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书写"五台山民间传奇",传承佛教文化
古稀老人书写"五台山民间传奇",传承佛教文化
他有一双扶犁之手,关节粗大,满是老茧;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栽树种地样样精通;仅有小学文化的他却在自己古稀之年写成了总字数24万字的《五台山民间传奇》,历时12年。
他就是王隆和,山西省五台县人。从小酷爱写作的他曾在省地县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他一生没有离开过家乡的黄土地,最大的梦想就是用自己手中的笔,写出家乡人民为善安身、读书立命、为善修德、惩恶扬善的历史故事。57岁那年,王隆和那双满是老茧的手,重新操起纸笔,撰写家乡历史。
一个草根“作家”12年的写作情结
12年来他致力于搜集面临失传的五台精典民间故事,甄别资料,采访百姓,查阅文献,考究碑文,可以说辛苦备至。为了利用时间,他漫长的写作中没有固定的场所,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办公室”。
提起自己的写作经历,王隆和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 “无数次为了利用找人等人的时间,我在五台山和五台城的大街角落里或饭馆角落小桌上展卷修改文稿,过往人投来怪异的目光,有的说我是个‘怪人’,有的说是‘书呆子’,有的说是‘孔乙己’。”
2000年有事驻守太原,为了获得故事题材和甄别资料,他访遍了六九零四工厂的五台籍人;2006年正月去东冶北大兴村采访,返回时因丢失了车费和电话本,无法与人联系,他一路步行35里,就这样写成了不为人知的故事《秘密深藏在苦寒》、《王辙怒打催粮官》。
2007年初冬去西雷村采访义军首领高山的故事,他徒步返回大王村时,天已大黑,两腿困酸,饥渴交加,无处投宿,更谈不上喝水吃饭;2008年7月去上西村紫罗山体验采访,全程冒着小雨,尽管满身泥巴湿透了衣服,但为了甄别资料,他还是冒雨访问了八位老者,确认紫罗山小庙神像确是台骀夫妻。
2009年7月29日去小北台青山垴考究碑文,入山途中迷失方向,遇上断岩,踏入深柴,进退两难,反复往返攀登才摆脱险境。12年来他外出采访为了节约车费,总是骑自行车风雨兼程。2009年正月,去五台城西高家庄采访,往返骑自行车六十里,才写成故事《藏明和尚在高家庄》。
同时在他12年的采访考究当中,也接触了很多来自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当他们看完王隆和先生所写关于五台山的故事后,不由都被中国佛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佛陀精神所震撼。
留住五台山鲜为人知的佛教传统文化
本书记录了中国从汉代到抗日战争之前跨越近2000年的佛教历史文化故事,全书九个单元,八十个故事和传说,剩下的是散文式游记,共二十四万字。这本书中编入发生流传在五台山这片热土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八十多个,分为“惩恶扬善”、“佛法人生”、“圣境名人”、“因果报应”、“文殊智慧”、“圣境爱情”、“风物神话”、“双泉传奇”、“小五台山”九个单元。故事所表达的主体内容和思想是五台古老的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宏深广大,表现五台先人们的聪明才智、惩恶扬善,反映五台人民勤劳勇敢、追求幸福和乐的淳朴情感。
山西省五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白嫦娥表示,五台山是中国唯一的一处汉传、藏传佛教并存的佛教圣地,囊括了自然、人文和佛教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当中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五台山佛教文化已成为世界佛教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到了关键时刻,王隆和12年钻研佛教历史、教义,考察坊间等写成《五台山民间传奇》,对五台山佛教历史文化的抢救有重要意义。”
历经12年的艰辛,《五台山民间传奇》终于完成。但出版此书却又需近十万元,古稀之年的他只有二亩农田的粮食收入和每月五十五元的当代养老金,10万元的巨额出版款又成了他现在最大的难题。
“《五台山民间传奇》让将失传的、未入典籍的、不为人知的民间经典故事《五台城无东城门之谜》、《佛陀波利与西明寺》、《秘密深藏在苦寒》、《王辙怒打催粮官》等有了归宿,从而传播、传承五台古老佛教文化和各种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是我多年的梦想,也是我是我人生的价值。”王隆和表示。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