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564篇,用时38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俗名张鹿芹。从小性情安宁,耽读诗书,曾研学中医,对道家与西方宗教学知识等皆有所涉猎。20岁时,偶读《庄子》冯梦祯序:“然则庄文郭注,其佛法之先驱耶?”遂转对佛法探求。23岁,母亲...》p.220。   3 《华雨集第二册》p.297 ~ p.298。   4 《药师经讲记》p.4 ~ p.5。   5 《净土与禅》p.16 ~ p.20。   1 《印度之佛教》p.a7。...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661388.html
  •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

    ,因此禅对山水画具重大影响,高居翰 (James Cahill) 甚至认为宋代的禅画家和山水画之间很难做区分[20] 。一方面,文人画画家的山水画也因此融入了禅的空灵与清淡闲远的意境,如荆浩、米元章、...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5961418.html
  • 道信:禅宗的创教者

    1991年版。  ⑥李淼主编《中国禅宗大全》,净觉《楞伽师资记》,第79页,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  ⑦《四书集注》,第3页,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⑧《荀子集释》,第19-20页,中华书局1992年版。...

    方 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0461424.html
  • 唯识思想与佛教修学

    识有八种,唯识学的基本义理是否就此为止于呢?不是。唯识学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叫做“转识成智”。20世纪中国有个伟大的哲学家,叫方东美,他曾明确地提出,唯识学应该叫唯智学。 ...

    魏德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05261469.html
  • 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

    经院,敕命他译出《浴像功德经》、《毗奈耶杂事》、《二众戒经》等20部。其后又有不空奉敕重兴大兴善寺译场,译出《仁王护国般若经》、《大乘密严经》、《金刚顶经》等。这些译场,都是国家设立的钦定译场,所有经费...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0661483.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翰书等,均为仰藉贤臣“以闻传于诸圣贤君子”(注20)之书函,谋“知其教法之所以然,广其为善而不损失阴德”(注21)。此外,关彦长秘书、茹秘校、章表民秘书、马侯著作、周感之秘书、王正仲秘书、观文胡侍郎、... (18)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曾参政书,大正藏卷五二,页六九五中~下。   (19)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欧阳侍郎书,大正藏卷五二,页六九六中。   (20)镡津文集卷第九,书启?上赵内...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南宗禅之形成与禅净合修之盛行

    有或参无字、或参本来面目、或参究念佛。依此可知智师倡导的是参究念佛之法门。   天如惟则(1284~1354),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俗姓谭。幼即参学,20岁入天目山依中峰明本参究有悟,为师之法嗣。...1615~1720),建安(今属福建)人,俗姓丁。14岁出家,遍历讲席。后至鼓山依永觉元贤禅师,参三年不悟,辞游两浙,复归鼓山,后因卷帘大悟。于顺治十四年(1657)遂嗣永觉,开法20余年,海内推为东南...

    林克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761495.html
  • 论宋释惠洪的“好为绮语”

    进之。一交而生二子焉。”后姚兴又“以伎女十人,逼令受之。尔后不住僧坊,别立解舍,诸僧多效之” 20 。唐五代时,僧侣放纵情欲者有增无减,如,玄奘欲度窥基出家,窥基“奋然抗声曰:‘听我三事,方誓出家。...简称《续藏经》)第壹辑第贰编乙第十套第四册,第291页。  20《晋书》卷九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01—2502页。  21赞宁《宋高僧传》卷四,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页。  22第...

    陈自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361502.html
  • 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

    》,[20]慧远的《念佛三昧诗集序》说:  夫称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思专则志一不分,想寂则气虚神朗;  气虚则智恬其照,神朗则无幽不彻……又诸三昧,其名甚众,功高易进,  念佛为先。何者?...之起源与开展》,858页,正闻出版社,台北,1992年。  [20]关于慧远净土思想的经典依据,现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在净土经典中,慧远以前所译  的,最初有后汉的《般舟三昧经》、《平等觉经》,吴《大...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461503.html
  • 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上书,第20页)。因此,他在晚年把这种因果报应称作是“宇宙间惟一真理”,要他的孩子们信受。他在给子女们的一些书信中说:“我笃信佛教,就在此点,七千卷大藏经,也只说明...

    高振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386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