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564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生死学《梦幻生死》

    一百万年前,部分“直立人”人类从非洲离开向“旧世界”各地散开。此“多地区移民”的理论,认为人类从此逐渐进步演化,直到三十万年前,才有成熟语言能力的智人,再遍布世界也不过是15万或20万年前的事。  ...

    王武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5452089.html
  • 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论

    人物志》,宗教文化出版社。郭朋著《太虚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麻天祥著《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湖南教育出版社。 ...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0752119.html
  • 保唐无住的禅学思想探究

    作比较时说:“所解似同,修全异”,[20]即在禅理上似乎是相同的,但在修行方法上差异很大。慧能大师提倡以“无念为宗”,在后来无住的传法中,无念的思想仍然...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252224.html
  • 闽台宗教关系

    20多位台湾僧人随同来研究社学习。后印顺法师曾这样评价会泉法师:“自律严而为法切,宜其弘化闽南、台湾,所至翕然从化。”圆瑛法师为福建古田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1923年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752236.html
  • 智顗的二谛思想

    一切法;初阿字门,则解一切义,即中、即假、即空,不一不异,无三无一。 注20   引文说到两种不同的“见不空者”:其一是别教的‘次第断结,从浅至深’;...、非无漏’。   注19晋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8)?梵行品》;引见《大正藏》卷9,页449,下。   注20引见《大正藏》卷33,页781,上。   注21阿字,乃梵文四十二(或...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2.html
  • 净土信仰论之研究: 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

    认知的形成的主体性条件。在这里识转变是透过“种现薰”三法注20来解释认知的形成、即分别所分别的形成。其次,就解脱学而言,识转变解释“依他起性通于染净二分”,而用识转变说解释依他起性正是为了通于圆成实性的...Vijwatika et Trijwika,Paris 1925) 和宇井伯寿推进了真谛学的研究,使得玄奘的法相唯识学和早期安慧的唯识学的环绕于识转变的差异重新引起注目。   注20前述的第十七颂的安慧释的关于...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252273.html
  • 净土决疑论─宋代弥陀净土的信仰与辩议

    离母,堕坑井渴乳而死,或如幼鸟羽翼未成,“只能依树传枝,不能远去。羽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 注20至于凡夫,《十疑论》的看法是:“凡夫无力,唯须专念阿弥陀佛,便得三  112页  昧。以业成故,...同前书。   注20见《净土十疑论注》页154中。   注21 同上。   注22同上。   注23同上。   注24见《乐邦文类》(《卍新纂大日本续藏经》本)页268上。   注25见《乐邦文类》页...

    黄启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352274.html
  • 试论大足宝顶山柳本尊十炼图

    年时,入定深久鹊鸟不察,遂于其顶筑巢而居。 注20鹊巢顶相似乎是唐代以来流行的佛传题材;大英博物馆所藏之五代的佛传帛画(图9)及宋庆元年间(约1200)的《小字妙法莲花经》刻版中(图 9-1),亦出现...圆通寺本)卷十,《 大正藏 图像部》,册三,页54上。   注20 (明)陈士元编,《象教皮编》(北京: 中华,1985)卷三,禽异条:“世尊迁象头山入 定,鹊巢于顶”,页57。   注21 (...

    黄锦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552275.html
  • 比丘尼受戒法与传承之考察

    出家?”佛才教他先为之受十戒,后来罗罗即成了第一位的沙弥。 注20由此可知,比丘尼受戒以前,也是需要先受沙弥尼戒的。   根据律藏“授沙弥尼戒法”,程序如“授沙弥戒法”,为:一、与剃发法,二、授...半月行摩那埵法”)。“出罪”是指犯僧残之比丘尼,在行摩那埵法之后,须依僧、尼各20人,作出罪羯磨,除灭其僧残之罪。又,十诵律之缘起与上座部类似。《十诵律》卷40 (大23,291a):“佛在王舍城,...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652276.html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1)

    攻击,不得已  49页  迁徙,其中的一部乃西奔至帕米尔西边的阿母河(Amu Daria  River)上流方面,史上称他们做大月氏(注20)。西纪前  一世纪间的西域地方,可以说成了匈奴与月氏两大...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1952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