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综合专题>> 命自我立>> 实践与验证>>正文内容

第十二节 慈道——《王凤仪嘉言录》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来源:   作者:王凤仪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王凤仪嘉言录

  ○爱人是害人,相著人就是欺负人。做父母的都是自己害他们的儿女,任情娇惯,溺爱不明,以致不务正业,家里多一个浪子,世上多一个游民。儿子越造业,他越去为儿子贪,简直是推儿子下地狱,还说是儿子不成材,怕他将来受罪,就是不义之财,也去贪求,这种财产留给子孙,和留毒药给子孙有什么不同?自己造孽,儿孙受罪,真是自做自受!

  ○老人怕子女受罪、多置房产地业,预备够下辈人生活的,这样的老人,不是慈爱子孙,正是欺负子孙,他以为子孙不能谋生,无力吃饭,所以大事准备。对外人刻薄悭吝,专为子孙积蓄,子孙们什么经验也没有,只能吃喝玩乐,到后来真落到没有饭吃不能生活了!这样的老人,可笑不可笑?这样的儿孙,可怜不可怜呢?

  ○佛国里的人见面就有缘,天堂里的人见面就乐,苦海里的人见面就烦,地狱里的人见面就仇视。凡是对面来的,不论冤缘都是因果,不可不认识。要知道冤是个人惹的,缘是自己结的,父聚财,子散财,是对面因果,若再聚财,等于推儿子下地狱。受气受苦的人,受一分了一分,要是以死了之,正是没了。

  ○怨是结冤的,恼是中毒的。一般人遇著儿女不好,就生怨气。岂不知儿女不好,是你的命不好,叫你修命呢!你不修命,反而怨恨子女,正是不要命啦!儿女犯错,父母要宽容、要领导、要责己、要正己,时间久了自会悔改,这叫义气。不然,你怨他,他恨你,日久成仇。况且子女是祖先的遗德,你要怨他,正是欺祖。

  ○子女肯尽孝的,是由德上来的;能败家的,是由孽上来的。要知子女的成败,且看自己的行为是德是孽就是了。

  ○世人常骂人‘缺德’,听的人就生气,不知道自反。我认为遇著不成材、不知耻的兄弟妻子,正是德行不足的原故,应该努力做德来弥补,时间久了不变就换啦!要是不用德行来弥补,怨恨、打骂都是不中用的。

  ○从前有个女人,抱著孩子来问我:‘你看我这孩子怎么样?’我说:‘真招笑!你自己合的面,你自己拌的馅,包出的饺子来,不知道是什么面?什么馅?倒来问我!’这和种田是一理,自己下什么种,将来准打什么粮。

  ○我儿国华问我:‘你领著男男女女的经年讲道,说是做德,究竟德在哪里呢?’我对他说:‘我当年扛活一年赚七十吊钱,你现在每月赚一百元,你比我强,这就是我有德。将来你的儿子若是比你强,就是你有德。’他若是再问,他的儿子怎能比他强?我会告诉他,把赚的钱,拿出六成行善,用四成过家,他的儿子准比你强。

  ○旧家庭的家长都会装鬼,一早起来不是说人就是呵人,甚至骂人、打人,他气别人也气,气就是鬼。我会装神,见人不对,我就一笑,乐就是神,神起就不伤人,当时也不说他,等过几天,他乐的时候,或是他问我,或是我问他,把道理讲明白,他也就悔改了。就是小孩子不听话,也说他听话,好哭也说他不好哭,日子久了,自然能改过来。

  ○人有人性,物(动物)有物性,能知人的性,才能度人,能知物的性,才会用物。离开物道,享不著物的福;离开人道,也享不著人的福。若是管人,人准不服。要会领人,夸他的好处,提他的阳光,他才乐意听从。对于物类,也要温存它,不可以打骂,人和物是一理,这就是‘率性’。可是人总好管人,虐待物,简直是推他下地狱,撵他下地狱。

  ○老人要知道儿女的好处,就是责备他,他也乐意。所以说:‘找好处开了天堂路’。

  ○道是天道,人人都有,并没有离开人,因为人是天生的,什么时候求,什么时候应,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有,天并没有把人忘了。象当老人的,若是每天问老人怎么当?问过百天,准能得著命。有不会的道,只要问真了,自有明白的一天。可是人做事,若是不循天理,不孝老人,就是把天忘啦,天也就不理他啦!

  ○以志当人就是个真。若是老公公被儿媳妇骂了,便该立志说:‘你要能骂动我,算我当不起公公!’能这样定住就是佛,是佛就有神来保护。以意为主就是个乐,乐就是神。

  ○我明道以后,妻毁子谤,朋友绝交。因为他们和我隔界,并不怨他们。那年我在范家屯开会,我儿国华反对我、排斥我,在讲台上疾言厉色的,把教鞭敲得粉碎。惬人不平,要替我管教儿子。我说不可!他是怕我办坏了,才大老远地来拦阻,我若不是他爹,他再也不会著那么大的急。我是志界人,不用说他打黑板,他就是打我,我也不动,准当得起爹。我若是动性骂他、打他,就是无道啦!

  ○儿女是世上的,有了能力应给世上服务。要是因为父母,把子女累在家里,在子女方面是小孝,在父母方面就是不慈啦!

 

返回目录

 

王凤仪嘉言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news@fjdh.cn 联系我们 QQ:437786417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