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89篇,用时2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大智度论》中菩萨般若与声闻般若

    :释迦菩萨世世行菩萨道时,至七地中谛见诸法的不生不灭,而生起入涅槃的念头,尔时受十方佛的出现劝请,才还起入世摄化有情的本愿。如《智论》卷10(大正25,132a19~132b4)说:  是十方佛,...

    释印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0.html
  •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1)

    之间都意识到“我”(注 1)在活动。?违反经验︰常态的人都具───────────(注 1) 参阅 Lotz Johannes︰国立编译馆印行 p.132;“自我开始表现于未发展之自我意识中,这种自我...─(注 1) “断、知相应”=《杂.130~132经172~178经》为知五受阴是无常、苦、无我(法),为断、知、尽、吐、止、舍、灭、没五受阴之受 (=常、乐、我之漏、取),当亲近大师......修...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945916.html
  • 李卓吾的生平与佛教思想(2)

    。”页二三八。  (注131) 同(注129)。  (注132) 载《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卷五,中华大藏经第二辑,真(页)三二五八○。  (注133) 出处同(注132)。页三二五八五。  (注134)...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0846099.html
  •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大乘“慈悲”观念与孟子“恻隐之心”之比较  郭朝顺  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1998.12.26出版)  页115~132  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  本文全文由华梵大学哲学系提供,特此...人生的苦,想要决解的当然也是生逢乱世之人的苦,是以他的恻隐虽可及于禽兽,但主要是针对“人”来谈的。  页132  孟子从恻隐之心中发现了道德根源,建立了人性本善的理念,同时也由此性善思想,找到了推动仁政...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5446196.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金堡的信中(注 131)解释前文中所提到的“白霓碧血,长留佛种”是指陈秋涛、金正希 (1598 ~ 1645) ,(注 132) 以及谦益的弟子黎遂球 (1602 ~ 1646);(注 133) 而“条... 132) 参考《小腆纪传》卷 46,〈金声〉条,页476。(注 133) 同上书卷 27,〈黎遂球〉,页266。(注 134) 当时反清名将多退守广东一带,且多礼天然和尚为 师。天然所住的雷峰道场,...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禅宗“见性”思想的发展与定型

    1975年),页132d。 (注 15) 《祖》,页36a。《宝林传》所记,见上注所引书,页132B。 (注 16) T48,页431b~c。 65 页 在真心的体相理论上,延寿的诠解受到...

    冉云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4.html
  • 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自然”译词析论

    。(86c:18)  manojba-gandham ca vimubcamana(132:21)  14. 有诸宝树自然庄严。(87a:26)  ratna-vrksa-vicitritam(134...apy awaktah syuh。(363:5-6)  54. (妙帐)自然有床。(132b:22-23)  (tasmimw ca kutagare)paryavkah pradurbhuto(382...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6.html
  • 谈注释家与文法家对巴利文献的影响

    同时又在「增支部注释」《满足希求》中被引用到 (Mp I 132,7*)。l -chadda 一读最重要的证据是,Aggavamsa (胜种,十二世纪缅甸文法家)在他的语法巨著Saddaniti (《... 又 Ce -o, Be -o.同一颂被引用于: Mp I 132,7* : vivattacchaddo, v.l. M9 -dda, T -cchanda, M10 -cchada, ...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7.html
  • 释见一著:汉月法藏之禅法研究(2)

    ,行祖令四百年,然少有洞明此书者”,[132]故汉月欲“推明绝学”,[133]重显宗眼,以振禅风。  汉月由惠洪的《智证传》中悟到其书对五家宗旨之提振的重要性,故于万历44年  -----------...书(如《智证传》、《宗镜录》等)不妨有大证据。”《语录》页80。  [131]如《五宗救》卷6所云即是此意:“盖未有大悟而不知宗旨者,未有不知宗旨而称大悟者。”《佛》册110,页644。  [132]...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947886.html
  • 日本曹洞宗与台湾佛教僧侣的互动(2)

    他的要求,专为女众开办的原因了。   觉力和尚驻锡台湾22年(1912~1933),[132]其一生对台湾佛教的贡献,则如张长川氏〈致法云寺常住书〉中所示:─────── 立。 (页 3,...。 [131]《南瀛佛教会报》4之1,页34 杂报〈东亚佛教大会中华民国代表 来台〉、〈东亚佛教大会中华民国代表并台湾代表欢迎茶话会〉 (大正15年元月)。 [132]前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074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