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1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认为上帝呼召于他,“光”成为上帝与摩西间的媒介。另外在《新约?使徒行传》:“(扫罗)在往大马士革去的途中,快到城里的时候,忽然有一道光从天下来,四面照射著他。....于是他起来,接受洗礼。”(注 63 ...11。注60 同(37),页24。注61 同(37),页82。注62 《圣经》(香港,圣经公会出版,1979),页70。注63 同(62),页199-200。注64 连阳居士:《解脱灾厄八...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为主的管理方式与方法;中国佛教早期主要依靠国家政府管理机构以及政府法令法规、佛教戒律为制度、以国家强制力为依凭的管理方式与方法,所谓:"国朝累圣戒饬僧徒,严遵佛制。"63而《百丈清规》则创立了一种...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
  • 赵州录(1)

    改。  ②“师”,永乐本无。  ③“师”,永乐本无。  62、尼问:“离却上来说处,请和尚指示。”师咄云:“煨破铁瓶。”尼将铁瓶添水来:“请和尚答话。”师笑之。  63、问:“世界变为黑穴,未审此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647834.html
  • 略探受“迦絺那”仪式所得

    关于波逸提法第46条[63] :“若有比丘已经被邀请受食物供养,没有先通知[64] 在附近的比丘[65],在用餐前或用餐后拜访居士,除了正确时候,犯波逸提。在这一戒中,这是正确的时候:施衣时、作衣时,...aka?, Vol. I, p. 254。  [63] 宫林昭彦上引文说“[食前食后]不嘱[比丘]而入聚落”为波逸提第85条的免除(页13),应该是误会。参注9。  [64] “anāpucchā”一词,...

    释继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50.html
  •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

    提供情感扰乱之治疗。63  此说明苦受,包括知、情、意方面的困扰,其进行解决的方式即是“治疗”。64大抵而言,即是指对无明烦恼的治疗。治疗的过程透过戒、定、慧三学所开展,65治疗的目的,佛教哲学提供...一套“治疗观”。  63 参见郑金德,页196-7。  64 同上注,页204。佛教心理学的治疗观是透过分析动机(心意识的作用)与苦受等,进而指出幸福之道。其不只是用以医治心理疾病患者,亦可用于解除心理...

    王 惠 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647860.html
  • 释见一著: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2)

    -----------------------------------------------------------  [173]《语录》页63。  [174]《辟妄救略说》卷10,《卍续藏》册...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947886.html
  • 山西崇善寺藏《碛砂藏》本的价值

    219b-c.   B62 T24/264c.   B63 T40/377c.   B64 T40/397b.   B65 T50/471a.  B66 T50/513b. ...

    何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047889.html
  • 龙树对“空”之诠释

    ~63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145~149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81,1),页472,467 ; 李润生,<别序>,《中论?(上)》,(香港:密宗学会...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1047910.html
  • 释法照著:缘起法之认识论探究

    过程中伴随识而生起的,有主观的作用并强调这五心所不同一般心所的特殊功能。63然而不论如何,当名色为识的所缘时,就必属于“六尘”范围,而且仅是在“法尘”的内容上有偏重的不同。换句话说,处于认识论的名色之...の关连から《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51卷第1号pp.427~428  63参 宇井伯寿《印度哲学研究》第二,pp.282~283,以及印顺法师《佛法概论》pp.113~117。  64 参《梵和大辞典》...

    释法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3947972.html
  • 佛教的色(物质)之概念

    10(大29, 383c)。   20《大毗婆沙论》卷13(大27, 63a以下)、《俱舍论》卷2(大29, 12a)等。   21在日本所著《俱舍论法义》卷4(大64, 79b)、《俱舍论颂疏抄...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5047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