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95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2)

    (注 30):见前注一八引书,39a6。  (注 31):见附录,经文19。  (注 32):此句除什译本作:‘若减一劫’以外,余译本均作‘若一劫余’。见附录,经文20。  (注 33):见... 38):见附录,经文28。  (注 39):见附录,经文30。  (注 40):见附录,经文31。  (注 41):见附录,经文38。  (注 42):见附录,经文40。  (注 43):...

    陈玉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0946318.html
  • 善导寺时期(1952~1957)的印顺法师

    认识,并且是他的学生;37南亭法师在静安寺讲《起信论》时偶尔还会由他代讲。38来台后南亭法师再度看到圆明法师是在他应慈航法师之聘担任中坜“台湾佛学院”,并在一九四九年农历四月八日的纪念会上,39南亭法师...一卷第二期,一九四九年六月一日,编后语,页12。  35 〈人生〉月刊第一卷第二期,一九四九年五月十日,编后记,页10。  37 同注26,页12。  38 同注16,页66。  39 同注8,页204...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4846386.html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3)

    37] 1924年  [38] 见杨文会《支那佛教振兴策》一文的说明,见于《杨仁山文集》(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页38~39。瓠尊在《论国人宜注意谟罕默德式的佛教》一文提到:“往岁日僧水野梅晓在...第2卷第5、6合刊号(1924~8)“杂纂”页10。  [39] 有关清末“庙产兴学”的问题,可参考拙著《太虚大师前传》(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页38~41。  [40] 《太虚大师全书》(...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4.html
  • 看话禅和南宋主战派之间的交涉

    重视“慧”而轻忽“定”的禅师。(注 39)《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 21, 曾举李文和(李遵勖)、杨文公(杨亿)和张无尽(张商英)三人为例,来说明这点︰ 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处...长老,于内殿说法,───────────(注 38)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17;引见《大正藏》卷47,页 884,下~ 885,上。 (注 39) 明.袾宏,《禅关进策.径山大慧杲禅师答问》,曾这样...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68.html
  • 世尊时期止观法门的实践

    ,缘眼触生眼触生受,缘眼触生受生眼触生爱·耳、鼻、舌、身....,缘意界生意触,缘意触生意触生受,缘意触生受生意触生爱。(39) 因此,禅修者所观察的对象便是诸界为缘产生在自己身上的眼触、耳触、鼻触...──────────39《大正藏》册 2, 页 116 上。《会编》中册,页 165。40《大正藏》册 2,页 119 中。《会编》中册, 页 191。 页140 欲贪、越欲贪,是名受离·(...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69.html
  • 佛法的人间性及现实性践

    (39)   《杂 550 经》“圣弟子念于正法──念于世尊现法律  离诸热恼、非时、通达、即于现法、缘自觉悟。 ──尔时,  圣弟子念正法时,不起欲觉,嗔恚、害觉;如是圣弟子出染著  心。何等为...─────────  37 [ ※※ ] 包括弧中文字为笔者推定译者略译,由同经前文  或他经类似定型句,对照补上,以供参考。以下例同。  38 〈大 2 〉 p.238a  39 〈 A 〉 iii...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70.html
  • 中国禅宗在西藏(1)

    Cidon dmar yul gyi rgyal po 的王妃深厚的保护。(注 39)───────────(注 36) 参考佐藤书页798~799。 参考立花秀孝“唐蕃两国佛教之交涉”─《宗教研究所...宝藏论》页 171。 (注 39) 佐藤书页390。 222 页 与此事有关的资料尚有法成译的《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注 40) 此记中云︰ 安息、疏勒...... 众僧多分移从于阗国...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1246582.html
  • 考证、典范与解释的正当性:以《大乘止观法门》的作者问题为线索*

    spiritualorientation)”(注38);因此,历史考证对他而言,只成为论述实践过程中的门面装饰而已。借用傅伟勋所谓的“创造诠释学五大层次模型”的观点(注39),牟宗三是以&ldquo...视野的一些反省〉,收入《读史的乐趣》,台北:允晨,1991。(注37)《中国哲学史》第三卷,香港:友联,1990。(注38)同注35。(注39)参考《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台北:东大,1990)...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346639.html
  • 禅宗之理的概念与心的关系

    一切处心”[39],“万法一心,心亦不可得”[40]。此心不住一切处,因而其所观照之境──“理”,也超越一切语言、思虑所能描述的范围。  页121  四、结论──理概念之教学上的意义   要言之,禅宗...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  页125  除,只益纷扰。故万法一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大正藏48册,381页中、下。    [39] 大珠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中云“若是...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卷可补大正藏本之所缺。  由“善解······决记一卷”   n)7265 (海 39) 敦 105.133-135 《因缘心释论开决记》一卷 首缺尾存,文分两段。  (1) 由“次下至起食”  (2...是总[38]摄之辞,即摄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苦,是故此十二支法于业、烦恼、苦中,并皆摄尽。言‘唯’者,是其遮义,经中所说[39]之法,此中摄尽,更无有余。” 余七皆是苦,言‘余’者烦恼业支所余;此‘...

    赵国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84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