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358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有关佛教后设伦理学之讨论--从实然的现象与法则,到应然的原理与原则

    intuitionism),认为存在著客观的道德真理,而且基本的道德真理,对成熟的心灵而言,乃是自明(self evident)的。8  二、艾耳(A. J. Ayer)主张情绪主义(emotivism),...蔡坤鸿译:《伦理学原理》,台北:联经,1992年6月初版四刷。  8 Harry J. Gensler, Ethics, 周伯恒中译,PP. 68~83。  9 参见A. J. Ayer,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0950576.html
  • 净空法师讲述:2002年参访韩日(2)

    ,很敬佩您!我回去要好好学习,并为您多宣传。  净空法师:多多指教!  十四、日本大阪石井牧师座谈会(11/8于日本摄影制作公司)  净空法师致词: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大众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

    净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1450589.html
  • 从三性三无性谈唯识学的空有中道观

    法上。注(8)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字和思维去认识依他起性,但却无法彻底地理解依他起性。因为,无始以来,我们的认识都是停留在遍计所执性的基础上。而依他起性本身与人为的遍计所执性是毫无关系...7月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印。  (3)胡晓光《佛教缘起哲学统观》,载《法音》1996年第9期,第8页。  (4)黄忏华《佛教各宗大意》第159页,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  (5)《解深密经·一切法相...

    廖乐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450611.html
  • 试论自在之物的两重蕴意

    自在之物存在,但我们只能知道它们的现象,却不能知道它的本来面目。   在《批判》的“先验感性论”第8节中,康德说道:“所以我们早就要说:我们的一切直观无非是关于现象的表象;我们所直观的事物不是自在之物...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450797.html
  • 道教内炼术的发展与术语系统的迁变

    )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8)遁去世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9)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10)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畜微稚,老枯复荣...而最后出现,而且又是最为成熟的内炼术语系统的表述,大约就是我们所说的内丹道了!   2002/8/10-24 ...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550800.html
  • 临济宗禅髓诗研究

    大错。是尔若取不动清净境为是,尔即认他无明为郎主。古人云:‘湛湛黑暗深坑,实可怖畏。’此之是也。”僧问首山什么是“寂寂惺惺”的人,首山说:“莫向白云深处坐,切忌寒灰煨煞人。”(《古尊宿》卷8)白云深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650803.html
  • 佛耶对话三模式

    8辑;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一至四辑;何光沪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二辑。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举办了四届儒耶对话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表了相应的成果。】。本文选取为汉语学术界所注意的几部佛耶对话...Study in Nihilism and Ironic Affinities.Reviewed by David R. Loy, Asian Philosophy Vol.8, No.2.(July ...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3650804.html
  • 心念与业报(上)

    ,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8,750c24~27)   有人诵持《金刚经》之后,反而受人轻贱、侮辱。或许他会想...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4550827.html
  • 试析般若中观与《维摩诘经》中的双重否定

    法门。  (8)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9)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10)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650855.html
  • 试析“无我”在现代语义上的确切含义

    则违道理。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无我故。云何以我。而答于彼。若然者。将更增彼昔来愚惑。复次阿难。若说有我。即堕常见。若说无我。即堕断见。如来说法。舍离二边。会于中道”(注8)。由此可见,如果不解如来“...所有引文以作全面论证。此外,凡以“非我”等类的近义异名词,因歧义不大,暂不列入讨论范围之内。  注5:大正2:No.120-4/541c:央掘魔经卷第四  注6:大正1:No.24-8/350a:起世...

    释青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0575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