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内地>>正文内容

崇化法师:建议将云南民族大学纳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管理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
来源:菩萨在线   作者:编辑:唐雪凤 责任编辑:李蕴雨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菩萨在线佛讯 在今年的两会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崇化法师提交了《关于将云南民族大学纳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建议》。崇化法师提案全文如下:
 
关于将云南民族大学纳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建议
 
云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云南省政府共建的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学校有在校生45000余名,其中,本科生和预科生共有28310人,已招齐56种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70%以上。
 
建校近70年来,一批学界名流,如马曜教授、汪宁生教授、何耀华教授、和少英教授、谢本书教授等,都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2万多人次到校访问参观,为国家培养输送了数十万高级专门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明确指出,希望云南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中国梦的云南篇章。2017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维吾尔族学生阿丽努尔·阿力木去信回复:“希望大家珍惜难得的机遇,练就过硬本领,早日报效国家,建设家乡,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调研时强调,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我们现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指示和对我校学生去信回复精神,学校探索实践了“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教育模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价值取向,坚持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阵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核心是把践行促进守护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激发和唤醒各族师生心中有党、心中有国家,心中有民族,心中有民族团结的意识。学校分别于1999年、2005年和2009年,先后3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称号后,2019年学校预科教育学院再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在国家民委的指导下,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将作为国家标准的重要参考。
 
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对学校的中印瑜伽学院建设作出重要批示;2018年1月,在澜湄国家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充分肯定了学校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建设情况和举办的第一届澜湄大学生运动会。在推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进程中,云南民族大学紧紧依托中印瑜伽学院、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搭建中印民间外交交流的新桥梁,建设好全国唯一一家以服务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为宗旨的学院,并在原有基础上开齐开全了南亚东南亚15个语种专业,致力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相通、文化相通、民心相通,教育国际化特色更加凸显。
 
学校立足民族性、边疆性、教育国际性的办学定位,瞄准高水平民族大学、民族团结示范校和校风教风学风示范校建设目标不懈努力,办学特色不断凸显,并在改革发展中彰显出民族院校的使命担当和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效应,为高校深化综合改革蹚出了新路、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贡献了“民大经验”。根据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排名,学校在全国1243所本科院校中,排名第167位,在全国民族类大学排行榜上位列第三,居地方民族院校第一,同时荣膺全国地方大学“中国最受外国领导人青睐大学”首位。
 
为进一步深化民族性特色,彰显民族高等教育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作用,加大对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切实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助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将云南民族大学纳入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接管理院校。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