,即是人的灵魂。第四夫人是指人的肉体,故而不管多么爱她,也无法带到死去的世界;第三夫人是指人所持有的财产、物质,故死后也无法带走它;第二夫人是指父母、妻子、他人之间的关系者,所以只有在死的时候远送到郊外,而无法同赴死的世界;只有原配夫人是指人的心灵,即使在生前忽视它,但必须同行到死的世界而无法远离。”

由此看来,世间万物皆是身外之物,财富、美女、名誉、地位等都不足恃,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切不可挂念于心,徒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束缚。一个断除妄念的人则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心灵平静。只要心灵是独立的、自由的,永.远维持心灵的寂静,保持与灵魂的一致,那么,健康长寿,永葆青春,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长寿还需慈悲为怀

另外,佛教从第一福的要诀出发,认为人世间的财富、学识、地位、美貌和生死是多半不相干的。纵使尊贵如王侯,知识渊博似大海,地位高如公卿,容貌美若西施,大难来时,仍难逃厄运,一命呜呼。佛家认为,长寿与“慈悲心”密切相关。

俗话说,“仁者寿”。这话一点也不错。宅心仁厚,宽以待人一定会有好报。长寿的人,一定是对人类和动物充满慈爱的人。今生短命的人,必然是反其道而行之人。

在佛典《譬喻经》第七卷上记载了一个流传很广的“仁者寿”的佛教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小沙弥因救蚂蚁而到了延年益寿。从前有五个人在离城不远的森林里修行,其中一位老师父证得了六神通,他的弟子是一个八岁的沙弥。那老师父因为揣度到小沙弥的寿命只有七天了,于是便想让小沙弥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也算是临死前的一点安慰了。于是老师父把小沙弥叫到自己的面前对他说:“你已离家不短时间了,你的父母一定很想念你,你回家一趟吧,过了八天再往回来。”小沙弥听说师父让自己回家看望父母,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寿命将尽,倒也十分高兴地辞别了老师父。

在小沙弥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时,刚好天降大雨,小沙弥便躲到一棵大树下面避雨。在树下,小沙弥看到雨水快要流到一个蚂蚁窝中,他急忙用土在蚂蚁窝的周围垒上围墙,使雨水没有流进蚂蚁窝中。随后,大雨停了,小沙弥又接着赶路。

到了家中,一切都很正常,父母都很欢喜。小沙弥便按师父的吩咐,住到第八天的清晨,小沙弥拜别父母又回到了森林中师父修行的地方。看到小沙弥平安地回来,老师父很是奇怪,经过仔细询问,方知小沙弥因在路上救了一窝蚂蚁的功德而延长了自己寿命。小沙弥听了师父讲了前因后果后,对于“善有善报”这句话更加坚信不疑了,当然也为自己而庆幸。于是努力修行,从不懈怠,并活到了八十多岁的高龄。

关于“仁者寿”还有一个故事也很有名。明朝时有一个名叫刘瘏的人,他父亲是当时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司寇”。刘瘏年幼时体弱多病,他的5个哥哥都先后夭折了。因此,刘大司寇对他这个最小的儿子的身体十分关心,请了许多算命先生来看相。很不幸的是大家都说他很难活过19岁。

正好四川有位名叫周士涟的相士来到京城,大司寇就请周相士到家进来给刘瘏算命。周说:“你在19岁那年应有一个很难渡过的厄运,不过请你不要泄气,努力忏悔业障,广积阴德,可能会改变厄运。”17岁的刘瘏听了周相士的话,就决心革除众恶,广行善事。而且以《功边格》和《太上感应篇》作为行为的准则,每天逐条检点反省自己。起了一个善念,他就在东边的墙上划一个红圈圈,去了一个恶念,则在西边的墙壁上记一个黑圈圈。尤其对于杀戒和放生,特别是力行,不敢松懈。这样行了3年,竟然安危渡过了19岁的难关。

有一天,他坐船要渡过长江,看到渔翁抓了一只大乌龟。刘瘏顿生慈悯之心,就把它买来放生。那只乌龟很有灵性,一直跟在刘瘏的船后送他,跟了五、六里,还恋恋不舍。当天夜里,刘瘏住在客店里,梦见一位穿黑衣又矮又胖的道人对他说:“公子广行善事,3年从不懈怠。现在你已延寿增禄了。但是你的身体一直孱弱,难免要受寒暑的侵袭。贫道现在有术相授,依照奉行,可保平安无病。”说完了,马上就教刘瘏调息的要领。刘瘏醒来,猜到这是神龟报恩。他就依照梦中所学的方法用功,果然身体一天比一天健康了。

后来他请周士涟相士再来京城,以感谢昔日教诲的恩情。当天晚上,他和周相士同床睡觉,周士涟睡到半夜醒来,觉得刘瘏鼻子的呼吸非常细微。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周相士就向刘大司寇道贺:“这几年来,您公子的身骨改变太多了,我昨天跟他一齐睡,知道他已经学会了乌龟的呼吸方法,这不仅对健康有利,而且能使福寿绵长,这真是行善的福报啊!”

后来,刘瘩活到了98岁,子孙后代也很兴旺。

通晓养生长寿之道

佛教养生长寿之道还包括简单朴素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众所周知,乌龟每天只吃很少的水草而可活上数百年,狮子老虎每天吃下很多肉类,寿命却反而短。佛教提倡素食,这点我们在第七章里已经提到,因此,对于如何食素我们在此就不多说了。但是佛教提倡简单朴素的饮食不光是只提倡素食,还需要反对暴饮暴食,讲求中庸之道,适当地节制饮食,这样才能保持自我的身体健康。如皈依我佛的可撒拉国王巴谢那迪,有一天,带着一名叫乌达拉的少年去拜访佛陀。因国王的食量特别大,患有肥胖病,所以走起路来,显得特别费力。佛陀看到他这种样子,就向国王开示道:“一个人如果能够节制饮食,则非但不会产生烦恼,不会老去,而且可以长寿。”国王听了以后,就与侍者乌达拉说:“从今以后,每当我进餐的时候,你必须口诵这段话。你如果能够做到,就每天赏你金钱。”乌达拉遵奉国王的命令,每次在国王进餐时即口诵这段话,以便国王坚持减食。结果,国王的肥胖症减轻了,身体健康了,容貌也随之变得端正了。节制饮食并不是绝食,少吃东西才能让胃充分休息,减轻身体机能的过度负荷,使生理组织恢复活力,白血球和抗体充分发挥驱除病菌的效能。现代科学也证明了,适当的饮食有利于身体健康。

《摩诃止观辅行》上说:“吃得少,心知才能清明。” 心智清明,修行止观的功夫才能得利,才能运用止观来治病。因此,食无求饱,随遇而安,才能专心修道,锻炼心智。天天讲究美味,贪求口福,则必然会起烦恼心,这样,心地怎会清静呢?所以还是少吃比较自在,少吃对物质的依赖也相对地减少,容易达到知足常乐的境界,可为自己的理想全力以赴。

由以上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佛教所认为长寿的因缘可简单归纳如下:

长寿的因——仁爱心,慈悲或救护所有的动物,尤怜珍贵的野生动物,放生、宣扬放生或戒杀的原理,施舍饮食(请人吃素食或以小米喂鸟)。

长寿的缘——心平气和,不动怒,生活有规律,调节饮食(不暴饮暴食),足够的营养,不过度劳累......

夭折的因——杀害动物,虐待动物......

夭折的缘——时常动怒,暴饮暴食,过度疲倦,结交恶友......

了解了这些,我们便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与言行以及生活方式,以期达到长寿的目的。

钱财富足地位尊贵谓“富贵”

钱财富足并非富贵

佛门养生的第二重境界为“富贵”。人如果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那么一生自也是劳劳碌碌,没有一天好日子过的。然而世人都以为,拥有钱财可以赢得人们尊敬,由富而可及贵,富贵自有快乐,却不知世事无常,千金虽得复散去,是不可以依恃的。以钱财、权势赢得的富贵,不是真正的富贵啊!人们趋奉的是钱财,却不是你这个人啊。这样的人又有何可乐而言?!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竺叉尸罗国有一个叫博罗吁罗的村子。村中有一个名叫称伽拔吒的商人。他曾经修建了一座寺庙,直到现在还没毁掉。称伽拔吒小的时候,家中本来很富有,只是到他长大后,家业却衰败了。他也就因此而饱受贫贱之苦,亲戚们都轻视他,嘲笑他。他一气之下,远走他乡,同伙伴们到大秦国经商。后来获得了许多财富就准备衣锦还乡。这时,他的那些亲戚们听说这件事,各自摆设好饮食、香花、妓乐,在路上来欢迎他。在回乡途中,称伽拔吒穿着不显眼的衣服,走在队伍的前面。他年轻时贫穷,那时年纪小,后来富有时,年纪已经很大了,前采接他的那些亲戚们都已经认不得他了,就问他道:“称伽拔吒在哪儿?”

他回答说:“还在后面。”

亲戚们来到后面的伙伴中,问道:“称伽拔吒在哪儿?”

伙伴们回答说:“前面过去的那个人,就是称伽拔吒。”

亲戚们找到称伽拔吒,对他说:“你就是称伽拔吒,怎么对我们说你在后面呢?”

称伽拔吒对亲戚们说:“称伽拔吒不是我这个人,他在这些伙伴们中那些骆驼和驴的驮子上。为什么呢?我如独身前来,各位亲友瞧不起,连话都不跟我说。听说有财宝,才来迎接我。因此我说称伽拔吒在后面的驮子上。”

亲戚们说:“你说什么话?我们听不懂。”

称伽拔吒回答说:“我贫穷的时候,和你们说话,你们不理我,现在看见我发了财,就摆设物品来迎接我。你们是迎接财富来的,不是迎接我这个人!”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世人多为了钱财而尊敬一个人,其实这种尊敬是不可靠的,称伽拔吒算是明智之士,看穿了世人趋利忘义的劣性,予以揭露。我们也应该从中看出,一个人如果单凭着钱财而获得的富贵并不能算得上

是真正的富贵。

人生富贵前世定

人们也许会认为,应当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实,人们哪里知道,人生富贵,皆是前世与今世修善业而来,自有定数。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和富贵兼而有之呢?这就是佛家所称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了。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劝人凡事心胸要放开一点。不要太刻意追求富贵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强追求就可以得来的。诸君也千万不要以为寿命是一个定数,生杀之权完全操纵在命运之神的手里。事实上,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是决定于我们的慈悲心和自己的作为。既然如此,我们仍可以运用慈悲心和放生的方式来改变寿命。所以我们最好把“生死有命”的“命”解释为佛家所提倡的“因果关系”。这比解释为“定数”要恰当得多,而且境界更佳。换句话说,寿命的长短是有因果关系,而不是无中生有的。

同样的道理,“富贵在天”也绝不能解释为“富贵是从天上掉来的,”或者“真正的富贵是在天上,应向天上去追求”。这样解释是不对的。佛家认为,人生的富贵,皆前世与今世修善业而来,自有定数。富贵不可妄求,世人却贪欲无穷,攀比不已。其实,固然可以通过修善求得富贵,消除恶报,但人生的富贵皆是前定,是因为我们通过慷慨的施舍,谦卑和恭敬心而种出的富贵因。有了“因”,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助缘(辅助条件),才会结出富贵的“果”来。果就是“果实”或“果报”的意思。这不是宿命论,而是对世人的开示,要求人们消除那互相攀比的妄念,安分于人生。

所以把“富贵在天”的“天”解释为 “顺应天理”(即种善因),或遵循自然存在的法则,就远远超过解释为“自然”或“老天爷”了,而且意境也较高了。

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人须善待富与贵。佛教认为富贵在社会上有两种表现形态,一种是相对的形态,另一种是绝对的形态。

相对的形态指那些诸如“富甲天下”、“列位诸王”的富贵;绝对的形态指人自身所具有的“身心自在清静”的富贵心态。因为,第一种是有所得的乐,第二种是无所求的乐;第一种是混杂和短暂的乐,第二种是纯粹和恒久的乐。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在社会里生活,大至全球,东贫西富;小至国内区域,发展也不平衡,东富西贫;再小至身边境地,各行业贫富悬殊,百业参差不齐;最后小到家庭院里,也是社会的小缩写,贫富相差不言而喻。在人世间,此等现象与社会同存,日月同在。因此,将人和人之间的富贵差别,互相比较,就会产生烦恼。因为一有相比的心理,就造成了竞争和我执,成为一种傲慢或自卑。平民和帝王相比,富贵相去甚远;帝王和天人相比,却又感到自卑和渺小。所以佛经上说“天上指甲的价值胜过人间阎浮提地。天上一音之美,胜过人间帝王百千种乐。”

所以贪求富贵,不如随遇而安、知足常乐。我们谈论富贵,主要是阐明富贵的根本原因和助缘,教人们多种富贵的正因,而不要一味贪求富贵的果报和享受。

其实,只要能知足,就可行快乐;至于所享用财物的多寡、精粗并不是一件顶重要的事情。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都不要因为享用较差的财物而生烦恼心,同时也企盼所有的众生,不要因为财物享用不自在,而影响到高尚的心灵,或者因为缺乏物质而不能安心修行道业;也不要因为贫穷,而妨害了心智的锻炼和阻碍救助众生的慈悲愿。

布施得福报

佛教的养生之道认为,人们必须行善事,走正道才能使己辈或下辈至富贵也。在佛典《杂宝藏经》里面就记载了一个因前世修得善因而后世得已善果的故事:


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名叫善光。因为她长得不仅端正,而且聪明伶俐,所以皇宫里每一个人都非常敬爱她。

有一天,波斯匿王问公主:“你是不是靠我的力量,所以有了美好的享受,博得人们的敬爱?”

公主答道:“这是我自己的业力,而不是因为父王您的力量。”

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善光公主都这么回答。这让波斯匿王大为生气,于是就把善光公主下嫁一个穷人,并且告诉她说:“你现在可以试试自己的业力了!”

善光公主嫁给那个穷人以后,并不灰心。有一天,她问丈夫说:“你的父母呢?”她的丈夫回答说:“我的父亲曾是卫舍城中最有钱和最有名望的人,在他死后,家运就没落了。”

公主就和丈夫一起来到她父亲从前住过的旧宅院。他俩在整修庭院时却在地下挖掘到大批宝藏。从此以后,他们夫妻俩又变成了有钱的人。

波斯匿王听说了这件事,很是惊讶,他就去请教佛陀。佛陀说:“过去迦叶佛时,有一位妇女想用美味的食物来供养迦叶佛,她的丈夫加以阻止。那位妇女说:‘我已经发愿了,请你不要使我退心。’丈夫看到妻子意志这么坚定,只好勉强答应了。那位妇女因此能顺利地供养迦叶佛。我想,那时候的夫妇就是现在善光公主这一对夫妻。善光的丈夫因为过去曾阻挠妻子的善念,所以许多世以来常常会受贫困之苦。然而,因为他后来还是答应妻子布施供养圣者,才会因妻子而获得富贵。”

波斯匿王闻之,感触颇深,日后就更加注意自己布施行善行为了。

佛家从养生的角度认为,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报大小,完全决定于下面这四个因素:一是布施的东西;二是布施的对象;三是布施的心地;四是布施的时间。意思即是在人们布施时要以善意对人,施人以需要的物品,不以自己的贫穷与富贵为借口阻碍布施的善心。佛经认为,凡人看见别人做了崇高的事业,从事高尚的行为,自己心理一定要随喜。对于自己所做的功德之事一定要面向给广大人民,要回报给他们!唯此才能功德无量,获得福报。

身体健康心灵安宁日“康宁”

治病辨起因

佛门养生的第三重境界为“康宁”。佛教养生之道认为,人们不但要追求长寿、富贵,而且要身体健康、心灵安宁才为有福之人。“康宁”的反面是疾病缠身,身心不宁。

佛典《大智度论》上记载:生病的条件包括有“外缘”(外在条件,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外因”)和“内缘”(内在条件,类似于人们常说的“外因”)两种。

外缘是指人们周围的环境即体外部的客观物质,比如受到寒热饥渴;摔伤或碰伤;细菌感染——空气传染、饮食传染、接触传染;饮食材料本身有问题——如毒菇等;食物调配不当——如牛奶和菠菜一起吃有毒等;滥用药物;遗传;食用变质食物等。

内缘是指人们的内心世界,包括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思想等。比如,喜暴饮暴食;纵欲贪爱;生活方式不当或坐禅方法不对;常发脾气;操劳过度;忧郁烦闷;紧张恐惧;无知及焦虑;心理不平衡和内心冲突等等。

内缘和外缘都是使人生病的原因,而内缘是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意思是说,人们受内缘的影响而发生的疾病占多数。

佛家养生之道认为,凡人的吝啬、贪心、不忍都是病症之源,会引起人的心病,身病,带来厄运,因此务必清除掉这类心态、行为和习气。俗称“和气生财”,就是针对这类心态而说的。而佛教它告诫我们要诀是破除吝啬心态,大力拓展无量慈悲心。

佛典在表达养生之道时,认为“凡病皆缘因果”之说。佛典中把凡人的疾病分为两种,一种为“身病”,一种为心病。“身病”是指身体、肌肉、骨骼、神经和五脏六腑的不适而言。心病乃是指我们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苦恼。

对于身病,佛典认为其治疗法不应复杂,而且治病有时不要花什么钱,只要治疗时能够对病下药,即可很快奏效。所以在佛典《摩诃止观辅行》的第32卷上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能够很精确地辨别各种疾病的症状。上等的医生只要听到病人的声音,就能知道了得了什么病;中等的医生需要看气色;下等的医生一定要把脉才能够知道病人的病情。而现代的医疗手段越发的高明了,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为病人诊断。因此,一个人的身病大都可以经过治疗而痊愈。

对于心病,佛经认为,心病主要由烦恼产生,无尽的烦恼大致可以归纳为八万四千种,当然不可能尽概其中。这八万四千种烦恼,又名“八万四千尘劳”。佛家又将这八万四千种烦恼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也可以再浓缩为一个“痴”字。“痴”即不明事理,就是无知。也就是无明由于愚痴,所以才会有我执;由于执着有我,所以才有了烦恼和造恶业;由于造恶业,所以才会受生、老、病、死的果报。

佛教养生之道对于疾病的分类及其治疗有很多方法,在以上章节我们也有叙述,在此不作赘述。

心宁自然身康

“康宁福”中的“康”与“宁”是不可分割的,追求“康宁福”其实是求得心灵的宁静。前面也有提到,疾病的产生根源是内心的妄念在作祟。

中国古语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可以说是天下那些执着于妄念的人的清醒剂。妄念丛生而烦恼不断的人正像下则故事中那些艺人一样愚蠢。

从前乾陀卫国有一群演戏的艺人,遇上饥荒,就到其他地方去卖艺求生,路上经过婆罗新山。这座山里从来就有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艺人们夜里住宿在山中。山中风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边睡了下去。半夜里,其中一个人感觉寒冷,起来穿上演戏用的罗刹服,对着火坐着。同伴中又有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见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也没仔细看清楚,爬起来就跑。一下惊动了所有其它的伙伴,大家奔跑逃窜。那位穿着罗刹服的人也跟着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看见他在后面以为罗刹要来吃人,更加恐惧惊慌。大家的身体在奔跑中摔伤磕破也顾不上了,一直跑到天亮才发现后面跟的不是罗刹鬼。

这些人遇到一点小事,就失去了镇定,心中如此心慌恐怖,又如何谈得上身心安宁而受到康宁的福报?

本来无鬼,是庸人自扰;对于智者来说,即使真的有鬼,也扰乱不了他那安宁的心。让我们再看一看这个故事:从前,有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行。有一个鬼,变作一个无头人,来到沙门面前。沙门对鬼说:“无头就不会有头痛的病。有眼睛就会贪恋颜色,有耳朵就会贪恋声音,有鼻子就会贪恋气味,有口就会贪恋味道乙没有头,少了这些烦恼,真是一大快乐!”

鬼于是隐去了,又变作只有手足,没有身子的模样。沙门说:“没有身子,不知道痛痒。没有五脏,连病是什么滋味也不会知道。无身真是一大快乐!”

鬼又隐去了,又变作没有手足的模样,跟着一个转动的车轮来到沙门面前。沙门说:“没有手足太好了,不能去拿人家的财物,这真是太令人高兴了!”

鬼说:“这个沙门真是守持一心,毫不动摇。”就变作一个面貌端正的男子,采到沙门面前,向沙门叩头行礼道:“您的意志这样坚定,不久一定能学成。”说完,小心地离去。

佛法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因缘和合的假象,是“空”的存在。然而,世人都执着这个假象为真实,所以才会产生了许多苦恼和病痛。因此,佛家认为的只有坚定护持佛法、心境宁静的人才会无病无灾、无痛无痒地安享康宁之福,取得无上菩提。对于万千众生来说,破除妄念、心境安宁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烦恼、疾病产生的根源。

生性仁善宽厚宁静是“好德”

仁者有福缘

佛门养生的第四重境界为“好德”。“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福。如果一个人充满慈悲之心,舍己为人,精进求道,则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 “好德”能带来长寿、富贵、康宁和善终的果报。“一切为天下,建立大慈悲;修仁安众生,是为最吉祥。”人生一世,譬若处一暗室之中,充满黑暗、痛苦,要想摆脱诸般苦处,只有修仁好德一路可走。修仁好德,这就是破除暗室的那盏明灯,故曰: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佛教养生之道认为,慈悲心是一个修仁好德的基础。具备慈悲心,才有可能作种种好德之举,因而能成正果,延年益寿。佛家认为生而为人,而对众生没有慈爱之心,是鄙贱的人。这类人貌似明哲保身,然并不能保身,往往还会早早断了性命。在佛典《法句譬喻经》里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商人,名字叫弗迦沙。他进入罗阅城,被一头母牛用角刺死。牛的主人怕惹来麻烦,就把那头母牛廉价出售了。可是当买主牵着那头牛去喝水的时候,也被那头母牛从背后把他刺死了。他的家人很气愤,立即把那母牛杀了,又把肉卖给了别人。有一个农夫买了母牛的头。当他走累了,想在树下休息的时候,就把母牛的头挂在树上;可是没想到牛头却从树上掉落下来,牛头上的角正巧刺中他的要害,那农夫也一命呜呼了。

瓶沙王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很是奇怪,就去问佛陀。佛陀对他说:

从前有三位商人向一开旅馆的老妇人借宿。借宿本来是应该给钱的,可是这三个商人以为老妇人孤独无能,就等老妇人出外时,偷偷地溜掉了。后来被老妇人追到,这三个商人却说:“我们已经给了你住宿的钱的,你怎么可台再来向我们要呢?”老妇人无可奈何,但心中却十分痛恨这几个商人,她在心中暗暗想到:等我将来再遇到这三个人,一定要将他们杀死。当时的老妇人就是这头母牛,而那三个商人就是弗迦沙他们三个被牛刺死的人。瓶沙王听后,感触颇深。

由此看来,“佛法无边,回头是岸”,人一定不能无德。否则到头来一定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好德”分层次

《论语》里认为德可以分为温、良、恭、俭、让五德。温和柔性可以让心灵平静;品质优良可以长寿善终;诚恳恭敬可以导致平安;节俭勤劳可以得到富贵安康;谦虚礼让可以协调人际关系,保证前面四德不致浪费。《中庸》里提到仁、智、勇三大德。只有仁慈而没有智慧,会产生愚昧无知的弊害;有智慧而没有仁慈也会危害社会;有智有仁而没有勇气去实行,则一切德行成为空谈。

同时,佛教认为,品德的层次可分为下列四种:

算盘”式的道德——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等各种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做。这种人不会平白无故送你东西,他一定有所企图。他的行善时常希求回报。

四海之内皆兄弟”式的道德——这种人行善是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他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兄弟一样,因此,行善较为自然,而且也出于真情。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祟,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不能达到忘我的境界。

爱人如己”式的道德——因为这种人已经破除了我执和烦恼,所以能忘我,而达到爱人如已的境界,能这样做已经是圣人了。但因为他还没有破除法执,所以行善时,心中仍然存有抽象的观念(例如“贫苦”和“功德”等)。因为他有名相的负担,所以还不能做到绝对的自在。

最完美的道德——行善不求回报,而且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种人的慈悲心是没条件和无限的。因为他行善时,连一点负担也没有,所以最真诚、最自然,也最快乐。

无病无灾安祥离世为“善终”

百恶莫做求善终

佛门养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五福的最终福分是“善终”。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别人临终前的痛苦挣扎的模样吧,当然也会看到一些人很安祥的就死去了,这时你一定会在心里想:我这一生别无所求,只求能像那些安祥死去的人一样有个善终就行了!

在佛典《十二品生死经中》佛陀分析、描述了死亡的十二种类型,因其中有一些晦涩难懂的术语,所以我们只将一般的善终情况作一叙述。一般善终的情况分为小、中、大三种:小善终是指没有遭到意外横祸,无病而终的;中善终是指不但没有病苦,而且心中没有怨气和内疚,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安心逝世的;大善终是指自己知道临终的时间,而且身心没有牵挂,走得洒脱,甚至还亲眼看见佛菩萨来迎接,往生到佛菩萨的净土,这才算是成功的人生。

古今中外,无论其生前或大富大贵,或一贫如洗,或大权在握,或软弱无能,修善与作恶的业报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会安享人生而得度难关,后者会因为作恶而不得善终。

佛教养生之道认为,善终是很重要的。为什么善终很重要呢?因为,假如一个人不是寿终正寝,而是由于横死、车祸、癌症、饥、渴、猛火烧伤、溺水、被杀而死的话,那么他可能便会含冤恨在心。

还有,横死时,身体受了极大的苦楚,心中忧怨交加不但很难提起善念,而且心中愤恨不平,很容易怨天尤人,把平常的道德修养破坏无遗。所以古人教我们要经常发愿 “临命终时,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并且期望圣人前来引导。又有一种发愿是:愿我临终无障碍,弥陀圣众远相迎,迅离五浊生净土,回人娑婆度有情。

高僧说梦与善终的关系

明代的高僧紫柏大师说得好:“必须睡觉和做梦时,能够念佛不间断,才能解脱人生的苦厄,而有把握得到善终。否则功夫不够扎实,临终时还是得不到受用的。”

从人做梦而言,是应该与善终有关系的。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自己能不能善终”?这一问题要回答,其实不难,只要我们回忆或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梦就行了。因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我们平时所做的梦当中,可以反映出我们修养的好坏,乱梦一通,当然是表示妄念还没有调伏,妄念没有调伏,当然是修养功夫不到家的象征。修养不好,又怎么能够把握善终?

因为做梦和善终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所以紫柏大师告诉我们:如果想要成就得快,早一点把握住善终或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每天早上一醒来,便应反省昨夜的梦境。假使昨天夜里我们作了一个乱七八糟的梦,今日就应该像丧了父母一样地伤心流泪,然后责打自己,恳切地忏悔和发愿,再加紧努力用功。每天都这么做,心智锻炼的功夫就一定进步得很快。

根据《善见律》的记载,梦有四种:

1.四大不和梦——这是因为身体的机能不调适所产生的,比方睡觉时梦到山崩,或者在虚空中飞腾,或者见到有老虎、狮子、野狼采追逐,这些都是虚假而不实在的梦。

2.先见梦——般人所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指的就是这种梦,因为从前看见某些事物和现象,留有深刻的印象,再加以不断地思念,而把内容排列组合,浮现在梦境当中,这也是虚假而不实在的。

3.天人梦——天神为行善的人示现吉祥的梦境,使他能继续行善。为造恶的人示现不祥和恐怖的梦境,以劝阻他为恶。这种梦也是虚幻不实的。

4.想梦——这是因为人们过去的福德和罪障所感现的梦。例如:有福德的人,常梦到吉祥和行善的事情。有罪障的人,常梦见恐怖和不善的事情。梦见我们在礼佛、诵经、持戒、布施也是属于善梦。梦到吉祥和行善的事对我们的道德修养有益处。

所谓“乱七八糟的梦”,指的是那些虚假而不实在,并且对于我们的品德又没有益处的梦。

诸位可千万别小看梦境!因为梦中的感受很真实,它是我们品德修养的指标。同时做梦也有善、恶、无善无恶三种。梦到拜佛、听经、说法、救人是属于善和功德。梦到杀生、偷盗、邪淫和妄语等事情是属于恶。梦到柴米油盐、逛百货公司、去公园玩乐是无善无恶的。梦到行善对于我们的品德有帮助,梦到造恶和世俗的杂事是表示我们的修行不力,应勤加忏悔,努力用功才好。在这里要顺便附带说明的一点就是:梦中造恶业,因为心业羸弱,所以不会感果报。有关戒律的书也说梦到偷盗和邪淫等恶行,不算犯戒。因为梦是虚而不实的,在梦中,被我们所侵犯的众生并没有质上的损失,况且我们不是有意去犯戒造恶,而是意识心田里恶的种子和习气太强,控制不住,所以才会作噩梦。

滥杀生不得善终

佛教认为,滥杀动物尤其是国家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的人不得善终。

《法句譬喻经》上记载:从前佛陀在抵园精舍讲经说法时,有一位很富有的长者,住在通往精舍的路旁。他的财富多得很难计数,可是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这个儿子长大后,20岁时就结了婚。结婚不到七天,因为夫妻恩爱,就一同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一棵树长得很高大,树上开了很美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这种花,刚好四周又没仆人在场可以代劳,她的丈夫就亲自爬到树上,越爬越高,所攀踩的树枝,因为太细而折断了,人就从高空摔下来,一命呜呼哀哉,全家大小都非常伤心,哭个不停。

佛陀怜悯长者,来到长者的家中慰问,并且告诉长者“万法无常”、“有生必有死”以及“罪福产生的原理”。接着又说了一首很有哲理的诗谒。

命如华果熟,非恐会零落,已生皆有生,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作命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始终非一世,从痴爱长久,自从爱苦乐,身死神丧亡。

——《法句譬喻经》

长者听了佛陀的这段话,心开意解,忘记忧愁,跪下来问佛陀说:“我的儿子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请您告诉我吧!”佛陀说:“过去有一个小孩子拿着弓箭在游戏,旁边有甲、乙、丙三个人陪着。这个小孩子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射杀它。旁边那三个人就怂恿这个小孩说:‘你假如能够射中树上的这只鸟,你就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那小孩子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中了小鸟,小鸟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个人都在旁边喝彩,大家都很高兴地离去。”这三个人因为见杀随喜,所以生生世世常受丧子之痛。接着佛陀又说了两句启发性的诗谒。

识神造三界,善不善三处,阴行而默至,所生如响应。

欲色无色有,一切因宿行,如种随本缘,自然报如影。

——《法句譬喻经》

佛家认为,一个人想要得以善终,一生中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诸恶莫做。即不要做杀害动物、偷盗、邪淫、妄语、酗酒等行为。因为在佛典《地藏经》的第八品上记载道:“行善的人,临终时也有百千位恶道鬼神成我们已故的父母亲属,来引诱我们进入恶道受苦。”行善的人都会如此,何况平时造恶的人呢?因此,一定不能做亏心事,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以免冤仇结的太多和太深,临终时被冤仇债主来扰乱.

其次,要众善奉行。意即要在心里常常生出有益众生的愿望,然后从语言和行为上去实行

最后,要自净其意。意思是说在行善、读经诵典与参禅时都要静下心来,不要慌乱。

明白了以上的道理,大家启会反省自身有无不到之处,从而修善其身,以达到五福的至高境界“善终”.



标签:佛缘众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