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20]这是经由对一系列戒规的系统化而获致的某些伦理方面的一般原则,它不是琐碎的禁戒或规范──在具足戒的条文中不乏这种例子,抑或是像《百丈清规》那样的僧团组织方面的条例。宗教领域的“思想...种种困境〉,载于《宗教》二○○一年,第三期。
[注20]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五章“宗教社会学”,第六四四~六七九页;有关理论上的概括与引申,也可以参见拙著《中国...
吴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952920.html
-
法师讨论之讨论〉一文所述[注20],印光此前尝与王弘愿等人通过书信往来,就密宗现身成佛、特别是《法华经》中龙女成佛的问题,展开过一场讨论。在回覆王弘愿的通信中,印光特别针对《法华经》所载之“龙女成佛”说...虚,〈致孙总司令书〉(一九二六年五月),《太虚大师全书》第五十一册,第一七九页。 [注19] 参见尘隐居士,〈禅密或问〉,《海潮音》第十五卷第八期(一九三四年八月)第三十九页。 [注20] 该文...
陈永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052923.html
-
剃发之事。 再者,如佛教僧人出家修行,勇于放下现世的双亲眷属,这意谓子女将不再有晨昏事养父母的孝行,并将断绝后嗣。儒家对此大力反对。因为诚如《孟子?离娄》所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注20]行孝...注18] 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上海:学林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月)第七三二页。 [注19] 后秦?竺法念译,《长阿含经》卷一,《大正藏》第一册,第七页上。 [注20] 清?焦循撰,...
王月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152924.html
-
ldquo;百姓稍有奉佛者,后遂转盛。”(20)应是当时状况的如实写照。如前所述,仅笮融招徕的人众就以万计。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不少佛教造像,证明佛教在这一带已经普遍...,1995年11月,第429页。
(18)《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1185页。
(19)《大正藏》,第53卷第576页上。
(20)《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方广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752941.html
-
那波氏在其论文(《史林》23卷4期,页775)中征引了这个故事,并且主张这一类型的会社定是受到与寺院有关的会社影响的。 [3] 举例而官,如见《五分律》20卷,423—424年(南朝宋少帝景平元年...
杨联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3152952.html
-
,名目与次第也不一致,但有一共同的倾向,就是怎样转化现生的业报身为如来智身。重在“修天色身”,所以在色身上痛下功夫,这就是“无上瑜伽”“贪欲为道”的特色。 (1989.2.原载《新雨月刊》第20期)...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3352958.html
-
5月13日,页10-20。 131. 如1928年江浙佛教联合会鉴于全国教育会议,颇多处分寺产之提案,遂代电广东李济深与陈铭枢,迫恳二公致电国民政府维持佛教。见江浙佛教联合会整理僧伽委员会,〈代电广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352997.html
-
之果法,非无悟辈能赞尽,亦是菩萨不能量也。
20心绪就常浑浊,正念不继,请七师教我对治,顶礼高七师!学生于黄昏和晚上,身心就疲累,心绪就常浑浊,正念不继,请七师教我对治。 答 不求轻安 ...震动胸腔,声音也不大,还算放松。但每次都是念了半小时左右开始觉得喉累,上颚干燥。是否身体需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答 发声念的时间每次20分钟最佳.,一个月后就可以根据情况延长了.
59求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053148.html
-
磕100个头,每顶礼一次念一遍南磨观世音菩萨,每天在无人处大声念准提咒心20分钟,坚持10天,欲望的问题就解决了。 153 斑竹您好!您能说说您现在的财运,是修准提法得来的?还是命中本有? 您对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0253149.html
-
入此教。若约分齐,意当趣向声 闻方便及初教之初等。……人天邪善根不入此教。……所有无尽法数及余乘数,皆一乘所目,即是一乘,由同在海印定 中成故。不在定说同教者,入一乘远方便摄。(20)
...
李治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0405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