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受音乐、美术方面的西洋新鲜理论和崭新的文化思潮时,也接受了传统日本文化中的精华。他对夏目漱石推崇备至,认为夏目是真正有资格套上“艺术家”帽子的人。[8]丰子恺尤其推崇夏目的小说《旅宿》,不仅将它译...第128页。 [8] 丰子恺:《读〈缘缘堂随笔〉》,《丰子恺文集》(第六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6月版,第107页。 [9] 丰子恺:《暂时脱离尘世》,《丰子恺文集》(第五卷),浙江文艺...
王黎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2153832.html
-
译为唯识,但无性释本曾注释“如是三界皆唯有心,此言显示三界唯识”。(8)由这点可以说,《十地经》所说的三界唯心,在《摄大乘论》是当做虚妄分别的心识。因此站在唯识说的立场,认为十二缘起是依据虚妄分别的...
叶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3653848.html
-
?——“东方净土为天界的净化,这是非常明显的。” (8)此说一立,则净土五经以及所有谈及净土的大乘佛经(包括许多密部经典)都被其顺理成章的推理为伪经了,净土一宗自然无从安立,加上其对密教的看法:“秘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2353890.html
-
stay? [cf. v. 8]16. /gang tshe 'gro ba med par ni/ /'gro po 'thad par mi 'gyur na/ /re zhig 'gro po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5254296.html
-
334-416),并与之共修禅法与弥陀净土。僧 常叹曰:「经法虽少,足识因果,禅法未传,厝心无地」(注8),可见其对禅法之关注及禅经之需求。入庐山参学後,「俄又入关,从什公谘禀」(注9),而得「厕对...,〈释慧 传〉,《大正藏》卷五十,页367中。
(注 7) 《高僧传》卷第七,〈释慧 传〉,《大正藏》卷五十,页367中。
(注 8) 《高僧传》卷第六,〈释僧 传〉,《大正藏》卷五十,页364上...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05954302.html
-
无穷之功德,且言及信之三义与佛性的关系,如下:
信有三处:一信实有,二信可得,三信有无穷功德。信实有者,信实有自性住佛性。信可得者, 信引出佛性。信有无穷功德者,信至果佛性。 [8]
... [8] 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卷第七,大正藏31卷,页200下。
[9] 《成唯识论》,卷第六,大正藏31卷,页29中。
[10] 《佛性论》,大正藏31卷,页794上。关于《宝性论》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12954328.html
-
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8、 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 9、 尼特着,王志成、思竹、王红梅译:《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北京:...
见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2054376.html
-
正见;(2)正思维;(3)正语;(4)正业;(5)正命;(6)正精进;(7)正念;(8)正定。四正勤、八正道的道德实质,就是“七佛通戒偈”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就是要在身、语...地禅、净诸宗中比较多见的坐脱立亡、预知时至,以及藏密中种种神奇的密法,等等。史载禅宗修行者中“坐脱立亡”者甚多。如《景德传灯录》卷8记载了唐代庞蕴居士与其女灵照争相坐化的情形: 襄州庞蕴居士将取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2454379.html
-
了编目上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和资料[7]。1924年3月,京师图书馆在目录课下设立第五组,负责编辑唐人写经目录兼专门研究图书馆学。这实际上就是后来成立的写经组的前身[8]。其成果即《敦煌石室写经残卷详细...Studies, London Institution, (Bulletin), vol. 7: 4, vol. 8: 1. 《鸣沙余韵》等书内有题记颇多,缘将题记一书,重加编订,颜曰《敦煌石室写经题记...
余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4254555.html
-
组织是一种服务于宗教信仰目标的具有稳定的角色分层和制度规范体系的组织模式[8][⑧]。 一般而言,产生变革性宗教运动及其制度化组织的成熟条件大多是在一个社会发生动荡,转型和危机时期。……当社会遇到动荡...人民出版社,2006年,页182。 [8][⑧]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页133。 [9][⑨] 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兆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055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