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佛教机构>> 港澳台寺院介绍>>正文内容

甘泉寺—桃园县—台湾寺院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30日
来源:宝莲禅寺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甘泉寺

  英文寺名 Gan Quan Si

  电话 03-4732622
  地址 桃园县观音乡甘泉街1号
  主供 观世音菩萨(观音佛祖) ;
  寺院别名 观音庙
  创建时间 清光绪二十二年;日本明治二十九年(1896)
  结束时间 弘法中(2010)
  寺院历程 石观音寺(1858-1860) 福龙山寺(1860-1896) 甘泉寺(1896-2010)

  基本资料提供 内政部民政司 (2004年资料)
  寺院简介
  “甘泉寺”供奉的石观音是有一段历史沿革,这其中又掺杂了传说、野史。甘泉寺对观音的认定是这样的:“距今二十余年前波罗乃国王妙庄王之第三公主妙善,静观众生在苦海难得解脱之心,怀救苦救难之志。入白雀寺刻苦修行,大悟慈悲济世之道,便入香山修成正果,尊为观音佛祖,又称观音菩萨,庇佑万民普度众生,深为世人所信仰。在此漫长之二千余年中,信者几达世界全人口之三分之一,启开觉路薰陶人心,奠定精神上最大之安定力,厥功匪小,本寺之观音佛祖,可谓其化身。”
  这种传说虽非正史或佛陀所宣说,但却容易引发善男信女恭敬虔诚之心。佛陀在经文上说,观世音菩萨在百劫前早已成佛,号曰正法明如来。因此妙善公主修成正果,名曰观世音自然传说成份浓了些,不过,妙善公主悲心愿力救拔众生的事迹,却深深教化著广大的有情众生。
  “甘泉寺”早时名曰“石观音寺”,因为寺里供奉著一尊古拙的石观音。关于这尊灵异传奇不断的石观音来源,以及由“石观音寺”改名为“甘泉寺”,寺里的沿革碑记皆有详细的记载。
  “溯自咸丰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戌午二岁,大溪唇地方滂陀大雨倾盆,而至池塘崩溃冲开荒地一丈余深,顿变溪流另成一小泽滚滚激流,现出神秘境域。翌日,农历四月廿二日风停雨霁,一切令人有新奇的感觉,适有黄等由耕耘之归途在此潭中发现一尊天然石像,惊奇之下,遂拾起在近旁结草庵以奉祀,因貌似观音故称石观音。时值瘟疫猖獗六畜不宁,无有祈求不获安康,灵验显著传播四方,远自台北淡水来瞻拜,络绎不绝,一时庵前若市,从此本地遂改称石观音乡。”
  以一尊貌似“观音菩萨”的乡野传奇,而影响了观音乡的人民的生活,甚至以“观音”为乡名,这是在台湾历史上并不多见,而且这种纯佛教的观音信仰,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个观音乡乡民,且更乡土化,更具有深厚的草根信仰色彩。
  “时之贡生黄云中者起而募捐,于咸丰十年十一月建竣庙宇曰福龙山寺。经历三十年载后有改建之议,由徐再、廖文安等发起改建后殿,黄经德、曾坤房、廖均安、罗成连等继起募捐完成两廊及前殿。光绪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六九年〉,全庙完竣。是年有汪番者夜过石像显迹处,偶见毫光灼灼,一股清泉潺潺而流,水质甘甜,饮之神爽气消,病者求饮效胜金丹,因而选定四大丙申之吉日开挖水井,名曰甘泉井,远近善信前来祈求甘泉,治愈病体者大有其人,远自竹堑新社等地而来者尤多,又逢新庙建竣香烟倍盛,甘泉寺由此而名。”
  由“石观音”改名为“福龙山寺” ,又因甘泉传奇复改称“甘泉寺”,这其中的变化由寺宇梁柱所题诗偈,就可以领略其中的传奇。
  其一
  观望福龙山庙貌翻新呈瑞彩
  音彰甘泉寺神灵依旧现祥光
  其二
  福地现金身拯救苍生起苦海
  龙山留玉迹慈悲济世涌甘泉
  其三
  甘露宏施石证观音安海口
  泉流不息地钟灵气福龙山
  以上只是“甘泉寺”梁柱其中的三首,若把寺偈全部抄录,恐怕数量有三、四十首之多,举目皆是,不胜繁举。
  “再阅风霜六十余载,庙貌陈旧破漏不堪,咸认亟须改建,由本寺管理人员黄景祥等召开信徒大会,众推县议员廖团员为修建主任委员,乡绅梁干旺为副主任委员,得省议员即现任桃园县长张芳孪己后援于民国乙未〈四十四〉牢十二月初四日兴工。自民国戊戌〈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三日告竣。历时三年,总经费壹百参拾余万元,完成堂皇坚美之古风现代式之庙宇,因此,慕名参谒或观光者与日俱增,几遍全台,香火鼎盛永无止境,万民护福无涯矣!”
  历经三次改建之后的“甘泉寺”分前堂、正殿、两庑,屋脊装饰各种历史人物、神话传话,美不胜收。
  丰富鼎盛的香火,和一般传统佛寺有极大的分别,就连龛上供奉的神祇也有相当“功利”的色彩。正供是一百三十年历史的石观音,脸部由于百年来经香烟的熏染已呈黝黑。左右分别是注生娘娘及福德正神,善男信女祈求注生娘娘赐下一男半女,生意人礼拜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财源滚滚,这和佛教明心见性的观念有显著的不同,民俗信仰在此恐怕为更多的人信仰。
  在寺院附近,有一口名闻遐迩的“甘泉井”,传闻井水甘甜治人无数,不过井边四周有水泥墙围起,高塑的观音手持净瓶像就立在井外,象征普度众生的净瓶水,人工化的泊流不停。不过,要想亲尝一口传奇的井泉,还不是挺容易的,因为有铁门深锁在取泉日上,首先就要向寺里的管理员取得钥匙方得进入。
  “甘泉寺”位于观音乡唯一的通衢大道上,由于正当路中,就似河流中的沙洲,给了在人生大河中奔波的众生一块喘息的空间,摄化有情功不可没。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如此也阻断观音乡唯一进入乡镇中心的道路,若要繁荣乡土,迁移寺庙也可预见。--资料来源:阚正宗《台湾佛寺导游(三)桃竹苖地区(上)》菩提长青出版社,1990年,p.50--本文经著作人同意许可,仅可于台湾地区做非商业性之授权使用。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标签: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香港,澳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