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佛教堂—高雄县—台湾寺院
[历史沿革]
创始人吴黄香居士(法名心香)屏东市人,笃信佛教,有监当时社会型态,有居士未识侩道,信心不足,吴黄香居士等有感於此,乃兴在家佛堂之念。
民国50年,先假黄居士有潭家屋为讲堂,置法器,然共修者日众,该地已不敷使用,遂於52年初,偕同地方善士购得现址1分余地,并完竣1楼建筑,草创在家众修习念佛法门的居士林。
因礼佛者倍增,远超所容,民国56年8月展开扩建工程:在首任住持吴黄香之带领,历经4载,先後完成2楼大雄宝殿、周边墙垣与山门。之後预定3年内完成的藏经阁,在堂、信众的大力护持下,亦随之於63年竣工,林园佛教堂就此奠定初基。
民国74年第2任住持净音法师晋任,除宣扬佛陀正法、净化众心,更率堂、信众等,戮力同心,精心筹建地藏殿(为地下1层、地面2层楼房),继之整建厨房、斋堂及寮房(与大雄宝殿连栋) ,至民国83年乃於殿堂左翼搭建占地约150坪之多用途钢材敞棚,恭奉泰国佛金身,举凡各类大型活动及法会,皆临济宗无下受用,尤筹措首届在家五戒、菩萨戒之传授戒会,终能于当年农历9月顺利圆满。
林园佛教堂历经创建人及净音法师的下辞辛劳,精心擘画与众善信的发心护持,鼎力资助下,在繁忙寺务余暇,亲领十余位常住大众,善用时空自修、提升自我,对未来愿景,深自期许,并著重於佛法教学及流广,以法雨甘露饶益有情。
[寺庙建筑]
建地逾3,000余坪,建筑回异於常见寺宇的造形,殿宣主体呈简约之3层楼建物信1楼供奉地藏王菩萨立像及木雕准提菩萨,中庭前置一对铜狮,两侧分设服务处、寮房等。2楼,可见拱形外墙、石栏,殿堂内透显莲池净土的装饰,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及西方三圣立像,左右两侧分别为药师佛及弥勒菩萨,其後墙面上方镶嵌药师佛像,下方为消灾延寿的光明灯。大殿後方为素净的观音殿以及寮房,3楼亦为窗明几净的常住寮园,户外罗列整齐有致的花架盆栽,以及擘建玻璃帷幕的阳光小屋,供阅览休憩之用,可俯瞰道场前景。殿堂右方偌大空地,为法会、节庆等活动时,权作五观堂及多元用途的场地,一隅设置平台,上奉释迦牟尼佛金身。殿堂左侧空间,以植花蒔草区隔为休闲茶叙区,另有一方洁净的阅览室。走进主殿後方,腹地宽阔,建有地藏殿,内奉地藏王菩萨,以及陈设往生莲位、先人安养处:紧邻铁皮屋为临终往生的暂层处。
[弘法、文教]
每月例行举办八关斋戒、庆生会,年度每逢新春、佛诞节庆举行共修、精进佛七、朝寺等法会,以及岁末感恩、园游会、佛学讲座等活动。
[交通资讯]
南下:国道1号底端→左转中山四路往机场方向→沿海一路→直走至沿海路4段→高屏沿海公路→文贤南路→林园佛教堂。
832高雄县林园乡文贤南路100号
TEL:07-6412233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