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358篇,用时17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开展(2)

    ,而现只传内书二十一篇。刘安有名弟子  八人,叫做淮南八公。详见武内氏‘中国思想史’  一五三页。  85页  (注 8) ‘论衡’佚文篇。  (注 9) 钱穆氏‘中国思想史’(台北)八七页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2052280.html
  • 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

    之“别生经”。[8] 这部别生经的存在,最早记载于梁释僧祐(445~518)《出三藏记集》(以下简称《祐录》,《大正藏》编号2145),其卷4〈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略云:  光世音经一卷出正法华经...可能是“丁卯”之误。  65. 刊于《中华佛学学报》第8期,台北,民国84年。  66. 于君方,页99~100,又页121~123。  67. 于君方,页121~122。  68. 参注64。  页...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0.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学报第十五期(2002.07)   分别论》、《大乘庄严经论》、《宝性论》。[8] 在《宝性论》中,ā?raya-pariv?tti 指“如来性”(tathāgatagotra, tathā...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1.html
  • 当代台湾旅游文学中的僧侣记游:以圣严法师《寰游自传系列》为探讨

    透过‘它’(文本),替自我建构一个(或数个‘身分’(identity))[8],以及“自传是个人历史的集体建构”[9]二视角的运用,来探讨旅行论述与自传互相交涉的呈现方式。  贰、《寰游自传系列》的...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3552292.html
  • 《秘密藏续》与旧译无上密法于西藏的传播(1)

    究竟功德。  7.《文殊大幻网续》('Jam dpal sgyu phrul drwa ba chen mo),说遍布一切根器。  8.《支分幻化续》(sGyu‘phrul le lag),说殊胜三昧...》(Drua chen)及佛密上师造《小疏》(Drua chung)、《妙庄严》(Dam pa rgyan)等。  8.三摩地部(ting nge‘dzin)  无垢友上师造《手印禅定》(Phyag ...

    沈卫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4352305.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2)

    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初版),页295-296。《景德传灯录》卷8,同注51,页146-147。﹝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3(台北:广文书局,1971年);﹝元﹞释觉岸:《释氏稽古略》卷3(台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69.html
  • 东坡诗论中的禅喻

    “作宰相需用儒者”[8]。太宗广开科举,推恩延士,也是这股崇儒政风的展现[9]。真宗多承其训,雅好谈经,曾设经筵,讲研《易》《春秋》,宰臣“每奉请问,语及儒教,未尝不以六经为首”(《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萧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252370.html
  • 《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献与北宗禅师

    )、洛阳圣善寺与北宗的长期渊源  洛阳圣善寺是唐中宗为武后追福所造[8],北宗禅师早自普寂之弟子,即已驻锡圣善寺。  李华〈故左溪大师碑〉(《全唐文》卷320):  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传楞伽法,八...未经火化,故云“窆而塔焉。”)若以谢氏解读〈智如记〉的方式判读这段文字,则“荷泽祖师塔”也应不在宝应寺。但《宋高僧传》(卷8)〈神会传〉记载神会卒后,“迁塔于洛阳(龙门)宝应寺”,1983年出土的神会...

    简宗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1.html
  • 皎然意境论的内涵与意义─从唯识学的观点分析

    大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页185  意境论是受到佛教唯识学一些观念所启发和影响的。[8]毕竟玄奘译经创立法相宗,[9]是唐代佛教发展的一大盛事,皎然身为一个兼备内外学修养的僧人,想必...

    彭雅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2.html
  •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因为此系由上而下落,故为“唯一白法”……修行身语等善品,不能成佛。要想修佛,应无所思忆,心无所虑。如此修行,始能成佛。[8]  巴˙赛囊是寂护(`Saanta-rak.sita)的弟子。他的描述所反映的...

    黄敏浩  刘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35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