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法师:五戒讲解 五戒疑问解答
智敏法师:五戒讲解 五戒疑问解答
一、关於杀的问题
1、问:细菌是否算有情?
敏公上师答:肉眼看不到的,不属杀戒。
2、问:肚子里有蛔虫,是否要请医生开药除掉?
敏公上师答:爲治病故,但因念咒加持,应知世间充满矛盾,农民掘地伤虫之类不能不种稻,故爲免恶报,宜速出离。
3、问:若见猛兽加害人类,该不该打杀之以救护人?
敏公上师答:从菩萨戒来说可以,但应从菩提心出发,如能不杀而救人更好。
4、问:打骂有情,算不算犯杀或属持戒不清净?
敏公上师答:从烦恼我执出发,属五戒持不清净。从菩提心、爲救度有情出发,有功德无罪。
二、关於盗的问题
1、问:若有人偷我财物,或者欠债不还,且他已作占有想,我可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起诉并取回财物,可不可以报案?
敏公上师答:依别解脱戒不可。
依菩萨戒,愍彼人犯根本性罪,而救治之令悔改不再犯,亦爲整个社会治安出发,亦可报案。
2、问:师父在《律海十门》的讲述中,提到犯根本罪的条件「五钱」或者是以判死刑的数目爲准,当时并未说清具体的界限。在家居士难免会犯,若是不犯根本尚可忏悔,若不知晓的情况下犯了根本,堕地狱,岂不是很恐怖嘛?请师父确切地说一下根本罪的界限以及我们该怎么办?另外,盗的数目是否是累加的?若已作盗行以忏乾净,是否可以不加到以後的盗的数目中去?
敏公上师答:讲时分明说五钱,历来解说有多种,应从严而取,该怎么办,也讲过了。海公上师说的,非自己的财物,一丝也不沾光,就什么都免了,犯盗不忏要累计,已忏净的,当然不在此例。
三、关於邪婬的问题
1、问:若与女朋友(已经确定了婚姻关系但尚未正式结婚)行接吻、拥抱等不净行,算不算犯戒?若与女朋友发生婬欲行爲,算不算犯戒,算不算犯根本戒?(若是已把她作己之妻想)从戒律来说,已确定关系的女朋友同正式结婚的配偶有什么区别?
敏公上师答:未经法律正式手续,未经正式公开仪式,亲友皆知的关系以前,拥抱等皆属支分罪,若行婬则根本罪。世间法律尚且制止,并且不承认非婚生子女,何况佛教是依客观因果来论罪福的。
世间上决没有那麽笨的人,对方是不是自己正式配偶,也不搞不清的,除非是精神病患者,那就不犯了。
虽说确定关系,而法律及仪式等手续全无,这些就是区别。
很多人中途抛弃了,也不是就算了,正式配偶就不行的,要经法庭判决。
2、问:若居士看黄色的小说、影片、图片等算不算犯邪婬?
敏公上师答:是邪婬的支分罪。
3、问:若已婚的居士又从心里喜欢上其它的女性(但并未行不净行),算不算犯戒?或谈恋爱「脚踩两只船」犯戒否?
敏公上师答:已婚的居士,除了自己配偶,对其余一切女性尚不能以染心作念,况谈恋爱。
4、问:同他妻行接吻、拥抱(并未根二行)的事,算不算犯戒?犯根本吗?
敏公上师答:犯邪婬支分罪,较重的支分,追问一句,爲什么要和他人之妻拥抱?你的妻女供人拥抱玩弄,你舒服吗?
四、关於妄语的事
问:若是心中本来认爲某人是错的,但爲了不损恼之,而当面违背自己的想法,称赞之,从而随顺众生,令之发起信解等,犯妄语否?
敏公上师答:看是爲什么目的而称赞,爲引导入正路,属方便妄语,不犯;爲谄曲阿谀等,犯妄语戒。
问:妄语的意义我弄不清,还望师父指点。倘若无意说错了,比如记错了或记不清日子而随便说一个差不多的数字,实非有意,算妄语否?
敏公上师答:妄语是不见言见,见言不见,闻、觉、知,亦如是,总之是心口不一,无意说错或记错,不是故妄语。
五、关於酒的事
1、问:若在宴会上,有人端著酒杯要我乾杯(我喝饮料),我犯酒戒否?若我端著饮料主动叫人「乾杯」,是否是劝人饮酒?
敏公上师答:自喝饮料,人劝乾杯,不犯。主动劝人乾杯喝酒,犯罪。
2、问:若五戒居士破酒戒,是否戒体全失?需重受吗?
敏公上师答:可忏悔,此非根本性戒,属遮罪,不需重受。
3、问:若食品(如某种腐乳)的配料中有酒,但食物中并无酒味,可否食用?
敏公上师答:白乳腐有明显酒味,不能吃。
无酒味之食物,可用,但若知其有酒,不用爲上。
问:请师父讲一下「盗」与「邪婬」的定义。
敏公上师答:盗戒是别人所有之物(有情、非情都属),心里也明确知道是主权属他人的,以想占爲己有的盗心,用各种方便取爲属己,价值五钱以上(五钱历来有多解),这是偷盗。
邪婬是对非自己的正式配偶,作男女事(根本)乃至亲吻,拥抱,抚摩,顾视(轻犯)等,皆此一类。纵属自己配偶,亦不能作过分之婬乐,如非时(佛诞日、八斋戒时、哺乳时),非处,非道(大便道、口等),若作皆属轻违犯。
下边我们要把妄语戒的几个缘起、犯了哪几条是根本罪?有五个缘了。
第一,你说出那个话是对著人说的,如果你对著一棵树来说,说我证了初果、二果,对一棵大树来说,那棵树也听不懂的,那当然不算的。
假使你所对的说活的对象是人,你也知道他是人——如果一个人在你面前,而你当他是一棵树,你“哇……”说了半天,你发泄心里的话,反正也没有人听到,我随便说。但是他是人,你搞错了,这也不算数。对方是个人,你也知道他是人,这才算数。
那么你起什么心?起欺诳的心,说话的动机,要骗他,目的是要骗他。一般这些东西呢,说大妄语呢,都要求利养恭敬了,就是说对居士、那些信徒说的话,说我有神通了,我证到什么果了,或者我是法王,我是什么什么人传的金刚上师位了。不是眞的,是假的,那么人家也不知道,人家也不会追问:“你这个金刚上师位,哪个上师传你的?什么时候传的?有没有证明了?”哪个会问那些,只要你说得天华乱坠,都相信了。起这个欺诳的心。
还有,说什么话呢?说自己证果证道、得了神通、得了禅定。
再一个,“前人了解”,前面那个人听懂了。如果你说了半天,你是广东人,前面那个人是南方江浙一带的人,你说了半天,他半个字也没听懂,那不成根本罪。方便罪是有了,但是根本罪没有。如果对方是海外的,那更听不懂了,你说了半天,他耳朵里很多声音,什么意思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成根本罪。
如果你没有欺诳心,当然也不成根本罪;如果你说错了,本来是要说自己得神通的,说的时候,舌头扳不过来了,说错了,那当然也不算。但是人家有这个想法也不好,要辨清楚,说错了要把它搞清楚,告诉人家。
那么这就说根本罪有五个缘,一个所对的是人;第二,你也知道他是人,没有搞错;第三,你发动的心是欺诳心,要骗人的心;第四,所说的话就是自己证果证道了、得到神通了,那些大话;最後一个,前面那个人听懂了。这样,大妄语的罪就成功了
妄语,说不实在的话、骗人的话。
一种是大妄语,自己说自己证果证道,或者得了禅定了,或者是得了阿罗汉果了,或者说天龙鬼神来供养我了等等,这样子不实在的话说了。目的呢,要使人家恭敬你,或者供养你。这个是大妄语。犯了这个大妄语,是不通忏悔的,是根本大罪。那么其它的小妄语是可以忏悔的。假如说今天人家跟你借钱,你舍不得,你口袋里本来有两百块钱,他说“你借我一百块好不好?”你说“我没有带钱”——这个打妄语了,不帮助人家,是坏施了。但是这个事情呢,要轻一点,可以忏悔,而前面那个是不能忏悔的。妄语戒里边,根本的就这一条,是不通忏悔的。
绮语,一般就说黄色的那些不好的话,实际上这个还是狭义的绮语。广泛的绮语,凡是染污心说的话,除了那些妄语、恶口、离间之外,一切染污心出发的话,都属於绮语的范围。
离间语,本来两个人和合的,你说两舌的话,把他们间离,使他们本来是很要好的,成了仇人。这个过失很大!也属於妄语戒里边的一条。
恶口,用一种粗恶的言词,对面骂、旁边骂,都属於恶口的范围。不管你正面骂也好,你旁边带著骂、就是旁敲侧击的骂、不直接的骂,用一种比喻、或者用一种什么东西来骂,这样的骂都属於恶口。
犯口过是很容易犯的,你只要染污心一说话,不管你是妄语也好、绮语也好、恶口也好、两舌离间也好,都属於妄语戒里边规定要犯的。所以我们口呢,不能随便开口了。开口的时候要正知正念观察一下,这个话应该不应该说,应该说的就说,不应该说的就不要说,说错了,就犯戒。有的人又好面子,说一些大话,那么你说了上乘法的话,那更糟糕了,不可悔了,不能忏悔的。有的居士,他自己没有修证的功德,他自己说我得了不净观了,或者说自己修了什么禅定得了好处了,甚至於说上面没有传上师位给他,他说他已经登了上师位了,等等,这些都是大妄语。这个是很容易犯,也很不好忏悔的一些事情,所以说话一定要注意。
有的人故意在大众之前现那个相,故意做得好像规规矩矩的,眼不旁视,耳不乱听,一步一步慢慢走,好像是得定的样子。我记得有一次在佛教开会的时候,有个居士,就在大家出入口的门口,把腿盘起坐在那里,修定。这想想看,修定哪有在人家进出的道口去修定的呢?我们修“三皈依观”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修定的地方,要寂静处,要避风,要没有打岔的地方。他在大众进出的门口,修起定来了,什么目的呢?就是显示自己有功德嘛:“喔,我有定的功德,你好恭敬我!”这样子,都属於大妄语的范围了。如果说你装模作样的,没有说你得定呢,还可以忏悔。如果你说你得了禅定了,那就不可悔,大妄语成功了。所以这些,千万不要自己抬高自己,实事求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在人面前装一套。你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你装模作样的做,也是属於大妄语的,因爲妄语不一定要口说,你写字也可以、装像也可以,只要人家懂了,那就是妄语罪了。
因爲口业,四个过,妄语、两舌离间、恶口这个从口而出,碰到事情就会自己出来的,所以说你不是一心护持的话,你很容易犯。所以说修行的人,你要一心的护持,这个妄语戒,不要给它从口而出。
在说话的时候,要正知正念观察,不要犯这四个口过。
不要说欺骗的那些话。说假话就是欺诳、就是骗人嘛,这虚诳的那些行动,不要去做。那么你实实在在的,我们修行,“直心是道场”,什么话都踏踏实实说,修行人不能说假话的,说假话是妨道的、不能进道的。那么直心是道心,你有实在的,实实在在的,那你功德才生得起来。你功德生得起来,才能够将来证果证道,成就圣者。如果你心不正直,歪歪曲曲的,你功德就没有。没有功德的话,也不能够证果证道。
所以我们说欺诳行,欺骗的那一类、造假的那一套,在世间上有的时候好像是很占便宜,这么做一套做生意可以赚钱,在官场政治上可以升官,好像是很便宜。但是你搞错了,你所以赚钱,并不是你搞这一套虚伪的搞出来的,是过去有培了福报,这一世因缘成熟了,你就感到发财了。而你假使不做这一套假的,照样发财!你做了这套假的,你也发了财了,固然过去的福报是得到了,但是你现辈子造作了虚诳的那些恶行了,将来这个恶报还是要受的。升官一样的,你做了很多虚伪的事情,甚至打击人家抬高自己,这样子升上去做了大官了,你不知道你做官是过去持戒、忍辱等等才能得到的,你以爲现在搞这些手腕而得到——那错了,这些手腕造的罪,将来还是要受。过去的好的善心现在就感到好的报,发财、做大官了,但是你现在骗人、做虚伪的事情,这个果将来要受,一样的逃不掉。所以说我们不要看表面的现象,踏踏实实地根据佛说的因果去做,一切依佛的话,不要以自己的世间上那一套虚妄的思想来判断是非。
我们能够不做虚诳的那些行动(主要是妄语),不做那些呢,那就是“善法日增长”,善的法就天天增长,那么最後就证果证道了,都从这个开始。所以在佛教里边、修行的里边,这个虚诳语是障碍道的一个法,是不允许。出家人或者是居士,都不应当说虚诳话。如果你要修行要将来有成就的话,决定不能说虚诳的话,说了这个话之後,你道就障住,善法也生不起来了。所以我们不要看轻了,这个虚诳的话随便说,说了对自己极大的损害。在世间上你尽说假话,人家看你不起。
但是有一个开许,在某些关键的时刻,要救命的时候,那么爲了救命,从菩提心出发,那时可以说一个假话,这个不是骗人了,这是保命了。假使说一个打猎的,打了一个兔子,这个兔子害怕了,跑过来,从你面前跑过去,朝那边走了,那个打猎的追过来了,他说“你看见兔子没有?”你说“看到了,往那边走了。”他打过去把兔子杀死了。那就是兔子算一个命,他自己犯一个杀罪,将来下恶道。这个是两败俱伤的事情。你要救他,既救兔子的命,也救那个打猎的不要下恶道——那就是说:“没有看见”,或者说“搞不清楚,它好像这边走了”。那么这个话犯不犯戒呢?爲了救命,不犯戒。但是这样子的方便妄语,不要随便说,“噢!你说我来个方便妄语骗骗他”——你又不是救命,不能随便来个方便妄语,你不是救命、不是爲了利益众生,你爲了自己,你去打“方便妄语”,这个不叫“方便妄语”,这是真的妄语,将来要感报的。
还有一个,波斯匿王的夫人,摩利夫人,她是一个非常贤德又聪明的一个女人。这一天波斯匿王酒吃醉了,发脾气,不晓得哪个菜不好,他说要把那个厨子杀掉。波斯匿王的夫人知道这个厨子很忠心,摩利夫人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那天受了八关斋戒。虽然受了戒,但是波斯匿王说把那个厨子杀掉,她就把这个厨子藏起来,然後告诉波斯匿王:“杀掉了,杀掉了!”波斯匿王就放下了,放下後,等酒醒後,一想:这个厨子很好,怎么杀掉了,很可惜!摩利夫人就把厨子放出来,说:“没杀掉!(笑)还在!”“噢!”波斯匿王很高兴,“总算还在,杀掉了就活不过来了。”像这类救命救人的事情呢,我们说这个时候开一开不算犯戒。
但是不要说这个可以开,你乱开了,这个也不行的。凡是像这些对自己没好处,甚至冒危险性的,像摩利夫人把厨子藏起来不杀,如果波斯匿王醒过来眞的要杀的话,那摩利夫人本身就成问题了,但是她冒险救命打个妄语,象这个情况之下,可以开的。所以开是可以开,不要乱开。象这两个例子就说明,开的原因是救命,也是自己冒了危险性去开的,这样子是可以开的。如果自己爲了逃避那些危险、或者是爲了自己占一点便宜,固然对方也便宜、我也占了便宜的,这样的心去开,恐怕不要开好一些。佛弟子,总的原则,说话,一是一,二是二,这样你去弘法,人家才相信你。你如果妄语经常乱开的话,人家说你的话根本就靠不住,就不相信你的,那你弘法怎么弘呢?如果说佛弟子都是打妄语的,那么佛教就宣传不出去了。所以这个事情呢,我们佛弟子尽量不要打妄语。像这些特殊情况,救命了,什么情况之下,开一开是利他了。
----------------------------------------------------------------------------------------------------------------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