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五台大万圣佑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郢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肇论新疏》,《大正》卷45,页205上。75...,《异部宗轮论》,页15。
页75
重要一席。释道生在佛性论的研究史上之所以如此重要之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提出一阐提也能成佛这种论调之人物的关系。释道生的重要性是,他在当时已看出《大般涅般经...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4.html
-
623 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年),页 75~78,对佛教经论中之心的概念有概要的说明,可供参考。2 心性问题在中国固有思想中,早已备受重视。佛教于南北朝以来对有关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同前注,册 38,页 554 上。三种解脱气分类,指真性解脱、实慧解脱,方便解脱。一切三法指三种解脱、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种...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6.html
-
的功能,不承认上述动作和认知之间的比拟性说法,因为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意像。须知认知既有诸感官,也有诸感觉素材,复有意像,它们之间有一种互用的功能(注75)。无论如何,此种认知并没有所谓自我,诸感官也无...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过程,不是目的,只是方便不是究竟。因为《法华经》重视三乘,所以智者大师特建立一乘佛大乘法之判教,有三大标准:即一乘佛与三乘融与不融;师弟不师弟;远道不远道(注75)。
换句话说,智者认为只有《...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448439.html
-
三昧为胎藏,大悲乳养人。”(注75) 《宝性论》也说: “自性常不染,如宝空净水, 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注76) 再者,二论提到“果”义时,均举“常乐我净”为涅槃果即“诸佛所 有...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348456.html
-
,故“一时二佛出”,成为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的重大歧异处。[74]因为《大论》根据“缘起”义,主张“十方世界,皆有佛出因缘”,故有十方佛。[75] 《大经》〈初品〉述及东方“多宝世界”,其佛号宝积,...,(《大正藏》,第55卷),卷10,〈大智论记〉,页75b。 [5] 〈六朝时代????《大智度论》?研究讲说〉,《印度学佛教学研究》,21-22,收于《中国关系论说资料》,15号第一分册,上)。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748512.html
-
] 大正三O、二三下。 [74] 大正三O、二四上。 [75] 大正三O、二四上。 [76] ‘仁王经疏’卷上末、大正三三、三七六中,又,‘解深密经疏’卷九、卍续藏三五、九八下。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348791.html
-
经文的解释,请参阅拙著《现观庄严论初探》的增订版──《现观庄严论一滴》。 本文译注所依藏文原本,系德格版《西藏大藏经》“丹珠尔”(bsTan 'gyur),Ga 函,25b~75b。为了方便查对,...。舍利子,应知那些菩萨摩诃萨是贤劫中的菩萨。 45.舍利子,应知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是已得佛法现观者[52] 。(75a) 46.舍利子,因此,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时,不让有罪的身、语、意业现行。...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4.html
-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他们是在经过了将近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 “阿尔法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2748824.html
-
、《大般若经》、《菩萨戒本》、《瑜伽师地论》等经典75部1335卷,撰写《大唐西域记》12卷,圆寂之前还在翻译《大宝积经》,为译经事业耗尽了心血。玄奘法师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人才,组织了中国历史上规模...玄奘大师先后于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潜心翻译佛经,共译经论75部、1335卷。特别是玄奘大师依据西域和印度各地的所见所闻,口授弟子辨机著成的12卷《大唐西域记》,成为印度等地考古的重要历史文献,更是...
成 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148833.html