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若遇毁谤者,说无舌疮口报。6、若遇嗔恚者,说丑陋癃残报。7、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8、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9、若遇畋猎恣情者,说惊狂丧命报。10、若遇悖逆父母者,说天地灾杀报。11、...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251854.html
-
1927 年 10 月至 1931 年 9 月先后担任河 北省阳原县知事、河北省灵寿县和行唐县县长、山西省定襄县 县长等职。因当时军阀混战、政治腐败 , 遂于 1932 年 8 月 2 日辞职受戒...国宝的辛勤 劳动。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 进一步鼓舞 了 韩魁占等同志出色做 好工作的决心。经过十年辛勤劳动 , 到 1964 年全部竣工。 1982 年 7 月 8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稀世国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751868.html
-
之“案云”皆为见登之见解;而文中之“丘龙”指“元晓”,“香象”指“法藏”,[8] 在对比研究之下可看出见登的阐释是就元晓与法藏的释论而进一步发挥。 对于法藏、元晓和见登关于《大乘起信论》的“如来藏说...,《起信论》则站在一心二门的立场对此加以重新解读。 (6)建立三身同异门(页758~760)。 (7)建立执障同异门(页760~765)。 (8)建立位行同异门(页765~770)。 我以为,...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951874.html
-
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从《大智度论》三个论题的思维进路,探讨龙树学“三乘共贯”的诠释学蕴涵〉[8]一文(2000年)中,曾作详细之探讨,请另参阅。
“四悉檀”的最高层次,就是“第一义悉檀...,1985,《汉译龙树论典大智度论十八空之研究》,博士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
[8] 游祥洲,2000,〈龙树的诠释学理念之哲学省察----从《大智度论》三个论题的思维进路,探讨龙树学“三...
游祥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351876.html
-
此外还可从法师解读《论语》的“学”是“始觉之智,念念觉于本觉。”[7],“仁”是“心上工夫”[8]等等的注解看出法师关注角度多集中在心性层面。法师如此解读《论语》与《论语》原义、孔颜真貌并不等同,乃是以...12458。 [7]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19。 [8] 《论语点睛》,《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421。 [9] ,《蕅益大师全集》册19,页12345。 [10] ,...
周玟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751885.html
-
------------------------------------------------------------- p8 (morality)?或者, 它是否可以缩小伦理关切的范畴, 让...动物伦理, 全无正面的诠释, 也是未见公允的。较缓进的神学解释是:人要善尽“管理”的责任, 不能无目的地残害与虐待它们, 否则就是不宽容, 是对造物主不知感恩的表现。[8]更有极少数非主流的动物神学(...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151889.html
-
46.448c) 又,其《释签》亦有:“以此三法对秘密故,则‘化仪四教’。”(T33.825b)其后湛然之门下明旷依用二义,于《天台八教大意》[8] 一书言: 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
林志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1551890.html
-
8] 因此,虽然努尔哈赤时期,后金政权并没有直接与西藏喇嘛进行接触,却也间接的接触到了一些从西藏来到蒙古传教的西藏喇嘛。 据《满文老档》所载,喇嘛教入满洲时代甚早。在天命六年(1621年)...女子为后外,尚有七个蒙古嫔妃。 [8] 满洲与蒙古两族原系阿尔泰语系的两支,虽然他们在基本生活方式上稍有不同,如蒙古人仍保持游牧传统,而满洲人则因多年定居辽东早已是半农耕、半狩猎的民族了;但在宗教信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551903.html
-
topic, different argument” [not useful when one comparesPāli and Chinese][8]
“different setting,same ...sutras in this way. For the sakeof simplicity here we will use only two.
[8] Comparing the Pāli ...
马德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651946.html
-
清净,德性内涵,但偏重证悟的清净,也不是一般所能得的。其实,佛法是“信为能入”,“信为道源”;真切的净信,誓愿修学,才是戒学的根本。[8] 因此,三学之中,戒律精神的弘扬,在以禅宗为佛教主流的明清时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851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