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道生之谓十地前不能顿悟,乃因其对“悟”与“理”有特殊之体认。依道生之意,“悟”与“理”绝不可分,“悟”即悟诸法之理,然“理”不可分,则“悟”亦无二,悟既无二,则此悟即为顿悟,由此始可了...住经,及佛陀跋多罗所译华严经十地品,乃同本异译。此外,在东晋时,关于十地系统之经论尚有佛说菩萨十住经、十住毗婆沙论。故支遁之顿悟说,或与十地系统之渐备一切智德经有密切之关系。 [72] 卍续藏一五...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5547544.html
-
诸家诸论师的二谛说,但是,在早期论书,如舍利弗毗昙、六足.发智等论仍未见有关二谛思想的探讨。另一方面,如从阿含经以降部派佛教时期,在诸论书所关心的议题,似乎是围绕在“修行道(法)上”72,这如四念处,八正道...著同一意趣。 72 请参阅:森章司,《原始佛教から阿毗达磨への佛教教理の研究》,东京,东京堂出版,1995年3月20日初版印刷,1995年3月30日初版发行;田中教照,《初期佛教の修行道论》,东京,...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大正30,33a)。 3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50、《印度佛教思想史》p.72;宫本正尊〈慧解脱の法住智と心解脱の涅槃智〉《佛教の根本真理》p.104;舟桥一哉〈阿含における解脱思想の一断面〉...正2,98c)。 23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p.150;《印度佛教思想史》p.72。 24 《杂阿含经》“936经”(大正2,240a)说:“于佛一向净信,于法、僧一向净信。于法利智、出智、决定智...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0.html
-
又《大毗婆沙论》卷15(大正27,72c24~73a20)说: 能显是名,所显是义。 …问:义为可说?为不可说耶?设尔何失?若可说者,说火应烧舌;说刀应割舌…。若不可说者,云何所索不颠倒耶?如索象...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1.html
-
)根之二种清净后,为完成(慧的)体的五清净而修慧。72 所以,行者在修慧之前必须先依以听闻他教来成就“慧地”,再将听闻得来的所知,实际的修习,如此才能渐次的完成“慧根”与“慧体”的七种清净。不过,若...c5-6)。 16 《大毗婆沙论》卷15 (大正27,72c23-29):“名、义有何差别?答:能显是名,所显是义。复次名是非色,义通色非色。名唯无见,义通有见无见。名唯无对,义通有对无对。名唯有漏...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747572.html
-
的不信(疑);后者能对治“除了掉举、惛沈、睡眠、见、慢等”以外的诸盖(贪、嗔),72可见此四者为五盖的对治。推而论之,五盖的调伏也即是此八心所的生起。虽然如此,针对身心轻安而言,《清净道论》有提供轻安...,敬法比丘译,《南传菩萨道》(下)254页。 70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2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430页。 73 参阅《...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以后,则对此问题加以分别抉择说明,并作详细的论述,如《大毗婆沙论》卷72所说: 问:诸契经中说心意识,如是三种差别云何?或有说者:无有差别。心即是意,意即是识。…复有说者:心意识三亦有差别,谓名即...
释如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447578.html
-
72经中云: 阿罗汉者,非有他世死,非无他世死,非有无他世死,非非有无他世死,广说无量,诸数永灭。(大正2,19a10~12) 这是不能说阿罗汉死后有他世,或是没有他世,或不是有他世也不是无他世,或...
释长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347580.html
-
,在菩萨的行事方面,也可依志愿区分为“有慈悲心,多为众生”72与“多集诸佛功德”73两类。74再者,经论对净土与秽土所抱持的看法,似乎也做二说:有说秽土虽杂染恶法充满,多有难缘,但如此恰能当作磨练心性... 《悲华经》卷8 (大正3,218b2~19)。 72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 (大正8,225c28~226a3);《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1 (大正14,706a29~b9);《大智度论》卷4 ...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耶?答曰:六识非善非恶,随缘起善起恶。菩萨若能知六识非善非恶,而起善恶,同事化物,和光同尘,即是方便解脱也。(72) 问者提出,《摄大乘论》倾向于把八识视为染污的生死的根本,何以能把它们视为可以开出...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